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民主生成的歷史邏輯

東亞民主生成的歷史邏輯

民主是人類政治生活的理想,是人類主體自由的體現,是相對於公共權力獨斷的一種公共權力共享方式。民主化則是從公共權力獨斷狀態轉型到公共權力共享狀態的轉型,是一場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非人類社會的自然演進所能達成,需要在一定社會基礎之上的社會主體的抗爭和爭取,涉及到複雜的社會客觀條件和主觀努力。從人類民主生成的歷史,特別是東亞國家和地區民主化發生的進程來看,要對民主化轉型過程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至少涉及以下的要素和過程。

《政治發展比較研究叢書·專題系列:東亞民主生成的歷史邏輯》擬提出一個民主化轉型的結構性分析架構,以期對民主化轉型過程有一個準確和完整的了解,提供規律性的認識和借鑑。

基本介紹

  • 書名:東亞民主生成的歷史邏輯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33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周少來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28213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周少來,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研究員,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當代中國的政治發展、民主與民主化理論研究。
個人代表作:《人性、政治與制度——應然政治邏輯及其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當代中國政黨、國家與社會》(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版)。
曾參與《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浙江經驗與中國發展”、“政治學領域重大理論問題”、“中國國家吏治改革研究”、“東亞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中國民主話語體系架構”等重大課題的調研和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現代化進程中的民主演進
一 問題的緣起和研究視角
二 研究對象的確定
三 分階段、分類型比較
四 政黨中軸分析
五 擬揭示的理論性問題
第二章 被迫上路的現代化
一 半邊緣化和邊緣化
(一)國家形態完整下的半邊緣化
(二)國家衰敗化和殖民化
(三)國家形態不完整下的殖民化
二 殖民危機下的國家形態建構
(一)國家形態下的維新變法
(二)殖民全權主義的掠奪體制
(三)殖民統治下的民族抗爭
第三章 多黨衝突的民主初試時期
一 君主立憲制下的多黨衝突
二 民族國家分裂下的多黨衝突
三 民族國家建構中的多黨衝突
第四章 一黨優位的威權發展時期
一 君主立憲制下的一黨優位發展體制
二 軍政主導下的威權發展體制
三 一黨主導下的威權發展體制
第五章 多黨輪替的民主轉型時期
一 君主立憲下的多黨輪替
二 威權移轉中的多黨輪替
三 威權崩潰後的多黨輪替
第六章 民主生成的歷史邏輯——一個理論性闡釋
一 東亞民主是“後髮型民主”,有著自身獨特的生成條件和路徑特徵
二 東亞民主有著多樣化的生成路徑和制度模式,但具有共同的基本民主原則和制度要素
三 東亞政治現代化內在地要求民主化,但民主並不是政治發展的唯一價值目標
四 東亞現代化歷史邏輯要求發展邏輯與民主邏輯、手段性民主和價值性民主協調共進
五 民主的生成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性條件,但更需要政治主體的主動努力建構
六 執政黨與反對黨的戰略互動和理性選擇,對民主轉型的時機和路徑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七 民主轉型後,民主體系的運轉和鞏固依賴於政黨及其制度的穩定和健全
八 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和民主社會的成熟,東亞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九 東亞各國民主生成的路徑特徵、制度體系和成熟程度都互有差異,並不存在統一模式的“東亞民主”
十 東亞各國民主的未來取決於人民的選擇
附錄一 台灣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
附錄二 民主化轉型的結構性分析架構——以東亞民主化轉型為知識背景
附錄三 影響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民主思路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民主生成難亦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