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櫛齒蒿

東亞櫛齒蒿

東亞櫛齒蒿(學名:Artemisia maximowicziana)為菊科蒿屬的植物。分布在俄羅斯以及我國的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多生長於中、乾河谷、森林採伐跡地上、陽坡、低海拔地區的草原以及具稀疏森林的草原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櫛齒蒿
  • 學名:Artemisia maximowiczian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m
  • :艾蒿組 Sect. Abrotanu
  • :東亞櫛齒蒿
  •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內蒙古及前蘇聯
  • :寬葉蒿系 Ser. Latifoli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半灌木狀草本。
根:主根略粗;根狀莖稍匍地,直徑達4-8毫米。
莖:莖單生或少數集生,高60-125厘米,具細縱棱,不分枝或上部有短分枝;莖、枝無毛或初時微有叉狀短柔毛。
葉:葉紙質或厚紙質,無毛或初時微有短柔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圓卵形,長10-18厘米,寬8-15厘米,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深裂或近全裂,每側有裂片5-6枚,裂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2-4厘米,基部裂片通常偏向葉柄,先端銳尖,邊緣具多數羽狀深裂的小裂齒,小裂齒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邊緣具少數尖鋸齒,中軸具狹翅,葉柄長6-16厘米;中部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的羽狀全裂或深裂,葉柄長2-4(-8)厘米;上部葉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4-6枚,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近無柄;苞片葉3-5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之苞片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5-6.5厘米,寬4-8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尖,邊全緣。
花:頭狀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徑4-6毫米,具短梗,斜展,在分枝上密集或數枚分散著生,常排成短的穗狀花序狀的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窄而伸長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背面無毛或近無毛,外層總苞片狹小,長圓形,邊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略比外層長,背面具寬的綠色中肋,邊寬膜質;雌花10-15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外卷;兩性花約30-40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具睫毛,花後稍外反。
果:瘦果長圓形或長倒卵形。
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東亞櫛齒蒿生長於中、低海拔地區的草原、乾河谷、陽坡及森林採伐跡地上,也見於具稀疏森林的草原地區。

分布範圍

東亞櫛齒蒿產自黑龍江(北部)及內蒙古(北部);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模式標本采自黑龍江岸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