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和

杜永和,字際泰,河南通許(今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人,明末清初軍事人物。原為李成棟副將,後反正,封江寧伯。隨扈肇慶,官封太子少傅兵部尚書兩廣總督。多次擊退清軍進攻,廣州攻破後入海瓊州,不久後降清。

基本介紹

  • 本名:杜永和
  • 字號:際泰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
  • 去世時間:1667年
  • 主要成就:扶明抗清
  • 爵位:江寧侯、瑞國公
  • 史傳:《南明史》卷71,列傳47,杜永和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

人物生平

為李成棟的副將,在清軍第一次入侵廣東期間鎮壓廣東各地起義軍都有立功,特別是擒殺明朝兩廣總督丁魁楚
李成棟反正後他受封江寧伯,他重賄其他同僚讓自己留後鎮守廣州,成為兩廣總督。
1649年十二月初三日尚可喜耿繼茂率部從江西臨江府出發,到1650年年初,基本已經形成對廣州的包圍形勢,尚可喜多次對杜永和進行招降,都被杜永和嚴詞拒絕,清軍進犯廣東的訊息,永曆朝廷又是一番驚惶失措。馬吉翔以清軍勢大難敵為由,竭力主張向廣西逃難。杜永和請求不要輕易移蹕,以免導致廣東各地人心瓦解。朱由榔猶豫不決,派劉遠生和金堡去廣州解釋逃往廣西的必要性。劉遠生等乘輕舸從亂軍之中到達廣州,向杜永和等人說明朝廷意圖。杜永和深知永曆帝膽小怕死,又不便阻止。劉遠生回到肇慶向永曆帝奏言:“永和奉詔,固不敢阻留陛下行止。但涕泣為臣言:‘上西去,則竟棄廣東,付之還囗(虜),諸忠義士隨成棟反正者,亦付之還囗(虜),令其殺戮。為皇上畫此謀者,亦何其慘也!’臣聞其言,惻然無以對。今或請兩宮(指兩位皇太后)暫移梧州,而車駕暫留,號召援兵。永和他日之必不敢阻駕,臣請以首領任之。”優柔寡斷的永曆帝聽了劉遠生的婉轉陳言,也想暫且留在肇慶觀察一下形勢的發展。可是,太監夏國祥卻迫不及待地用步輦把慈聖皇太后抬到行宮門外,以太后懿旨名義催促朱由榔上船逃往廣西梧州。桂林留守大學士瞿式耜獲悉朝廷逃離肇慶後,也大不以為然。他在永曆四年(1650)二月十三日奏疏中說:“端州(即肇慶)為皇上發祥之地,忍棄而不顧乎?且東失則西孤,又萬分不容不兼顧者乎?”儘管清軍離肇慶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廣東、廣西的實權大臣又都反對朱由榔的播遷,但無濟於事,永曆帝仍在正月初八日登舟,“百官倉皇就道。粵東人皆奔回。
永和白皙擅機略,對於防守戰很在行,廣州城內的軍民都很齊心的登牌抵抗,鄉民也結寨自保,奏捷書經常送到了明昭宗手中,於是皇上得以安心。五月份晉升瑞國公,諸將領升侯爵,永和辭,彈劾萬翔濫封官,收繳了諸將的印,等成功之後再還給他們。惠州潮州相繼投降,東援已絕。永和又築新城,防守甚嚴,清軍長期圍困,暴雨酷熱,幾乎要退兵了。永和經常把銀子放在城牆上面,鼓舞士氣,又在鎮海樓上大開宴會。尚可喜耿繼茂兩人對曰:不曾想我們要死在這裡了。
儘管杜永和等人準備很充分以及守城明軍都很英勇,但是在當年十月底廣州城還是被攻破(一說范承恩通敵)了,杜永和見大勢已去,同部下俱由水路逃去,大小船隻千餘一時奔竄出海逃亡海南。
清軍憎恨廣州人民的英勇抵抗,遂屠城(廣州大屠殺)。
永曆六年(1652)二月(一說九月)與吳文獻、江槱等人從海南投清。
被任命為隨征左都督。
康熙元年(1662)十二月授福建右路水師總兵官。
六年閏四月(1667)卒於官。

主要功績

在廣州抵禦清軍十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