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

杪是一個漢字,發音是三聲miǎo,可做形容詞和名詞,形聲。從木,少聲。一般指樹枝的細梢。

宋《營造法式》中,“華栱”也稱為“杪栱”,出一跳華栱稱為“單杪”,出兩跳華栱稱為“雙杪”,“杪”作末梢講,更符合“華栱”的性質和形態。在手抄本時代,將“杪”字誤寫成“抄”字的可能性極大。----《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杪
  • 拼音:miǎo
  • 詞性:<名>
  • 解釋:樹枝的細梢
同本義,作形容詞,古籍解釋,

同本義

[tip of a twig]
杪,木標末也。——《說文》
樹鋒曰杪。——《通俗文》
偃蹇杪顛。——司馬相如上林賦
或在木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又如:杪顛(樹木末梢);杪頭(樹梢)
末尾,時間上的終止 [end]
必於歲之杪。——《禮記·王制》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
又如:歲杪(年尾);杪春(暮春);杪秋(晚秋);杪冬(暮冬);杪歲(歲末);
杪節(候之末);月杪(一個月的末尾);秋杪(秋末冬初)

作形容詞

微小;細微 [small]
闊略杪小之禮。——《後漢書·馮衍傳》
又如:杪小(細小,微小);杪杪(謂渺小);杪忽(極小的量度單位);杪黍(形容極其細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彌沼切,𠀤音藐。《說文》木標末也。《方言》杪,小也。木細枝謂之杪。
歲末亦曰杪。《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
秋杪。《宋玉·九辨》靚杪秋之遙夜兮。
林杪。《柳宗元·登西山詩》縈迴出林杪。
《集韻》楚敎切,音鈔。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