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從史前至20世紀末

《東亞史》既包括東亞內部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層次,以及各個地區、國家、區域等不同單位,在互動和認同中走向一體的區域化過程;又包括東亞與世界的互動關係及其發展水平。無論“東亞”概念何時起源,東亞作為一個完整的區域世界早已孕育於其自身的多元一體進程中了。《東亞史》是對遠古以來東亞如何成為一個獨特的世界並不斷自我完善的反思,又是對當今東亞與世界發展趨勢的歷史透視。

基本介紹

  • 書名:東亞史:從史前至20世紀末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頁數:512頁
  • 開本:16
  • 定價:38.00
  • 作者:楊軍 張乃和
  •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649527, 780664952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學術界第一部公開出版的東亞地區的歷史專著,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在本書中,楊軍、張乃和兩位學者用他們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一部宏偉的東亞歷史畫卷。本書是對遠古以來東亞如何成為一個獨特的世界並不斷自我完善的反思,又是對當今東亞與世界發展趨勢的歷史透視。

圖書目錄

序(朱寰) 緒論 第一編 早期東亞世界(遠古~公元前3世紀末) 第一章 東亞文明曙光 第一節 石器時代 第二節 古史傳說中的部族 第二章 東亞第一個國家 第一節 炎黃-東夷聯盟 第二節 中國早期國家 第三節 “封建”與國家形態的成熟 第四節 戰國時代 第五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 第二編 區域結構的形成(公元前3世紀末~8世紀末) 第三章 公元前3世紀~8世紀的中國 第一節 漢帝國的發展 第二節 守成與衰弱 第三節 各族政權整合與重構 第四節 走向鼎盛時代 第四章 東亞其他國家的形成 第一節 匈奴帝國 第二節 朝鮮半島的國家 第三節 從邪馬台到日本 第四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 第五節 各國與中國關係 第五章 東亞區域結構 第一節 新體制??羈縻 第二節 朝貢貿易 第三節 東亞文化圈 第四節 東亞區域結構的特點 第六章 東亞與世界關係的濫觴 第一節 東亞與南亞 第二節 東亞與中亞、西亞 第三節 東亞與歐洲 第三編 多族多國競相發展(8世紀末~13世紀末) 第七章 8~13世紀的中國 第一節 破碎的帝國 第二節 北方民族政權的發展 第三節 經濟文化重心南移 第四節 蒙古帝國興起 第八章 東亞其他國家 第一節 高麗政權 第二節 從攝關政治到鎌倉幕府 第三節 東南亞各國的發展 第九章 封貢關係的演進 第一節 各族各國自樹意識增強 第二節 多層面貿易的展開 第三節 朱子學的形成與傳播 第四節 東亞區域結構的變化 第十章 東亞與世界關係的發展 第一節 東亞與南亞 第二節 東亞與中亞、西亞 第三節 東亞與歐洲、非洲 第四編 封貢體系(13世紀末~1874年) 第十一章 “大一統”時代 第一節 中國區域格局新變化 第二節 元朝與朝鮮半島 第三節 東亞其他地區 第四節 東亞與世界 第十二章 多層環狀結構形成 第一節 中國與封貢體系的確立 第二節 東亞其他國家與封貢體系 第三節 東亞與世界 第十三章 封貢體系內縮 第一節 東亞諸國的發展 第二節 西方“發現”東亞 第三節 俄羅斯向東亞擴張 第四節 東亞與世界 第五編 條約體系(1874~1945年) 第十四章 封貢體系瓦解 第一節 西方列強瓜分東亞的狂潮 第二節 日本崛起及其對外擴張 第三節 中國及東亞其他國家的抗爭 第十五章 走向條約體系 第一節 中國救亡圖存的探索 第二節 日本構建殖民帝國 第三節 東南亞殖民地化與條約體系 第十六章 二戰中的東亞 第一節 戰爭籠罩東亞 第二節 東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第六編 冷戰時代(1945~1992年) 第十七章 兩極對抗下的東亞 第一節 中國的復興與曲折發展 第二節 東北亞的重建 第三節 東南亞各國與東協 第十八章 冷戰在東亞的緩和 第一節 中國改革開放與對外關係新格局 第二節 東北亞各國的發展 第三節 東南亞地區的整合 結語:後冷戰時代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