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杜鵑花開》以老家山水空間以及人物為線索,描寫了作者的童年時代。山(蛇山、
投子山、
龍眠山),水(
龍眠河、境主廟、
紫來橋)、老屋、父母、親朋、老師,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娓娓道來,讓人感動和唏噓。該書的特色之處,正在於“情”,無論是對物的情,還是人之情,雖然有虛構之處,但處處包含真情。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青少年讀者可以讀到一種特殊的體驗,一種歷史空間中的真事與真情,這正是童年文學的魅力。
作品目錄
|
| | 第三章 文學老師 啟蒙老師朱玉蘭 語文大師葉澤民 最美老師史芸芸 | |
|
|
作品鑑賞
作者的童年是在故鄉
桐城度過的,自幼浸潤於桐城文化的薰陶,字裡行間流淌著對家鄉的深情熱愛。家鄉的山水——蛇山、投子山、龍眠山、境主廟、紫來橋、龍眠河,伴隨著作者成長,成為作者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作品中很多關於桐城的民間傳說故事,以父子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已經化為桐城人的文化血液。《杜鵑花開》寫的是作者個人的童年過往,卻濃縮了千年桐城的歷史文化。父母講述的投子寺、境主廟、紫來橋、龍眠河的傳說故事,那種濃濃的家國情懷便深深浸潤到作者幼小的心靈里,在今後的人生歲月里發芽開花。
作者寫紫來橋,將歷史與現實、人物與命運結合起來。一座紫來橋的毀建史,就是一部桐城的變遷史,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史。作者用較多的文字對紫來橋進行敘述,其實是為後文寫父親搶修被洪水沖毀的紫來橋作鋪墊。父親為了搶修紫來橋多日未歸,讓年少的作者與母親擔心不已,在紫來橋修復竣工大會上,一家三口在工地上意外相逢,其景其情讓讀者為之動容,從此紫來橋成為作者心中的“父親橋”。作者每次回到老家,都要去紫來橋,站在橋頭遙望遠方的龍眠山,那裡是他父親安息的地方。
作者因為早產,體質孱弱,時時面臨死亡的威脅。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的堅定和犧牲起到巨大的作用。當所有人都認為“7個月出生的他”養不大時,就在後山的松樹下挖了個深坑準備埋掉,是母親“發瘋似的護衛著,誰也不給抱,誰來罵誰”,硬是搶下了一條命。在隨後的生活中,作者又經歷了不少磨難,但都在母親的呵護下一一化解了。只要是為孩子好,母親是什麼都願意付出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母親的付出在作者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和弟弟分別成為朱家老屋第一、第二名大學生,這在村里是空前絕後的,也是對母愛最好的報答。
母愛如海,父愛如山。在作者的生活中,除了有一位好母親外,還有一位品質高尚的好父親。父親聰慧、善良、熱情,骨子裡有一股傲氣,這深深地影響著作者。父親對子女的愛是負責任的大愛,這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國小四年級時,作者拿了家裡一元錢交了學費,把剩下的錢又還了回去。父親發現後,問他有沒有拿,說那是孩子們的學費錢。作者聽說是學費錢,便覺得自己做的就是父母想的,沒有錯,就沒有承認是自己拿的。父親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教訓道:“不承認拿,就是偷。”做人要誠實,這是父親給作者上的一堂品德課。
作者對杜鵑花的描寫貫穿全書,它是父母愛情的見證、師生恩情的象徵、兩小無猜的表白,是書中最能打動人心的情感,是作者童年的情感符號。作者在後記里寫道:“我的童年故事,是那個時代的童年記憶,和今天的孩子世界完全不同。但今天的孩子也應該了解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生活。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是不相同的,但童心是相通的。把我的童年說給你聽,說的是一種情感、一段過往,也許會豐富你的童年,也許會有些啟示,讓童年的空間更廣闊,讓童年的意義有了一種歷史感和文化味。”童年的杜鵑花,因愛而開放,父母的愛、老師的愛、童年夥伴的愛,是兒時共同的愛的花園。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8年10月12日,《杜鵑花開》入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8—9月優秀暢銷書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韓進,安徽桐城人。編審、教授、評論家、作家。從事兒童文學評論、研究、教學、出版和創作。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亞洲兒童文學學會北京分會副會長。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網路作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散文家協會副主席。主要著作有《
中國兒童文學源流》《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課程學習指導書》《
陳伯吹評傳》《
高士其評傳》《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幼者本位:兒童文學論集》《童心密碼:為孩子選擇文學》《發現童年:韓進兒童文學評論30年文論選》。作品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