基本介紹
二人轉簡介,發展歷史,特色,表演手段,音樂唱腔,二人轉術詞,說口,成口,胡胡腔,喇叭牌子,平蹬步,踮步,顫步,跺步,藝術家,二人轉名人,作品,代表作,傳統劇目,
二人轉簡介
東北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最初的二人轉,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藝人在晚間演唱東北民歌小調(俗稱“小秧歌”),後來,隨著關內居民的增多,加上長期以來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二人轉的內涵。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逐漸演變而成。因此表演形式與唱腔非常豐富。在民間中流傳著 "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傳"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民眾中的影響之深。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在歷史上有“小秧歌”、“雙玩意兒”、“雙調”、“邊曲子”、“蹦蹦”等稱謂。二人轉一名始見於1934年的《泰東日報》 ,1953年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前,才統稱為二人轉。 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之一。它集中反映了東北民歌、民間舞蹈和口頭文學的精華,深受廣大城鄉人民的喜愛。
東北二人轉以唱為主,有舞有做又有“說口”,它幽默熱鬧,粗獷潑辣,有濃厚的東北色彩。它的唱詞與鼓詞相似,長的達千句,短的二、三句,一般的二、三百句。 二人轉由男(“下裝”)、女(“上裝”)、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裝”以“手玉子”、“下裝”以小木棒為道具。
二人轉音樂以九腔十八調七十嗨嗨之稱,其主要腔調有“胡胡腔”、“柳子腔”、“嗨嗨腔”、“二窩子腔”、“迷子腔”、“喝喝腔”、“茉莉花調”、“鋪地錦調”、“鴛鴦扣”、“小拜年”、“茨兒山”、“叫五更”、“文嗨嗨”、“武嗨嗨”、“十三嗨”、“喇叭牌子”、“句句雙”、“五匹馬”、“滿堂紅”、“柳青娘”、“紅柳子”、“三節板”、“窮棒子調”、“四平調”、“大悲調”、“小悲調”等。
二人轉的演唱形式多樣,有分段輪唱、分句,化唱、一句分唱、接唱、對唱、幫唱、一人幫唱、眾人幫唱等。 二人轉包括“雙玩意兒”(或“雙調”、“對口”)、“單出頭”、“拉場戲”等表演形式。常演節目有《打鳥》、《賣線》、《陰功報》、《古城》、《藍橋》、 《西廂》 、《壩橋》、《雙鎖山》、《華容道》、《游宮》、《報號》、《賠妹》、《盤道》、《禪魚寺》、《楊八姐遊春》等。
發展歷史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盪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
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
隨著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轉在發展中曾經形成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個流派。其中東路以吉林市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的黑山縣為中心,講究板頭和演唱;南路以遼寧營口為中心,表演歌舞並重;北路以黑龍江的北大荒為中心,追求唱腔的優美動人,故此歷史上曾有二人轉"南靠浪(舞),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耍棒"的民諺。後來各路表演取長補短,互相融合,表演的側重不再像以前那樣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餘、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演出二人轉)。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結束了男扮女裝的歷史。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音樂伴奏,改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
改革開放以後,"二人轉"曲牌又不斷出新,伴奏樂器增加了揚琴、琵琶等,併兼用武場鼓、鑼、鈸。演員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傘、紗巾、長綢。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飾又得到相應的改進。舞台演出運用燈光色彩的變幻,烘托戲劇情境,綜合藝術質量不斷提高。此間湧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馬前潑水》、《回杯記》、《包公斷後》、《包公賠情》、《西廂·聽琴》、《雙比武》、《馮奎賣妻》、《水漫藍橋》等。這些作品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趙本山,立志要將二人轉這個在東北有廣泛民眾基礎的地方戲發揚光大,使其再現輝煌。二○○一年,由趙本山發起組辦的"趙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為二人轉在新世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趙本山也在本次大獎賽中收了五位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為徒,他們分別是翟波、王小寶、王小利、張小飛、唐鑒君,他們都出演了趙本山自導自演的十八集農村題材輕喜劇《劉老根》。隨著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在全國掀起了"東北二人轉熱"。劇里二人轉演員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國人民對二人轉這門民間藝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相信由這些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的努力創新、創作,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將二人轉這種東北的藝術推向全國,使更多的人喜歡二人轉。
特色
二人轉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車店"、"唱秧歌會"、"唱茶社"、"唱屯場"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場"。每年秋後三大時節,掛鋤,冬閒,都有"唱屯場",通常按以下順序表演:
"打通":指秧歌鑼鼓的頭鼓,二鼓,三鼓來招引觀眾。
"三場舞":丑角上場喊"要想賣,頭朝外,船家打漿划過來",以此引旦角上場,兩人共舞"三場舞"。
"喊詩頭":"三場舞"後,旦角下場,丑角"起霸"接"喊詩頭"。"詩頭"類似戲曲的"自報家門"或"定場詩",多數"詩頭"與正劇無關,只是為了靜場。
"說口":旦角上場,與丑角"說口"。"說口"可分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員見景生情,逢場做戲,現編現說的口語;"定口"是與劇情緊密相關的念白,包括交代情節,人物對話;"套口"多為與劇情無關聯的民間故事及笑話。
"唱小帽":這是正文前唱的民間小調。
"唱正文":演員用唱、說、做、舞等各種手段來演示劇情。
表演手段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
、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音樂唱腔
二人轉的音樂唱腔極為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其結構為曲牌聯綴體,積累的曲牌約有三百多支,比較常見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紅柳子、抱板、三節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調、大救駕、小翻車、哭糜子、大悲調、五字錦、壓巴生、靠山調等。
二人轉的傳統曲目很多,計有三百多個。藝人有"四梁四柱"之說。"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鋼鑒》、《清律》、《潯陽樓》和《鐵冠圖》。"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廂》、《蘭橋》、《陰魂陣》和《李翠蓮盤道》。這也是二人轉藝人的拿手曲目。此外,還有《雙鎖山》、《華容道》等。近幾十年來,又有大批的新創作曲目,如《豐收橋》、《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人們歡迎。
二人轉唱詞以七言和十言為主,兼有長短句式;表演講究唱、說、做、舞四功的綜合運用,其中唱功講究"字兒、句兒、味兒、板兒、腔兒、勁兒",高亢火爆,親切動聽;說功分"說口"、"成口"(亦稱套口)和"零口",醜逗旦捧,多用韻白,也有說白和數板,語言風趣幽默,招人討笑;做功(亦稱扮功)講究以身段和動作輔助演唱,強調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綜合運用;舞功以跳東北大秧歌舞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間舞蹈和武打的成分,並有耍扇子、耍手絹、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雜技性的絕活穿插其間,舞台效果十分熱鬧火爆。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人轉術詞
說口
是二人轉形成地方色彩和獨特藝術風格的有機組成部分。通常所說的唱、扮、說、舞“四功”中的“說”,指的就是“說口”,甚至認為,“唱醜唱醜,必得說口,不說口不算唱醜。”唱上裝的不“說口”,只給下裝“勾口”或“捧口”。建國以後,伴隨著二人轉藝術的新發展,“說口”已經突破了下裝說,上裝捧或勾的局限,在好多演出當中,旦角也有“說口”。“說口”的種類和名稱,一些藝人和研究者的說法還略有分歧,尤其是對於重要名詞術語更欠規範化。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分人成口、零口、專口、髒口和新口。對於二人轉的“說口”,建國以後,陸續地發表了不少史料和專著。如:王鐵夫在《二人轉研究》中,有關於“說口”的論述;王肯記錄整理的《二人轉史料》第一集中,有關於“醜”、“口”和“相”的論述;王兆一記錄整理的《二人轉史料》第二集在李青山談藝部分中,有關於“二人轉的說口”的論述;王桔記錄整理的《松遼藝話》中,有劉士德關於“套子口”、“零口”、“定口”的論述;黑龍江省文化局、中國曲協黑龍江分會編印的《北曲史料》(二)為蔡興林、蘇鳳林編著的《二人轉的“說口”》專集;吉林省民眾藝術館和吉林省戲曲學校都編印過關於二人轉“說口”的講義與教材;吉林省藝術研究所顧玉增編內部出版的《二人轉傳統說口彙編》。(於永江);《關於寫二人轉的“小帽”和“說口”》(於永江);《要逗得有意義,要逗得有風趣》(於永江);《談二人轉“說口”藝術的繼承和發展》(白萬程);《論“說口若懸河”》。(王兆一);《說口與相聲》(耿瑛);《二人轉說口雜談》(李微);《二人轉“說口”藝術的新發展》(白萬程)等。
成口
也叫“整口”、“平口”、“套子口”、“文明口”。這類口多半是一段完整的故事或笑話,獨立成章,成套成段,而且還有固定的台詞,包括講故事、說相聲、繞口令、對對聯、破謎兒、說大實話、說玄話、說笑話、說顛倒話等等。便大部分與正文無關,是穿插在演唱當中的一個獨立的小段。
胡胡腔
二人轉主要曲調。節奏歡快、紅火。旋律跳躍性大、高亢、豪放。大多用於二人轉節目的開頭,適於交待故事的時間、地點、背景、環境以及主題。〔頭板胡胡腔〕第一句多是散板搭調起唱,演員邊唱邊舞。〔胡胡腔〕是上、下句曲體結構帶行腔的曲調,上句尾音落“2”,下句尾音落“1”,適於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詞。〔胡胡腔〕曲調豐富、板腔頗多。有〔頭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和〔快板胡胡腔〕。此外,由於流傳地域的不同,發展程度的差異和各種流派的存在,所以,還有〔南邊道胡胡腔〕、〔大尾巴胡胡腔〕、〔對花胡胡腔〕、〔乾板胡胡腔〕等多種變化形式。
喇叭牌子
又名〔車趟子〕。二人轉常用曲調。它有三種板腔:4/4節拍(擊三節板)的,通常稱之為“喇叭牌子”;2/4節拍(擊一頂一)的,是“二流水喇叭牌子”,俗稱〔開 調〕;還有一種1/4節拍的,叫“快板喇叭牌雙”。〔喇叭牌子〕由上、下兩句構成一番,來回反覆演唱,每句唱腔後面均有個由喇叭為主奏樂器的過門,“喇叭牌子”即由此得名。《喇叭牌子》唱腔曲調喜慶、明朗,過門節奏鮮明,旋律形象歡快,動作性感較強,長於刻化趕車、撐船、行路、攀山等活動行為,即長於表現“觀街景”、“路途篇”,是名符其實的“車趟子”,它確有一種車馬行進的形象和氣氛。〔喇叭牌子〕是“蓮花落”的一個老曲牌。評劇和二人轉現在還同時使用它,但都各自作了相應的發展和變化。
平蹬步
步法之一。兩腳在一條線上,交替向前邁步。膝蓋先屈後伸,腳跟向前蹬,腳尖向上翹,是一種很俏的步法。
踮步
步法之一。向前邁步時,腳跟抬起,腳掌著地,身材矮小的演員常用此種步法。
顫步
步法之一。向前邁步時,腳跟抬起,腳掌著地,用腳掌和小腿的力量上下顫動,在一拍中可顫動兩次或多次,此種步法有時在唱小帽時,或在表現一些彩旦的角色時用。
跺步
步法之一。向前邁步時,全腳落地要頓促有力,跺步時雙膝先屈後伸。一隻腳跺步為單跺步,雙腳跺步為雙跺步,兩腳向前交替跺步為連跺步。單跺步在傳統二人轉表演中,一般用在長勁、提神或交換動作的地方。
藝術家
著名演員
男:秦志平 韓子平 董孝芳 李雷 董寶貴 孫文學 尹為民 董連海
佟長江 徐振武 岳春生 李海 閻光明 傅昌發 丁少良 小瀋陽
女:鄭淑雲 李曉霞 關長榮 閆書平 董瑋 朱和平 白鳳蘭 蘇文秀 鄭桂雲
陳樹新 王艷春 白玉民 於蓮 李麗穎 石桂琴 張建華 楊宏偉
閆學晶 楊金華 孫曉麗 趙曉波
民間演員
十大宗師
李青山 王尚仁 李慶雲 楊福生 劉士德
閻永福 王悅恆 欒繼承 程喜鳳 谷柏林
導演、編劇、編曲及研究人員
王中堂 王軼夫 高鳳閣 高雲梯 隋國鈞 劉文彤 劉新
張明遠 牛正江 張文奇 白萬程 張連俊 王兆一 何川
崔廣林 孫士學 隋書今 張憲彬 於永江 楊維宇 王肯
董延瑞 趙雲程 張志勛 那炳晨 顧玉增 於憲濤 王徹
苗中一 王鳳賢 李忠堂 金士貴 李鵬飛 何慶魁 耿瑛
陳功英 馬金萍 馬 力 張 震 趙月正 崔 凱 孫野波 鄒軍
二人轉名人
張萬貴:(1895——1960)黑龍江省蘭西縣人,1904年拜傅金財為師,先唱上裝藝名粉蓮花,後改唱下裝藝名為張鐵橛子。他會百餘出二人轉和拉場戲,拿手節目有《西廂》、《藍橋》、《寒江》、《密建游宮》、《回杯記》、《馮奎賣妻》和《包公賠情》等。他以唱著稱,是創造北派二人轉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的之一。他主要在蘭西、呼蘭、綏化、肇東、尚志、阿城、望奎和青崗一帶演出,闖蕩過江北四十八個大客棧,會過不少南北名角,向各唱手學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同二年(即1933年)在蘭西收了四名徒弟傳授北派二人轉藝術。大徒弟宋萬山(藝名桂蓉子)後來成了哈爾濱四大名將之一;二徒弟宋有(藝名筱連茹或筱靈芝),雙扇和舞蹈有絕活,在江北一帶有盛名;三徒弟趙連義和四徒弟王新都是唱手。他教徒嚴格。首先要求做忠厚正直的人,其次是嚴禁搞歪門邪道,三要講究戲德,四要愛惜自己,建國後他為省挖掘二人轉藝術遺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青山:(1904——1978)藝名大金鑲玉、大機器。吉林省舒蘭縣人。幼年家貧,11歲開始給地主放豬,15歲拜老藝人張相臣為師學唱二人轉。18歲即成為吉林省東部地區的好唱手。30歲以前,唱上裝,30歲以後唱下裝,長期流傳在東北地區的60多首民歌和200多出單出頭、二人轉、拉場戲劇目,都唱得很地道,演得很出色。尤以說口見長,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編了很多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的即興口。代表劇目有:《紅月娥作夢》、《摔鏡架》、《潯陽樓》、《西廂》、《藍橋》、《回杯》、《賠情》、《二大媽探病》、《大觀燈》等,由他口述,王兆一整理的“談藝”、“小傳”、“談戲”等理論專著,頗有影響,被吉林省曲協及吉林省地方戲曲研究室編入《二人轉史料》二、三輯中。這們老藝人思想進步,工作積極,品德高尚。1948年曾參加土改運動及支前擔架隊。1950年以後,相繼在舒蘭縣文工隊,吉林省文工團,長春市文工團,長春市東北地方戲隊,吉林省戲曲學校等文藝單位工作。曾被選為長春市人民代表及政協委員。
張國俊:生年不詳。藝名小金寶。遼寧省鐵嶺縣人。13年在法庫縣拜肖子良為師學唱二人轉。頭一出唱的《小王打鳥》,因為他扮相好,唱功過硬,一直唱上裝。18歲便是開原、鐵嶺一帶比較紅的唱手。據說遼北一帶唱二人轉拿扇子是從小金寶開始。過去二人轉上裝一手拿手絹,一手拽線連子。四十年代左右小金寶看到評劇演出拿扇子,他也開始中拿扇子。唱《西廂》又加進扇花,傳給予了夏寶榮、屈連舫等人。1950年左右和昌圖藝人梁明月把評劇《夜宿花亭》改成二人轉,唱紅了,傳了出去。
作品
代表作
《包公斷後》、《二大媽探病》、 《回杯記》、 《連心曲》、《馬前潑水》、《梁賽花擀麵》、《皇親夢》、《攀親家》、《老漢背妻》、《單出頭》、《包公賠情》、《孫二娘開店》、《張郎休妻》、《禪宇寺》、《雙趕集》、《送雞還雞》、《李翠蓮還魂》、《六月雪》、《劈山救母》、《紅月娥做夢》、《打龍袍》、《密建游宮》、《劉金定探病》、《羅成算卦》、《大將名五更》、《春哥對花》、《張生游寺》、《李桂香打柴》、《韓琪殺廟》、《小拜年》、《富貴九子圖》、《游西湖》、《楊八姐遊春》、《鋸大缸》、《包公弔孝》、《馮奎賣妻》、《樓台會》
傳統劇目
二人轉的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藍橋》、《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遊春》等雙玩藝兒;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鏡架》)、《紅月娥作夢》、《丁郎尋父》等單出頭;還有《回杯記》、《鋸大缸》、《寒江》、《拉馬》、《二大媽探病》等拉場戲。以後又編演了反映現代生活的曲目,如《給軍屬拜年》《豐收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