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拉美論壇

東亞-拉美論壇旨在為兩地區國家的政治、商業和其他領域領導人提供一個更廣泛交換意見的場所,共同探討克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增進了解、對話與合作。論壇應是非正式和多軌道的,包含政治的、經濟的和學術的軌道,吸收公共部門及私營部門。這一建議得到有關國家的讚賞和支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拉美論壇
  • 外文名:EAST ASIA-LATIN AMERICA FORUM
  • 縮寫:EALAF
  • 時間:1999年9月1日至3日
名稱,召開經過,時間和地點,參加者,主要議題和結果,

名稱

東亞-拉美論壇
EAST ASIA-LATIN AMERICA FORUM(EALAF)

召開經過

1998年10月,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訪問智利時,與智利總統弗雷探討了建立東亞-拉美論壇的構想。認為,東亞與拉美國家發展階段相近,亞洲金融危機和拉美危機更凸顯兩地區國家加強合作、分享經驗的必要性,但兩地區國家的聯繫卻比較薄弱。構想中的

時間和地點

1999年9月1日至3日,東亞-拉美論壇成立暨首次官員會議在新加坡召開。

參加者

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汶萊、越南、寮國、高棉、緬甸;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拿馬、 巴拉圭、秘魯、烏拉圭、厄瓜多、墨西哥;澳大利亞、紐西蘭,共27國。

主要議題和結果

會議就論壇框架檔案所涉及的論壇成立的意義、宗旨、原則、合作構想及稱謂等進行了討論,通過了會議報告。認為,論壇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大背景下啟動,將通過增進了解、促進合作而密切東亞和拉美國家之間的聯繫,從而增強兩區域整體和區域國家的競爭能力,更好地應對全球化挑戰,尋求共同發展。有的國家認為,論壇的成立可穩定國家間關係,促進全球戰略平衡。
會議認為,論壇應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權、互不干涉內政、平等相待、共同發展等國際法準則基礎之上,遵循“平等參與、協商一致、循序漸進、求同存異”等原則,具有非約束性和非機制化特徵。
會議認為,論壇以推進兩大區域間全方位的了解與對話為目標,合作領域應涵蓋就重大國際政治經濟問題對話,在貿易、投資、人力資源開發、科技、扶貧、環保等領域開展合作,以及文化交流等。鼓勵各國在自願基礎上資助實施具體合作項目,並決定啟動一些國家提出的項目。
有的國家提出澳、新地理上不屬於東亞國家,建議改變論壇稱謂。會議進行了討論,但由於未達成一致,故決定暫維持目前稱謂。
會議建議於2001年首季在智利聖地亞哥召開外長會議,之前召開兩次高官會議。兩區域各選定一國作為會議協調國,任期一年。新加坡和智利分任1999/2000年度協調國。
中國政府一向重視和支持開發中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有鑒於此,中國政府支持建立“東亞-拉美論壇”的構想。中國外交部派團出席了論壇成立暨首次官員會議,闡述了中方對論壇意義、目標、宗旨和原則等的看法和主張,受到各方關注和重視。
中方認為,東亞與拉美國家加強對話與合作,有利於增強開發中國家的總體實力,有助於促進開發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對促進建立新的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也有積極意義。論壇主要目標應是促進兩大區域國家的對話與合作,發展新型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於世界和平與發展。論壇應由也必須由主權國家參加,並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家間關係。論壇應增進各國的相互了解與信任,擴大在重大國際政治、經濟問題上的共識,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利益。應本著“平等互利、循序漸進、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兩大區域的優勢和互補性,促進各種形式的經貿和科技合作及文化交流。
作為對論壇的支持和參與,中國代表團提出論壇框架下的兩個具體合作項目,即主辦“西半球區域經濟合作及其影響”國際研討會並向論壇提交研討會報告;繼續舉辦“拉美外交官講習班”,邀請拉美國家外交官訪華,增進相互了解與合作。其中第一個項目已於1999年11月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