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留格莊鎮下轄村)

杜家村是山東省煙臺市海陽留格莊鎮下轄村,全村轄區總面積8.8平方公里, 2002年,全村465戶,13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杜家村
  • 外文名稱:Du Jia Village
  • 地理位置:海陽市東南部
  • 面積:8.8平方公里
  • 人口:1358人
  • 方言:山東話
  • 火車站:杜家火車站
歷史概況,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公共設施,

歷史概況

明朝末年,一說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杜姓由雲南遷此建村,以姓命名為杜家村。後于姓由寧海州(今乳山市)司馬莊遷入。繼之,有林、韓、姜、趙、隋、王、李姓等由外地遷來定居。其東南的自然村林家,隸屬杜家村。 杜家村位於海陽市東南部,地處東經121°22′,北緯36°47′。東與乳山市的橫山後村、楊家村接壤,南與小灘村、梁家村為鄰,北與江家村、峙家村隔乳即一級公路相望,西與後望海村相交。隸屬留格莊鎮。距鎮政府駐地8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0公頃,山嵐66.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桃、大姜等。 杜家村的大姜種植已有20多年的歷史。21世紀以來,由過去的零星小地種植,發展成規模種植,種植面積13.3公頃,常年畝產3500公斤,總收入140萬元,產品遠銷廣州、大連、黑龍江等地。 2002年,全村465戶,13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人。有杜、於、林、韓、叢、姜、隋、趙、李、王等10姓,除9人為佤族外,其餘均為漢族,人口較多的是杜姓。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6年,村成立了國小,租用民房做教室。1964年,村投資建成36間新校舍,供江家、峙家、杜家3個村1-6年級的學生就讀,學校設施配套。自建國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50人。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到2000年,村民有1人獲高級農藝師職稱,3人獲農藝師職稱,20多人獲技術員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口糧10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食,大多數壯年靠長年扛活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0年,人均收入2977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280輛,機車180輛,電話263部,電冰櫃20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1958年,村組織民眾修建了村內街道。1966年,修了村外道路,從此汽車可以進村。1978年以來,村民住房逐步更新。至2002年,新建500多幢瓦房,人均住房面積1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村投資10萬元,用上了電網供電。同年,購買了電影放映機,自放電影。1984年,又投資30萬元,在西水庫北山建楊水站,並鋪設地下水管通往北山水庫,全長2.5公里,灌溉面積66.7公頃。1986年,投資20萬元建成蓄水池,全村用上了自來水。1988年,村民每買1台電視機,集體補助100元錢,全村95%的戶都買上了電視,成為電視村。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林生芳由梁家村劉經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成立了村黨支部,杜欣功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先後成立了互助組,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100餘人隨軍征戰。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6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8個,黨員54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杜欣功、杜文功、林明芳、杜書東、杜舉功、杜堯功、林治竹。2000年9月起,於文年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於年善、於天智、姜常林、於天元、杜成才、於開振、於品年、杜書東、杜舉功、杜堯功、叢柱君、林治竹、林強。1999年,黨支部書記杜舉功兼任村委主任。2001年起,林強任村委會主任。

公共設施

杜家村最引人注目的就屬它的中心廣場了,中心廣場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在中心廣場的東側矗立著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雕像,還有一塊塊浮雕記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村的巨變,雄偉的建築也讓很多遊客前來參觀,其中濟外外語協會廣播部的龔浩然帶領社團成員參觀了這個小村,深刻感受到鄧小平同志為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許多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