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傳說

杞人憂天傳說

杞人憂天傳說,流傳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的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杞人憂天這個成語人們相當熟悉,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塌下來,吃不好飯,睡不著覺。有個智者從天體構成對他進行了開導,終釋疑惑。共工祝融之戰、女媧補天、杞人得憂天症的傳說、高高山的傳說以及氣人、啟人、杞人的傳說,武公東遷、桓公嫁女的傳說等,構成了完整的杞人憂天傳說內容。

2014年11月11日,杞人憂天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Ⅰ-1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杞人憂天傳說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Ⅰ-136
  • 遺產類型: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河南省杞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杞人憂天傳說誕生並流傳於杞縣(古稱杞國)。杞縣與杞人憂天傳說相關的歷史遺存、遺蹟很多,其中遺蹟“高高山”,在清時被列為杞縣八景之一,名曰“西崗挺翠”,其內容被記載在清乾隆五十三年、民國和1998年版《杞縣誌》上。
杞人憂天傳說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說之一,在《山海經》《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記》等史料中均有記載。《列子·天瑞》中對其基本內容敘述為: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塌下來,吃不好飯,睡不著覺,有個智者從天體構成對他進行了開導,終釋疑惑。

文化特徵

杞人憂天傳說,杞人對天地崩墜的思考和憂慮是很深的,以致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諷刺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杞人憂天傳說中蘊涵的造福於民、澤被後世的無私奉獻精神,積極進取、勇於探索的開拓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傳承的“探天問地、善於思考、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偉大精神光照千秋。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杞縣人民文化館(杞縣送戲下鄉藝術團)獲得“杞人憂天傳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杞人憂天傳說項目評估合格,杞縣人民文化館(杞縣送戲下鄉藝術團)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文化軼事

據說在很久以前,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叫中天鎮。中天鎮地處中天山峰頂上,離天只有三丈三尺三寸三厘三。說起來中天山的高大,除了西天鎮下的不周山比它高二寸九厘三,再沒有比它高大的山了。無論是山上山下,到處站滿了人。特別是中天鎮裡,人口更為稠密,每平方丈里就有十個人生活。
那時候,人的個子矮得可憐,還沒有半尺高哩。可是,中天鎮鎮首的幾個孩子卻跟人家不一樣,身高都超過三丈一。他的大兒子叫共工,二兒子叫祝融,三兒子叫杞人,閨女叫女蝸。
共工雖然長了個人樣的頭,卻是青面獠牙,一頭紅髮,身子象個大黑蟒。他經常去大海里和老龍王一塊玩耍,人稱他“水神”。
祝融長得也很出奇,大腦瓜足有一丈八尺多長,火紅火紅的臉頰,一對比篩子還大的眼睛,鼻子象座小土丘,嘴大得象個圓券門。他一急躁,嘴裡、鼻孔里直噴火焰。所以,大家叫他“火神”。
杞人和女媧呢,卻是眉清目秀,細皮嫩肉,端端正正,模樣兒長得比天仙還美,論性格共工和祝觸都是火燎脾氣,動不動就發麥秸火。杞人卻不然,他膽小、怕事、量狹、溫柔。女媧又別具一格,善良勘奮,勇敢而聰明,手又巧。
有一次,共工和祝融搶著吃一個天鵝蛋,你爭我奪,打了起來, 你一捶, 我一刀,一連打了七七四十九天,不分勝敗。但是,誰也不認輸,二人越戰越惡。共工一呼氣,噴出大水淹祝融。視融一鼓肚子,噴出火餡燒共工。又打了九九八十一天,水被火煮幹了,天地被燒紅了,共工被燒得疼痛難耐,撥腿就向西跑。兄弟倆,一個在前面跑,一個在後邊追。跑呀,追呀,不知道翻過多少架大山,涉過多少條大河。
這一天,到了西方頂天柱——不周山下。前邊有大山攔路,後邊是祝融噴火追來,共工走投無路,一頭撞在不周山上,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大地抖了幾抖,西方的天塌下來了。頃刻問,殘片碎石填滿了大河。填滿了大海。海和河裡的水,奔騰咆哮著湧向東方。一時三刻,中天鎮變成了一片黃湯。
杞人和女禍,站在齊腰的水裡,不知所措,只是呆呆地站立著,站立著。過了幾天,大水默默地流跑了,腳下變成了大平原;遠處鼓起了座座大山,東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大海上,漂浮看無數死人,平地上也堆屍如山。
杞人看著面前的慘景,兩眼瞪得又鼓又圓,身子如篩糠,那個難受樣誰也說不來。眼下,天柱塌崩的巨響一直在他的腦際深處迴蕩。他仿佛看見,共工和視融仍在拚死搏鬥。他們一縱身,飛到天上,共工舉著大錘,朝天幕上狠砸猛擊。一會兒,電閃雷鳴,飛石亂波,隨後,天幕上閃開一個大裂縫,祝融掉在地上,變成一灘肉泥。
地上的人,被砸死一大片。殷紅殷紅的血漿,匯成蒼茫大海.海面上漂浮著很多人。那些人,掙扎著,呼嚎著,沉人海底。共工又舉起大錘,猛擊天幕,並且惡嚎著:“我要把天砸個稀巴爛,毀滅天下所有的人”。接著,天穹上發出陣陣巨響,天塌下來了。而天正巧砸在杞人的頭上。這些幻覺嚇得他“哎呀”一聲,雙手抱頭,跑了起來,他一邊跑著,一邊喊著“天塌下來啦!天塌下來啦!” 女禍看看腳下的死屍,看看瘋瘋癲癲的杞人,想著天塌下來給人帶來的災難,不由得一陣心酸,流下眼淚來。
最後,她橫下一條心,要去西方把天塌的窟窿補起來,用她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啟蒙和復興新的天地,贖回共工和祝融的罪過。 不知過了好多年,女媧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補住了天穹上的窟窿。可是,頂天柱已經沒有了,她就從東海里抓來一隻大烏龜,揪掉四隻爪兒,穩噹噹頂在天地之間。 女蝸補住了天,高興極了,嘴角向上一翹笑了起來,臉蛋兒活象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她在歡笑中,想起了三哥杞人。可不是嘛,杞人仍在憂慮恐懼中,還在那裡一個勁地喊哪,一個勁地跑哩!女媧想像著杞人的可憐樣子,心都碎了。
她不顧疲勞和飢餓,跋山涉水,回到家鄉。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才勸得杞人頭腦清醒,不再呼喊奔波。 常言說:不巧不成書。這時候偏偏又遇上蚩尤大戰黃帝。天地間,黑霧瀰漫,一片混噸。天上戰鼓咚咚響,怪叫震山崗,大地直抖動,杞人一驚,一冪慘景又浮現在服前,共工和祝融正在赴湯蹈火,互相殘殺,天幕猛抖幾下,忽地墜落下來。杞人惶恐不安,雙手捂住眼, 驚叫一聲。“不好”!又奔跑回來,口裡不住呼叫: “天要塌啦,天要榻啦……” 不知過了多少年月,杞人還是沒有休止地跑呀!喊呀!一直到了周武王封中天鎮為杞國時,杞人還是一個勁地來回跑著喊, “天要塌下來了,天要塌下來了”鬧的人們不得安寧,並且把東婁公的皇宮撞塌幾次,弄得世上所有的人都惱他、恨他、討厭他,說他是“杞人無事憂天傾”。
文武官員都認為,“杞人不除,有喪國顏。”於是,他們便一齊上奏,請求東婁公把杞人殺死,東婁公正在冥思細想,新築的“望天宮”嘩啦一聲,又被杞人擄塌了。東婁公的母親也被砸死了。這時,東婁公勃然大怒,“呼啦’一聲,抽出天子寶劍走出金殿,舉起劍來,朝被拖來的杞人,奮力砍去。砍呀!砍呀!一連砍了數百下,杞人變成了一灘肉泥。
據說,杞縣城西南角的高山,就是杞人屍骨的風化物。 自從斬了杞人,世上再沒有人吵嚷。“天要塌下來啦”。可是, “杞人憂天”,卻成了人人皆知的典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