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上莊

東上莊位於二十里店鎮西北部,地處東經120°03′,北緯36°46′。東與修家夼村接壤,西與西上莊相連,北與下於朋村為鄰,南與野雞夼、姜家莊兩村交界,隸屬二十里店鎮,距鎮政府駐地6公里,距市政府駐地12.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上莊
  • 面積:1.5平方公里
  • 人口:639人
  • 耕地面積:81.2公頃
概況,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另一說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孫頂、孫昂、孫京、孫開兄弟四人由山西省“小雲南”來此定居建村。因建村處地形比較高,故命村名上莊。後從西嵐口村遷來孫姓,定居上莊西部,為相互區別,本村遂改稱東上莊。 全村轄區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1.2公頃,山嵐4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225戶,639人。多為董姓,均屬漢族。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5名。村民有1人獲得農藝師職稱,1人獲得會計師職稱,3人獲得農業技術員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以吃糠咽菜維持生計,部分貧民還要外出討飯。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全村總收入10.25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98輛,機車38輛;彩電127台,黑白電視98台,洗衣機2台,電話56部,電冰櫃26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的是小破草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村內大小街道彎曲不平。1965-1972年,孫仁安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帶領民眾修建塘壩兩座,解決了歷年來全村吃水難的老大難問題。改造了穿村河道,整修了北夼7節大壩頭,造出良田2公頃。帶領民眾義務勞動搬石頭,蓋起了12間學校、12間大隊辦公用房,整修了彎曲的大小街道和從村東口通往東嶺的能行駛車輛的大型山路1條。2002年,村民90%住上了新瓦房,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春,孫仁堂由下於朋村祁連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孫仁堂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里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參軍支前、土地改革等運動。1949年10月村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7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6名。自成立黨支部以來,先後有孫仁堂、孫京齋、孫仁安、孫仁家、孫義伍、孫永德、孫奎慶、孫永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曾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孫憲章、孫仁堂、孫仁卿、孫仁林、孫永財、孫義先、孫永珍、孫永周、孫仁家、孫奎波、孫奎慶、孫永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