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南科學城

杭州江南科學城

杭州江南科學城,位於中國杭州市錢塘江南岸,對接杭州全域創新格局,立足高新區(濱江)“天堂矽谷、矽谷天堂”總體目標,打造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未來產業引領區、科教融合示範區、山水品質公園城、智慧城市新地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江南科學城
  • 地理位置:中國杭州市錢塘江南岸 
  • 占地面積:37 km 
歷史沿革,目標定位,人口,經濟,總部經濟,智慧型製造,人工智慧,生物經濟,文化產業,視覺智慧型,交通運輸,布局結構,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跨湖橋文化,遺址遺蹟,風景名勝,湖泊,山嶺,古橋樑,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88年6月,區域內山一村被聯合國環境開發署授予聯合國環境保護全球500佳榮譽。同年7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山一村舉行表彰大會。
1990年10月30日,時任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為杭州江南科學城所在杭州高新區親筆題寫“天堂矽谷”。
2003年4月2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杭州高新區調研,對杭州江南科學城所在杭州高新區提出“矽谷天堂”、“高科技天堂”發展定位。
2022年05月,《建設高能級戰略平台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行動方案》發布,首次正式提出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系由科技部於2021年11月首次提出:擬選取3-5家代表國家科技創新最高水平、全面領跑全球發展的領先園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2022年10月8日,區域內“中國視谷”啟動建設。2022年11月8日,“中國視谷”建設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合作協定》,工信部和浙江省明確提出支持“中國視谷”建設和視覺智慧型產業發展,推動資源向“中國視谷”集聚。
2023年7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委、市政府審議《關於支持杭州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實施意見》,並於2023年11月正式印發,強調杭州江南科學城所在杭州高新區要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產業集群,並要求全市各部門全力支持,推動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2023年10月16日,《杭州江南科學城概念性規劃》發布。
2024年1月5日,中共杭州市濱江區委六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區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持續推動高質量創新驅動發展、高水平共同富裕示範、高能級國際城市建設,堅定不移加快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

目標定位

對接杭州全域創新格局,立足高新區(濱江)“天堂矽谷、矽谷天堂”總體目標,目標定位——原始創新策源地、未來產業引領區、科教融合示範區、山水品質公園城和智慧城市新地標。
江南科學城突出“山、水、科、城、人”五元共生的建設理念,依託白馬湖一帶生態本底優勢,打造藍綠交織的無界科學公園。

人口

實施人才強區戰略,鼓勵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引進、培養和留住人才創新創業,制定了《關於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打造一流人才生態區的實施意見》、《關於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政策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高質量就業工作的意見》、“5050計畫”,集聚創新創業要素,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

經濟

總部經濟

制定了《關於推動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強總部企業引進培育,形成企業總部的集聚效應,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集約化和規模化。

智慧型製造

制定了《關於推進“新製造業計畫”建設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若干意見》、《加快智造供給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培育智慧型製造供給企業的力度,建設成為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智慧型製造供給(輸出)高地。全力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製造業強區。

人工智慧

國家、省、市、區分別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建設杭州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行動計畫》、《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生態建設的若干政策》,推動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和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創新高地。

生物經濟

國家、省、市、區分別制定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關於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關於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促進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區域生物產業創新發展,促進產業集群加速集聚。同時,浙江省藥監局與杭州高新區(濱江)共同簽訂《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杭州高新區(濱江)管委會、政府戰略合作協定》。浙江省藥監局將全力支持高新區(濱江)企業藥品及醫療器械註冊和審批的優先受理,並在打造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設立醫藥創新和審評柔性服務站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生物產業科創發展。

文化產業

制定了《關於扶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內容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全力打造數字文化產業新高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文化創意中心。

視覺智慧型

工信部和浙江省簽署《工業和信息化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合作協定》,明確提出支持“中國視谷”建設和視覺智慧型產業發展,推動資源向“中國視谷”集聚。市、區分別制定了《高標準建設“中國視谷”高質量發展視覺智慧型產業的實施意見》、《杭州市蕭山區建設“中國視谷”加快推進視覺智慧型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細則》,高標準建設“中國視谷”,將視覺智慧型產業打造成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產業名片。

交通運輸

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交通體系,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實現杭州都市區1小時通勤,至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至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實現快件包裹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至2035年,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5%以上,小客車出行比例控制在15%以內,集約型公共運輸站點500米半徑服務覆蓋95%常住人口和就業崗位,市區95%公共運輸通勤時間小於60分鐘,95%居民工作日平均通勤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
全面提升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至2035年,軌道站點800米範圍的人口崗位覆蓋率不低於65%,軌道交通成為公共運輸出行的主體,軌道交通占公共運輸出行比例達到65%以上。打造更高密度的城市普線網,提升軌道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密區域軌道網路。
杭州江南科學城規劃有杭州捷運11號線。
已開通運營的交通方式
交通類型
已開通運營的交通方式
主要道路
彩虹快速路時代大道火炬大道江暉路、浦沿路、濱文路、信誠南路、江虹路、南環路

布局結構

  • 規劃結構
杭州江南科學城呈“兩軸三片連兩翼、山水智鏈串多點”的規劃結構。
“兩軸”,即以彩虹快速路和時代大道為兩大空間主軸。
“三片”,即零磁科學谷、智慧新天地和生態創意城。其中,零磁科學谷作為源頭創新與技術研發區,生態創意城作為基礎研究與綜合服務區,智慧新天地作為協同創新與綜合服務區。
“兩翼”,即智造供給小鎮和高新區(濱江)蕭山特別合作園的視覺智慧型園區。其中,智造供給小鎮是成果轉化與智造服務區,視覺智慧型園區是成果轉化與高端智造區。
  • 核心區
以“極弱磁大科學裝置”為統領,江南科學城規劃了約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其中,核心區的核心——國際零磁科學谷,規劃面積約2平方公里。“極弱磁大科學裝置”近邊布局了量子實驗樓、白馬湖實驗室、智慧型感知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科研機構,形成了江南科學城創新生態體系的核心載體。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將教育發展視為最重要民生事業和創新創業生態。對標一流,接軌國際,以“建設教育創新生態,打造美好教育新高地”為主線,以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城市教育”為定位,聚焦全域優質均衡,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優質、開放、包容、創新”為特質的濱江教育。
全面推進“教育矽谷”建設的新目標,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大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突出特色化、集團化、國際化,在教育的硬環境和軟服務上全面提升,以教育首位度進位支撐城市首位度進階,為城市能級提升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積極推進新名校集團化辦學,全區所有學校、園區均納入集團化管理,基本實現優質教育全域覆蓋。
已通過首批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評估和認定,創建為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浙江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正在申報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杭州首個)。2021年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全省第一名,2021年、2022年杭州市教育局對區縣業績考核優秀單位,基本實現優質教育全域覆蓋。
著名高等教育院校
序號
院校名稱
培養層次
辦學性質
備註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
研究生
公辦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2
浙江中醫藥大學
本科、研究生
公辦
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3
浙江警察學院
本科、研究生
公辦
浙江省直屬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教育院校
  •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
  • 2
    浙江中醫藥大學
  • 2
    浙江警察學院
著名國際學校
序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性質
備註
1
杭州國際學校
幼稚園托班至高中
12年級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浙江省內唯一一所
通過美國西部院校教育聯盟(WASC)
及國際文憑(IB)全部課程認證學校
著名高級中學
序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性質
備註
1
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
高級中學
公辦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
浦樂高中(暫名)
高級中學
公辦
建設中
著名九年一貫制學校(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性質
所屬名校集團
1
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
九年一貫制
公辦
杭州二中教育集團
2
浙江省杭州湖畔學校
九年一貫制
公辦
杭州二中白馬湖教育集團
3
杭州市濱江區濱蘭實驗學校
九年一貫制
民辦
玉環實驗學校教育集團
著名初級中學(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性質
所屬名校集團
1
杭州矽谷中學
初級中學
公辦

2
浙江省杭州湖畔中學
初級中學
公辦
杭州二中白馬湖教育集團
3
浙江省杭州竺可楨學校
初級中學
公辦
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
4
浙江省杭州濱文中學
初級中學
公辦
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
5
杭州浦沿中學
初級中學
公辦
杭州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
著名國小(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性質
所屬名校集團
1
杭州市矽谷國小
國小
公辦
杭州二中白馬湖教育集團
2
杭州市創意城國小
國小
公辦
杭州二中白馬湖教育集團
3
杭州市濱文國小
國小
公辦
杭州市濱文國小教育集團
4
杭州市錢江灣國小
國小
公辦
杭州市濱文國小教育集團
5
杭州市高教園國小
國小
公辦
杭州市濱文國小教育集團
6
杭州市浦沿國小
國小
公辦

7
杭州市長河國小
國小
公辦

8
杭州市東冠國小
國小
公辦

科學技術

杭州江南科學城將匯聚世界一流基礎科學研究機構,導入頂尖科學家及科學後備人才,補足原始創新能力短板,邁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支撐杭州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實驗室
著名實驗室
序號
實驗室名稱
實驗室目標
合作共建方
成立時間
1
白馬湖實驗室
(能源與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
聚焦綠色能源的能質轉化與傳遞,圍繞太陽能轉化與催化、零碳能源轉化與存儲、能源低碳轉化與多能耦合等方向開展研究,著力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構建多元協同發展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
浙江省能源集團、
浙江大學、西湖大學
2022年6月7日
科技基礎設施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由國家統籌布局、國家發改委主導建設,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開展從0到1的原始創新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
“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021年10月被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四五”和中長期規劃(2035)》列入新增建設15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2023年5月24日,其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式落地杭州江南科學城,到2035年左右,將建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極弱磁場國家實驗室和國際零磁科學中心,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文化事業

主要博物館
序號
名稱
備註
1
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動畫學會批准的“國字號”動漫博物館
2
國家二級博物館、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
3
黨史教育示範基地
主要會展中心
序號
名稱
建築面積(萬平方米)
展覽面積(萬平方米)
1
杭州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
11
7
2
江南科學城國際商務會展中心
2.0784(地上部分)

主要藝術中心
序號
名稱
備註
1
最葵園藝術中心
由著名建築師王澍和陸文宇設計,五坊合一的藝術創作和展示中心
主要文創基地
序號
名稱
備註
1
全國首個、唯一“國字號”網路作家村
永久落戶論壇、展會
序號
名稱
落戶年份
1
中國國際動漫節
2010年
2
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論壇
2012年
3
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2013年

醫療衛生

主要醫院列表
序號
醫院名稱
總建築面積(
1
杭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166800
2
濱江區婦幼保健院
64605
主要醫院
  • 1
    濱江區婦幼保健院

歷史文化

跨湖橋文化

杭州江南科學城境域屬於跨湖橋遺址範圍。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距今8000年前,跨湖橋就有了世界最早的獨木舟,人們就已開始種植水稻和養殖家畜。20世紀末期,境域內發現的蟒蛇山遺址、茅山遺址、馬龍山遺址、傅家峙山遺址、塘子堰遺址等處出土的數百件文物,更彰顯了距今5000年至3000年前後先人們在這裡創造的燦爛文明。
跨湖橋文化把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進了1000年。今杭州江南科學城境域山水土地與跨湖橋遺址緊貼相接,處於跨湖橋文化中心區範圍,足顯杭州江南科學城這一年輕的現代化都市城區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淵源與歷史根基。

遺址遺蹟

跨湖橋遺址 作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蕭山跨湖橋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已有7000—8000年,比河姆渡遺址早1000年,比良渚遺址早3000年。2004年,“跨湖橋文化”被正式命名。跨湖橋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先民定居建築與食物遺蹟 、陶器、石器、木器、骨器、漁獵、種養痕跡等。2006年,跨湖橋遺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茅山遺址 位於長河街道湯家橋社區。茅山在冠山東北側,是冠山支脈。山東北部有小村落名高山田村。20世紀80年代末,村民在茅山邊建房挖掘屋基時,出土夾砂紅陶片、魚鰭形鼎足、圓柱形鼎足等,為良渚文化遺物,具有鮮明的新石器時代特徵。2015年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茅山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點。
馬龍山遺址 位於長河街道塘子堰社區馬龍山北。1991年出土帶有回紋、米字紋、方格紋、曲折紋等紋飾的印紋硬陶片及夾砂紅陶片、泥質灰陶片及原始瓷和印紋硬陶器18件,其中,原始瓷有鼎、匜、碗、盅等,印紋陶器有缽、罐、壇等,種類豐富,造型優美,器壁很薄,施釉及底,胎釉結合較好。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東周時期越文化遺址。距今約2800—2300年。2015年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馬龍山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點。
傅家峙山遺址 1989年6月,傅家峙一郁姓村民在傅家峙山上挖地時發現一座古墓,經文物管理部門鑑定,為西周土墩墓。出土原始瓷器70餘件,器型基本為盂、碟、豆三種,部分盂還帶有器蓋。這些物品,有的是酒器,有的是裝放食物和盛水的器具。說明遠在3000多年前,在此棲息、繁衍的先民,已具有較高的手工工藝和較為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已掌握了今天仍在普遍使用的快輪制陶技術,通過器型變化、潤滑光澤、釉紋鏤孔等工藝以增加器具的美觀。
塘子堰遺址 塘子堰遺址即城山墓群,是東周時期石室墓群,位於長河街道塘子堰社區境內。由於受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墓群破壞嚴重,無法找到確切的文化層堆積,只在地表採集到大量帶有菱形紋、格線紋、回紋、米字紋、曲折紋、米飾紋等各種紋飾的印紋硬陶片。1989年6月,塘子堰村山林隊員在城山北坡挖地時,從土層深處又出土原始瓷器70餘件,器型基本為盂、碟、豆三種,為研究吳越歷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補充了史料記載的不足。2015年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塘子堰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點。

風景名勝

杭州江南科學城風景秀麗,擁有白馬湖(又稱排馬湖、西陵湖、西城湖)、井山湖等湖泊,冠山(又稱金牛山)、回龍山、門前山、石井山(又稱珠山)、象山、獅子山、龜山、蟒蛇山、美女山(又稱畫眉山、華眉山)、紫紅嶺、黃山嶺等山峰,珠山山頂有妃子墓,前方有獅子山和象山對峙,猶如獅象把關,是一塊極其難得的風水寶地,具霸王之氣。
杭州江南科學城
江南科學城景點

湖泊

區域內湖泊
序號
名稱
簡介
1
白馬湖
白馬湖,曾有馬,據《會稽地誌》記載:“漢周舉乘白馬游而不出,以為地仙,白馬湖之名由此而來。”歷史上,白馬湖稱作“排馬湖”,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在此排馬布陣,攻打困守於傅家峙的越王勾踐,以此得名。南朝梁時(公元6世紀)白馬湖叫“西陵湖”,如酈道元《水經注》載:“固陵(即西興)有西陵湖,亦名西城湖。”清人毛奇齡《蕭山縣誌勘誤》詮釋道:“(此)即白馬湖,以地近西陵(西興),則名西陵湖;以其在(越王)城山之西,則名西城湖。”2020年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
2
井山湖
井山湖,因湖心有座石井山而得名。位於長河街道塘子堰社區最南端,東岸為象山,蛇頭山,西岸獅子山,北至塘子堰壩,與塘子堰河相連通,南達蕭山區界,與湘湖連通。井山湖在明代以前為湘湖的一個湖兜,與大湘湖連於一體,是湖中之湖。
3
詹家湖
位於長河街道山一村。是濱江區古代最大的人造湖,成於北宋時期。時,有詹姓者在此聚族而居,有田600餘畝,因無水灌溉,收成欠佳,全族商議後,便將部分田地挖為湖泊,面積約150畝,引入白馬湖水以灌溉。後有族人詹八百者,將此湖獻於知宗趙丞宣,趙不久即復為田。於是民怨沸騰,至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鄉賢鄭京(六四)下狀戶部,遂獲準開掘還湖,詹家湖於此得復。但至明末,湖面大為縮小,只十之四焉,約60畝。

山嶺

區域內山嶺
序號
名稱
簡介
1
冠山
冠山,位於杭州濱江區白馬湖西北,東西朝向,偏西北方向,海拔161米,其脈發自西天目山,與吳山隔江相望。《倘湖樵書》描述冠山的山勢如眠牛,正面望之,前一層低,後一層高,似乎烏紗帽之形,故曰冠山。冠山因形似金牛伏地,頭向東南,尾甩西北,故又叫金牛山。山上有雲岩寺、雪心池、分翠亭、涵虛亭、冠山亭、乳泉和殘存的摩崖古蹟,為遊覽勝地。
2
茅山
又名貓山,與冠山相連,海拔15 米,面積1.47 公頃。為一低矮小丘,由石炭系泥岩構成。
3
門前山
門前山,位於浦沿街道東南,回龍山東北。主峰海拔108.1米。南麓有法華庵,為晚清遺存,前後兩殿各三間,東齋樓七間。1927~1928年,中共西鄉孔家峧支部曾在此活動。
4
回龍山
回龍山,主峰海拔84.2米,位於浦沿街道南部,其東端又稱蔣家山,山北有回龍庵,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山南有紫雲庵,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兩庵均毀於1964 年,近年紫雲庵已修復。
5
石井山
石井山,在塘子堰的井山塢中,海拔21.2米,四周被井山湖水包圍,山頂有石井,故名“石井山”。山形似珍珠,又稱“珠山”。
據方誌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出遊至會稽山祭祀大禹,歸途中有妃子病卒,埋葬於珠山,山頂石井即為妃子墓的墓道。墓道垂直往下,有石級數十,可提燈下察。明萬曆《蕭山縣誌》載:“連山旁有一小山,號石井山,其井上廣下曲,秉燭入,不盡數十級,相傳為妃子墓。”
6
連山
據嘉泰《會稽志》記載,經連山華氏考古雲,連山是秦始皇驅群山於江上置不用的一座山。王十朋《會稽風俗賦並序》也云:“連山如珠,秦皇之所驅兮”(《越中雜識》)。傳說連山是秦始皇驅山塞海之作。
據《蕭山湘湖志》卷八載,連山在井山附近,井山、牛腎子山、連山、湖裡王山、獅子山,依次相連。地處湘湖西北,海拔45米,濱江區長河街道井山塢村。
7
美女山
美女山,又名華眉山、畫眉山。與老虎洞山相連,山峰相連,形似仰臥的一位美女,故名。海拔221米。秦始皇長河遺愛,石井山妃子埋玉,附近山山水水也沾上帝王之光;因妃子姓華,故墓北的畫眉山,又稱“華眉山”、“美女山”。
8
獅子山
獅子山,東臨井山湖,西與美女山相望,南臨湘湖。海拔120 米,面積12.87公頃。因山狀酷似一頭臥獅,故名。
明代哲學家、兵部尚書王守仁《獅子山》一首:“殘暑須還一雨清,高峰極目快新晴。海門潮落江聲急,吳苑秋深樹腳明。”
9
象山
象山,位於井山湖東岸,三善橋之東北。
10
老虎洞山
老虎洞山,位於聞堰街道,海拔218米。山上有一座古廟,名為蓮華寺,原名老虎洞寺,初建於宋,重建於清道光年間。山頂南下延200米,海拔170米,在蓮華古寺之後,為巨石天然疊成之洞,相傳這裡是老虎棲息之地,故取名老虎洞。如今,洞上方還站著一隻水泥築成的猛虎,神態威猛。
相傳,越王勾踐由吳歸來後,巡視各地。一天登上老虎洞山觀察地形,正行間,一隻猛虎從一山洞中衝出,朝他吼了三聲後騰空而去。勾踐順著虎跡尋去,看到了一個僅能容身的山洞,洞口有一石遮擋,石狀如虎牙,勾踐高興地說:“此乃天賜之處!”於是在洞中放上柴薪和苦膽,成為他又一棲身之處。明代學者劉宗周撰聯說:“此地曾傳嘗膽事,我來猶憶臥薪人。”
11
大王嶺山
大王嶺山,坐落在貓頭塢,與越王城山主峰相連,海拔225米,面積15.67公頃。
12
鯰魚山
鯰魚山,與越王城山相連。山塢酷似張開的鯰魚嘴,故名。海拔215米,面積20.87公頃。
13
癩子山
癩子山,古時山上樹木稀少,故名癩子山。海拔161米,面積16.13公頃。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
14
沙塢山
沙塢山,坐落在沙塢錢口裡,與越王城山相連,海拔140米,總面積7.33公頃。
15
黃泥塘山
黃泥塘山,與越王城山相連,海拔180米,面積10公頃。
16
獾子洞山
獾子洞山,與越王城山相連。山上多獾豬洞,故名。海拔110米,面積4.87公頃。
17
海山
位於白馬湖西側,海拔16 米,面積3.67公頃。
18
雞鳴山
雞鳴山,又名蜈蚣山。海拔28米。位於浦沿街道南部,西臨錢塘江。相傳古時候山上有小金雞,黎明即啼,故名雞鳴山,又名雞鳴墟。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載:“句踐將降,西至浙江,待詔入吳,故有雞鳴墟”。山南原有慈濟庵。
19
半爿山
位於浦沿街道西南,其山半爿伸入錢塘江水中,所見只有半爿,故名半爿山。又名半瓣山。海拔9.6米。為西江塘南段、北段分界點,也是錢塘江流經濱江區的起點。
20
紫紅嶺
位於浦沿鎮東南,海拔44米。山上以培育杉、毛竹、茶葉和水果為主。
21
黃山嶺
位於浦沿鎮東南,海拔57.2米。山上種植毛竹、杉、茶葉和水果。

古橋樑

古橋樑
序號
名稱
簡介
1
三善橋
井山湖畔獅子山和象山之間曾有一座三孔石樑橋,俗稱“三眼橋”。明崇禎元年(1628)由雲南嵩明州同知來端蒙所建。清同治四年(1865)里人重建。曾誤名為三喜橋,明時為石樑橋,三孔,後改建為石拱橋,今已拆建為水泥拱橋。
三善橋形如鎖鑰,隔斷湘湖、井山湖水域。這裡群山環抱,風景殊勝。山峰分別是橋之東北的象山、橋之西南的獅子山以及龜山和蟒蛇山。
民間相傳開國軍師劉伯溫劉基所建。相傳劉伯溫在湘湖邊察看風水,途經珠山,見山頂有妃子墓,墓前方有獅子山和象山對峙,猶如獅象把關,是一塊極其難得的風水寶地,具霸王之氣,恐出帝王問鼎朱元璋。為保大明江山千秋基業,在井山湖設壇施法,攔壩蓄水,以斷龍脈;又在獅、象兩山之間發動民工架三孔石樑橋,名曰“鎖龍橋,”鎖住龍身。橋上再設一塊活動石板,只要人一踩踏,便發出“踢噠”之聲,以示鎖住。
經過多次拆建,如今建成一座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獨拱石橋,為井山湖與上湘湖的分界橋。尤以橋面欄板望柱頂上的石雕別具一格,靠獅子山的望柱頂上為石獅,倚象山望柱上,為石象。
2
莢竹山橋
莢竹山橋,市級文物保護點,當地稱“竹山橋”,位於長河街道山一社區竹山河(又稱小礫山輸水河)上。建造年代不詳,明嘉靖十三年(1534)由來弘輝重建。明萬曆、清道光、光緒及民國時多次修葺。2006年,山一社區進行維修。
此橋為雙墩平鋪三孔石樑橋,橋長18.7米,面寬1.7米,橋高2.39米。東面橋石上鐫正書題記:“大明嘉靖甲午六月望後日,益府引禮舍人來元七重建,濟行人之便乃義之所當為也”;西面橋石上亦鐫有正書題記:“明嘉靖甲午六月望後日,益府引禮舍人來南莊重建,濟行人之便此乃義之所當為也。大清道光庚子七月,二十世孫來端本重修”。北墩西面還有一塊橋石,上鐫橫書正楷題記:“□□後裔重修八月吉日立”。
莢竹山橋雖歷經修葺,但基本保持明代風格,整體完好。該橋系濱江區今存最早的有確切題記的石墩梁橋之一,所載建築歷史豐富,為研究浙江明清橋樑建築發展提供實物例證,橋上題記多處,史料記載詳細,有豐富的人文價值,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佐證。2004年7月13日,被列為杭州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點。2015年9月,再次列為市級文物保護點。
3
馬湖橋
馬湖橋,位於西興街道馬湖社區境內。民國《蕭山縣誌稿》載:“在縣西十二里,橋跨白馬湖之中。明萬曆間裡人公建。清同治己巳(1869)傅鼎乾集資重修,題曰‘重湖襟帶’”。《白馬湖詹氏宗譜》載:“詹家裡村南的‘新塘江埏(堤)’像一條玉帶,將白馬湖分成東西兩半。堤上北有馬湖橋,南有新塘橋。
4
南寧橋
南寧橋,單拱石橋,建於明代,位於湫上王村北。民國《蕭山縣誌稿》載:“萬曆志:里人來士建創。在縣西七里許,為白馬湖出水要衝。嘉慶十七年(1812),邑人任瀾重建,為環洞橋。”《西興鎮志》載:在湫上王以北,白馬湖水由此出。清乾隆《蕭山縣誌》已見記載。橋座有石碑,文字清晰:“清嘉慶十七年(1812)桂月,邑人任瀾重建洞橋壹座。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次歲乙亥仲夏,任罄宜堂倡捐重建”。經過重修,可通汽車。
5
塔廟橋
塔廟橋,也稱“太廟橋”。位於馬湖社區六和廟東的文元河上。相傳五代十國吳越國時(893~978),吳越王錢鏐在改建石姥祠為六和廟後,又在廟邊建塔,起名六和塔(已毀),以與江北六和塔呼應。廟、塔建成後,再在河上建橋,由長石條砌築而成,名塔廟橋。此橋已歷1000 餘年,今仍保存完好。
6
三房橋
三房橋,位於西興街道馬湖社區境內,始建年代不詳。原為木橋,架在夏家河上,為夏氏三房浜通向大房浜的橋樑,因交匯處曾有深潭,故橋被當地稱作“夏家村的龍鼻樑”。今為水泥平橋,置鐵護欄、石河埠。

文物保護單位

截止2023年,杭州江南科學城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8處,包括: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杭州市文物保護點7處。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點)一覽表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理位置
級別
公布時間
類別
1
冠山摩崖題刻
清代
長河街道冠山寺地藏殿西面(後面)岩壁上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12月
石窟寺及石刻
2
莢竹山橋
明代
長河街道山一村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古建築
3
長河農民協會舊址
民國
長河街道天官社區、山一村、傅家峙村浦沿街道山二村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4
馬龍山遺址
東周
長河街道塘子堰村馬龍山村北側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古遺址
5
城山墓群
東周
長河街道城山西峰通往主峰的山樑上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古墓葬
6
茅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長河街道中南部高山田村北側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古遺址
7
塘子堰遺址
西周
長河街道塘子堰村南山頂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5年9月
古遺址
8
來氏宗堂
清代
浦沿街道山二村十五間頭18號
市級文物保護點
2017年8月
古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