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倉橋位於宜城街道東風巷(舊稱“東域裡”),橫跨於舊城河上,1985年1月,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倉橋
- 外文名: bridge of DongCang
- 橋長:30米
- 頂寬:3.60米
- 堍寬:4.70米
宜興東倉橋,揭陽東倉橋,
宜興東倉橋
2006年6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倉橋始建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由縣尉趙汝邁發起興建。明代重建,清鹹豐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又遭日寇破壞,抗戰勝利後才修復。1997年宜興市人民政府又對橋贈拔蜜面、護攔等進行了整修。東倉橋系單孔石拱橋,主體建築仍為明代風格,由花崗石、青石混合構築,橋欄高0.75米。東西向(南偏西28°)。淨跨8.30米,矢高5.50米。南坡台階28級,北坡34級,其中12級台階在1997年舊城改造中被拆除,現改為水泥台階。坡度16°。橋南堍與東風巷明清老街相連。
揭陽東倉橋
東倉橋即“廣安橋”。是原揭陽縣境內最長的石橋,也是跨越榕江的第一條大橋。因此,它在全縣人民心目中很有名氣。它名叫“廣安橋”,是因為橋北岸有座廣安寺,是主持建此橋的場所,廣安橋名可能是因寺而得名。現在,廣安橋是沒有了,但廣安寺的規模卻不斷擴大,善男信女很多,香火旺盛。
廣安橋又稱“東倉橋”,是因橋的北岸有一鄉里叫東倉鄉,東倉鄉姓蘇,在封建社會出了許多名人,也是個古村落,在揭陽有一定知名度,故人們口頭上多稱廣安橋為東倉橋。
東倉橋不是古橋,是近代的建築物,以前這裡設有船渡,名為“東倉渡”,至清朝末季,開始醞釀建橋,於民國二年建成。這座橋腳愚閥,從現在的磐東肇溝村之北起,跨越榕江北河,至錫場鎮的東倉南邊止,全長300多米(榕江北河全長是257.6米)寬2米,為舊式石橋,分39孔,中間穿越一個小溪州。大橋於橋中設橋墩,是用大石條砌成菱形,上架長石條為橋面,兩邊建欄桿。橋南北兩岸,各建一雨亭。榕江歷史上的首座石橋,對章鴉墓擔當時陸路交通確是起著重大的作用。
抗戰時,日寇陷汕頭,東倉橋曾拆斷兩洲,欄桿擊毀,石樑沉於江底阿頸,以阻止日寇進軍。1944年冬,日寇第一次進攻揭陽,就是從北面山包抄,經東倉橋進入揭陽城的。他們用橡木大管充氣,再鋪木板,連線了斷橋。1945年初,日軍駐紮錫場成玉樓,附近村民擂鼓火燒成玉樓時,喬林村民200多人持槍扼守東倉橋,截住日軍退路,後被日軍馬隊擊退,日軍人馬也經東倉橋撤入縣城。日軍第三次進攻揭陽城,認定東倉橋為交通要道,派一排人駐於廣安寺,兩個班分守橋的兩端乃匪葛凳雨亭,日夜巡邏,保護這交通要道。可見東倉橋的戰略意義。
後來東倉橋因何拆毀呢?東倉橋的建造,有利有弊。利,是交通順暢,弊是阻滯流水。解放後,到處修築道路,水泥路四通八達。東倉橋已不疊危棕是唯一的通道。特別是1960年北河大橋建成,可通汽車,東倉橋便失去了交通優勢。而水災之害越來越嚴重。每逢大雨,山洪暴發,洪水被橋墩阻住,致使大橋上流鄉里時常泛濫成災,農田失收,生命財產受到損失,於1965年拆漿道棕去,河道疏通,上游水災大為減少。而今,廣安橋已連痕跡也沒有了。只有附近 的廣安寺香火卻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