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裹足

杜口裹足

杜口裹足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ù kǒu guǒ zú,形容膽小恐懼,不敢向前,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口裹足
  • 出處:《戰國策·秦策三》
  • 拼音:dù kǒu guǒ zú
  • 解釋:膽小恐懼,不敢向前
解釋,出處,用法,

解釋

形容膽小恐懼,不敢向前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獨恐臣死之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十分害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