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杭口鄉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面積:56平方公里
概況,行政區劃,旅遊景點,特色文化,
概況
杭口鎮風景贛西北邊陲杭口鄉是個風水上乘之鄉,此地十里秀水。山巒蒼翠,修竹茂林。有著名的杭山。杭山腳下,北宋大書 法家黃庭堅的家鄉雙井就坐落在那裡。杭山秀美靈氣,杭山腳下的子民和後代,聰靈好學,才高品優。杭山兒女,沿續勤奮讀書的美德,深受濃郁詩風的薰陶,人才輩出。杭口鄉在2000年正式更名為杭口鎮。
杭口自古人才輩出,十里秀水孕育著濟濟英才。這裡是宋代文化名人黃庭堅的故里,是南宋佑丞相章杭山的出生地。在宋朝僅雙井黃氏一族就有48名進士,其中2名官至尚書,人才薈萃,群星燦爛,被傳為佳話,不僅宋代罕見,自宋以後的中國歷史也是鳳毛麟角。
行政區劃
暮色杭口鎮面積:53k㎡
人口:17308人
郵編:332435
代碼:360424107
轄:杭口街居委會,雙井、中高塅、下杭、雷嶺、皂源、茅坪、楊坊、坪下、杭口、厚家源等10個村委會。
旅遊景點
黃庭堅紀念館門樓杭口鎮境內山山水水皆成畫圖,是理想的觀光旅遊勝地。以南宋丞相章杭山名字命名的杭山矗立在修江岸邊,削壁千尺、怪石嶙峋、雲蒸霞蔚,十分壯觀。傍山而築的白鶴寺,望江而立,終年香火不絕,相傳古代一位白鶴仙師貪戀杭山的秀麗風光而棲居於此,後人為了紀念她就建立了這座古寺。已有千年歷史的杭口古鎮,經歲月蒼桑,儘管面目全非,古鎮石級街道,兩旁的舊牆殘坦,遺留著歷史的足跡。
杭口老橋,相傳是南宋丞相章鑒所建,距今已有800餘年,橋為雙孔,長100餘米,寬4米,青色水磨石砌成,既秀麗又堅固。橋下流水淙淙,橋頭古木參天,涼風習習,人到此處,如入洞天府第,有爽心悅目之感。
山谷故里雙井村山奇水秀,美不勝收。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村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中間是一馬平川的盆地。北面的觀音山,群峰聳立,巍峨險峻,風景宜然;南面的修江水依偎著莽莽青山,格外溫順寧靜,十里水道,偃波息浪,平展如鏡,水深數,清澈見底,游魚可數,天光雲影徘徊其間,泛舟河上,使人體味到“碧水丹山”的獨特韻味。
特色文化
茶文化節閉幕式現場獨特的茶俗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古以來修水人喜歡茶,家家戶戶種茶,制茶,天天飲茶。修水人把飲茶與吃飯看的同等重要。好客,遇客先敬一碗茶,俗雲“客至主人歡”,“坐下當,戲下當,吃碗茶當”。修水茶區別於外地茶的特點是以佐料下茶,故稱喝茶為“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