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範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實驗中心

2002年12月,在原杭州師範學院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基礎上,經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立項建設“浙江省基礎課(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後經浙江省教育廳同意將名稱更改為“浙江省基礎課(生物、農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師範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實驗中心
  • 成立時間:2002年12月
  • 位置:浙江
  • 批准單位浙江省教育廳
發展歷程,師資隊伍,實驗基礎教學,開放式教學,教學科研成果,

發展歷程

杭州師範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屬於校級實驗中心,建制相對獨立,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經過多年重點建設,中心的教學設備、設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到目前,中心擁有儀器設備1300台,設備總資產1050萬元。2003年以來,中心全面建設了電子門禁系統和安保監控系統,並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實驗教學、實驗室基本工作信息和儀器設備、試劑耗材信息的計算機和網路化、智慧型化管理。從而真正實現中心全天候開放運行,面向全校相關專業師生以及杭州下沙地區企事業單位開放,為學生課外實驗教學和實踐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杭州師範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實驗中心杭州師範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實驗中心

師資隊伍

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由浙江省“151”一層次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王慧中教授全面負責中心的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管理工作;並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云為中心顧問。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職稱、學緣和年齡結構均較合理,治學嚴謹、教學水平高、科研促進教學效果好的教學隊伍。現有專職人員36名,平均年齡43歲。其中含教授17名、副教授和高級實驗師11名、講師和實驗師8名。具博士學位獲得者24名、碩士學位獲得者7名、學士學位獲得者5名。擁有共享中科院院士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培養人選1名、浙江省高校學科帶頭人5名,浙江省“151”人才一層次培養人選2名、二層次培養人選4名。並聘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錢前研究員等知名學者為特聘教授。

實驗基礎教學

中心面向全校6個本科專業的學生(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藥學專業、醫學生物學、科學教育和即將開設的農學專業),年均承擔課內實驗教學450個,此外還承擔了大量的課外實踐、科研訓練等任務,工作量年均80000人時數以上,面向學生數400人以上。
中心教學實驗室設施先進,配備完善,擁有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形態分類學實驗室、動物生理學實驗室、植物生理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農業微生物與免疫學實驗室、遺傳與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信息學實驗室、農業生態學實驗室、植物組培實驗室、動物細胞培養實驗室、發酵工程實驗室、生物科學開放實驗室、農業生物技術開放實驗室、全自動遠程控制人工氣候室。擁有高效氣相液相色譜儀、螢光分光光度計、蛋白層析系統、PCR儀、凝膠掃描成像系統、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光合作用儀、螢光顯微鏡等高檔儀器設備。中心合理地利用模擬演示、電子教案、多媒體網路課件、視頻錄像等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所有實驗室全部採用多媒體教學和網路教學。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已初步建立起“課內實驗—實習實訓—課外學生科研訓練計畫”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畢業論文、實習實訓(專業實習、野外實習、專業見習、社會實踐)和學生科研活動幾方面內容。設定獨立的實驗教學模組;減少課程實驗,增加實驗課程;以短學期教學為平台,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課程,進一步強化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通過對實驗課程內容的改革,充分體現“基礎—提高—探究”三個層次要求,形成由單一到綜合、由相對獨立到科學融合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開放式教學

中心始終堅持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從1986年起開始實行本科生科研導師制,2001年起設立主幹課程開放實驗室並開始實行開放式和研究性實驗教學。通過建立了動植物分類技術平台、細胞組織培養技術平台、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技術平台、動植物科學研究技術平台、農業生態學研究技術平台、花卉栽培技術平台、農作物研究技術平台、水產養殖技術平台等開放性實驗技術教學平台,為了實行開放式和研究性教學,學校與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科院等單位共建實習實踐基地,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農業生物技術套用型高級人才,達到“懂專業,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目的。經過二十多年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科研導師制是中心的傳統,該制度的實施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科研導師制的引領下,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進行科研訓練,不但使學生掌握實驗技能,提高獨立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把學科最新知識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如果說科研導師制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設立學生創新計畫項目和科研項目,則是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研究性教學的設計、實驗,從而將教師的研究性教學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激活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動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自身參與知識構建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達到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和社會競爭力。學生參與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呈逐年提高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本科學生作為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40篇,其中SCI論文7篇。並連續兩屆進入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並取得三等獎的好成績,10人次獲得浙江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二等獎。畢業生每年考上研究生的比例達25%以上。培養的2000余名畢業生中,擔任高校領導的有5人,擔任大學教授、研究員的有30餘人,考上研究生的有400餘人(其中出國留學的有50人)。

教學科研成果

中心教師均在教學一線承擔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的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學任務。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積極開展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研究,迄今,已經完成《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生態學》、《農業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學》、《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等11門課程的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建設,承擔了高校生物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生物專業動物類課程PBL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生物化學》教學軟體的製作、《農業微生物學》雙語教學改革、《現代遺傳學》雙語教學的系統實施、《農業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等10餘項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教改成果,其中,《動物學》、《植物生理學》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2004、2008),《生物化學》(2004)、《遺傳學》(2006)、《植物學》(2008)、《生態學》(2008)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2004)。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省重點教材3部。中心下屬的生物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於2008年被評為浙江省教學團隊。
同時,中心教師們還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近5年來,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10項、各級科技進步成果獎12項。其中含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四),國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第三)、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三)、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二和第三)、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排名第一)、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承擔各類教學改革項目10餘項,各類科研項目160餘項,累計獲得1560余萬元科研經費。其中含主持國家級研究項目34項(含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研究項目48項(含32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教學、科研論文263篇(其中SCI收錄69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