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秧歌
- 外文名:Small yangko
- 實質:雙玩藝、蹦蹦
- 特點:內蒙東部三盟一市
簡介,發展,宗師,演出,劇團演員,民間演員,研創,代表作,
簡介
小秧歌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小秧歌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小秧歌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小秧歌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並叫得越來越響。
發展
小秧歌自草創以來,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小秧歌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形成了小秧歌。
小秧歌是東北的民間小戲。小秧歌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台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小秧歌。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小秧歌的傳統劇目有三百多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藍橋》、《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遊春》等雙玩藝兒;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鏡架》)、《紅月娥作夢》、《丁郎尋父》等單出頭;還有《回杯記》、《鋸大缸》、《寒江》、《拉馬》、《二大媽探病》等拉場戲。
小秧歌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小秧歌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小秧歌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
小秧歌的根,扎在東北農民的心裡。有的農民說“寧舍一頓飯,不捨小秧歌”。不但在東北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中流傳著,在河北、內蒙的部分地區,也有小秧歌的演出活動。
宗師
閻永福 王悅恆 欒繼承 程喜鳳 谷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