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東京大轟炸
- 發生時間:1945年3月10日 至 1945年5月25日
- 地點:東京
- 參戰方:日本,美國
- 結果:美國獲勝
- 傷亡情況:東京 10萬人死亡
- 主要指揮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美軍少將)
- 又稱:李梅火攻
早期轟炸,初期轟炸,改變策略,歷次轟炸,第一次轟炸,其它城市的轟炸,再次轟炸,多次轟炸,繼續轟炸,後果,倖免地區,爭議,道德討論,
早期轟炸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曾派出16架B-25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主要是象徵性的任務。而且在將近兩年多的時間裡美軍都沒有條件組織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
當美國成功製造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後,美軍開始有能力對日本進行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時速達563千米/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里程為643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的戰鬥機很少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首輪使用B-29進行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68架B-29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九州島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命中目標,4架未能起飛,4架墜毀,6架因機器故障在途中棄置所帶炸彈,1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只轟炸了次要目標。
當時美軍並未攻占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轟炸機由中國出發會有補給問題,而且距離太遠,所以從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裝載更多燃料,因而部署在中國的B-29隻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麥克阿瑟的跳島戰術攻占了馬里亞納群島的島嶼以後,美國第20航空隊被編配到第21轟炸機司令部,並開始籌備使用B-29對日本本州島的大規模轟炸。1944年10月第七十三轟炸機聯隊進駐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
初期轟炸
首次來自日本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被輕度破壞。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的天氣並不適合此戰術。另外日本與德國的軍事工業完全不同,日本的軍事工業主要由散布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然後送到大工廠進行組裝。日間高空精確轟炸根本無法摧毀星羅棋布的小作坊,也就無法有效地打擊日本的軍事工業。所以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
改變策略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2月19日,第20航空軍的指揮部發出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優先位置的命令。
美軍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轟炸,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Napalm),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建築焚毀。這更加堅定了李梅實施大規模夜間火攻的決心。
重新評估局勢後,李梅想出了一個重大戰術變化。他決定在以後的任務中,拆除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以及彈藥 ,只留下飛機尾部的機槍手,以減輕 B-29 的重量並攜帶更多的燃燒彈。並在5000-6000英尺的低空開展夜間轟炸,以引發大火來震撼日本國民,破壞散布在居民區的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的小作坊,以達到徹底癱瘓日本軍事工業的目的。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各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由前面的轟炸引導機首先投彈, 引入目標區。該計畫使已經習慣了安全高空投彈方式的轟炸機組人員疑慮重重。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