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岩蕨

東亞岩蕨

東亞岩蕨是岩蕨科 Woodsiaceae岩蕨屬 Woodsia植物。

植株高10-2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葉多數簇生,孢子囊群圓形,位於小脈的頂端,靠近葉緣,沿葉緣排列成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亞岩蕨
  • 拉丁學名:Woodsia intermedia Tagawa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腫足蕨科
  • :腫足蕨屬
  • :東亞岩蕨種
形態結構,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類別,區分特徵,

形態結構

植株高10-2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或斜升,與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先端長漸尖,棕色,膜質,邊緣近全緣或具疏睫毛。葉多數簇生;柄長3-7.5厘米,粗約1毫米,棕禾稈色或淺栗色,上部具傾斜的關節,基部以上及葉軸均密被淺棕色的膝曲節狀長毛及疏被線形的棕色小鱗片,以後大部分脫落;葉片披針形,長8-18厘米,中部寬2-3.8厘米,先端漸尖或有時為急尖,基部多少變狹,一回羽狀;羽片14-20對,對生或中部以上的互生,平展,疏離,中部以下的羽片無柄,但基部不與葉軸合生,上部的羽片其基部與葉軸合生,下部數對縮小,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中部羽片較大,長三角狀披針形,長1-2厘米,基部寬4-10毫米,先端鈍或微尖,二基部闊楔形,上側有明顯的耳形凸起,邊緣波狀或圓齒狀淺裂。葉脈不明顯,小脈斜向上,二至三叉,先端有棒狀水囊,不達葉邊。葉近紙質,乾後草綠色或上面灰綠色,兩面均被密毛。孢子囊群圓形,位於小脈的頂端,靠近葉緣,沿葉緣排列成行;囊群蓋杯形,邊緣具睫毛或呈毛髮狀。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50-1 760米的河谷或林下石縫中。

分布範圍

產睛黑龍江(帶嶺、阿城、烏敏河)、遼寧(千山、高麗門)、吉林(樺甸)、河北(平泉、贊皇、內丘、北戴河)、北京(密雲、百花山)、山東(芝罘、煙臺、牟平、泰山、崑嵛山、沂山、魯山)、山西及河南(嵩縣)。也分布於朝鮮(南山)及日本(本州、四國及九州北部)。

相關類別

西疆岩蕨 Woodsia alpina (Boltan) Gray
蜘蛛岩蕨 Woodsia andersonii (Bedd.) Christ
赤色岩蕨 Woodsia cinnamonea Christ
栗柄岩蕨 Woodsia cycloloba Hand.-Mazz.
疏裂岩蕨 Woodsia frondosa Christ
光岩蕨 Woodsia glabella R. Br. ex Richards.
華北岩蕨 Woodsia hancockii Bak.
岩蕨 Woodsia ilvensis (L.) R. Br.
毛蓋岩蕨 Woodsia lanosa Hook.
大囊岩蕨 Woodsia macrochlaena Mett. ex Kuhn
甘南岩蕨 Woodsia macrospora C. Chr. et Maxon
妙峰岩蕨 Woodsia oblonga Ching et S. H. Wu
嵩縣岩蕨 Woodsia pilosa Ching
耳羽岩蕨 Woodsia polystichoides Eaton
密毛岩蕨 Woodsia rosthorniana Diels
陝西岩蕨 Woodsia shensiensis Ching
山西岩蕨 Woodsia sinica Ching
等基岩蕨 Woodsia subcordata Turcz.

區分特徵

東亞岩蕨是介於耳羽岩蕨W. polystichoides Eaton 及大囊岩蕨W. macrochlaena Mett. 的中間類型。它與耳羽岩蕨不同之處在於上部羽片的基部多少與葉軸合生,羽片兩面均密被長毛,下面沿主脈有少數線形小鱗片,邊緣通常羽狀淺裂;與大囊岩蕨不同之處在於形體遠較大,僅上部的羽片與葉軸合生,下部羽片分離,羽片基部上側多少具耳形凸起,主脈下面有少數小鱗片,葉軸被節狀毛及鱗片。
東亞岩蕨東亞岩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