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說村史:京郊農村改革開放歷史變遷

村官說村史:京郊農村改革開放歷史變遷

《村官說村史:京郊農村改革開放歷史變遷》講述了L人類的進步,建立在一輩輩的繁衍,一代代的知識積累之上.因此,經驗的歸納、教訓的總結、智慧的傳承是必不可少的。人們把凝聚在物質上的歷史稱之為“人類物質文化遺產”;把記載在紙張上(現在又有了很多新的電子保存手段)的歷史稱為“歷史文獻或檔案”;更重要的,還有一部分歷史,他們存在於健在的當事人頭腦之中,通過他們的口,這些歷史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再現,我們把這種歷史稱之為:口述歷史。

基本介紹

  • 書名:村官說村史:京郊農村改革開放歷史變遷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頁數:409頁
  • 開本:16
  •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北京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3267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村官說村史:京郊農村改革開放歷史變遷》是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
我們洪水口村這些年——門頭溝區清水鎮洪水口村黨支部書記於廣雲口述
全身心撲在高碑店——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村黨總支書記支芬口述
拼搏奉獻創造美好生活——房山區韓村河鎮韓村河村韓建集團黨委書記田雄口述
成績是大家乾出來的——通州區梨園鎮大稿村黨總支書記邢仲山口述
為老百姓幹事是天經地義的——平谷區鎮羅營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劉淑環口述
因為我是村幹部——懷柔區楊宋鎮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口述
為老百姓辦事我啥都捨得——密雲縣新城子鎮曹家路村黨支部書記李桂英口述
少說多做為村民辦實事——大興區榆垡鎮西黃垡村黨支部書記李瑞平口述
大力發展區域經濟 為百姓造福——豐臺區花鄉榆樹莊村黨委書記李毓福口述
要想發展就必須創新——順義區馬坡鎮白各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英口述
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重要——大興區長子營鎮留民營生態農場黨支部原書記張占林口述
甘願為首都“菜籃子”奉獻——豐臺區花鄉新發地村黨委書記張玉璽口述
堅持奉獻拼搏終生無悔無怨——房山區霞雲嶺鄉四馬台村黨支部書記張進來口述
小山村也能做大文章——平谷區大華山鎮掛甲峪村黨支部書記張朝起口述
以感恩之心建設家鄉——延慶縣張山營鎮龍聚山莊黨支部書記趙鳳利口述
銳意進取走發展之路——懷柔區懷柔鎮東大街村黨支部書記鐘林口述
就是要為我們農民爭口氣——順義區趙全營鎮北郎中村黨支部書記聞寶恆口述
讓村民的飯碗豐盛起來——昌平區南口鎮李莊村黨支部書記秦福生口述
讓更多人了解玻璃台——平谷區鎮羅營鎮玻璃台村黨支部書記陶廣銀口述
自主創業建設文化新村——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黨總支書記黃福水口述
寧可讓人罵娘也不能讓鄉親們罵黨——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黨支部書記崔大柏口述
後記

後記

奉獻給讀者的這本書,是由北京郊區21位村級黨組織書記講述的其所在村鄉發生的故事。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郊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路線的指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措施的貫徹執行以及農村廣大幹部民眾的奮鬥外,帶頭人的作用功不可沒。為了反映30年北京郊區改革發展的歷史,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北京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合作,在全市13個郊區縣發起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帶頭人口述歷史徵集活動。人選本書的主人公雖然只是京郊農村千百位帶頭人中的一小部分,但通過他們也能夠反映出京郊大地蓬勃發展的一個側面。
此書的出版編輯凝聚了許多人的心血,除了市委黨史研究室與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的同志外,還得到了有關區縣黨史部門、農村工作部門、鄉鎮黨委等有關單位與部門負責人的積極支持,特別是口述者和整理者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本書以口述者姓氏筆畫為序排列。謝蔭明、楊德宏同志對本書的編輯給予了精心的指導,並審閱了全部書稿;陳煦、白仙畔負責本書的策劃和統籌;張新、溫衛東、李偉書、王修達負責具體的組織和編輯工作;丁岩、王東、劉繼鋒、蘇峰、楊中傑為本書的完成付出了心血。中央文獻出版社為本書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
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所限,書中不當及疏漏之處請讀者批評。

序言

人們常說:歲月消磨不了記憶。這句話作為一種感慨,作為文學藝術的語言是可以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歲月是可以消磨、塵封甚至淹沒記憶的。
原因何在?不言自明。記錄在紙張上的檔案、資料,保護不當,會有分散和遺失。即使是刻在石版上的經文,可以躲過水淹火焚,卻躲不過冰霜雨雪和風化的剝蝕。保存在人們腦中的記憶,更是植著人體機能的退化,記得的越來越少,忘卻的越來越多。記得準確的越來越少,誤記錯記的越來越多。這是自然的辯證法,是無可更改的自然規律。
人類的進步,建立在一輩輩的繁衍,一代代的知識積累之上.因此,經驗的歸納、教訓的總結、智慧的傳承是必不可少的。人們把凝聚在物質上的歷史稱之為“人類物質文化遺產”;把記載在紙張上(現在又有了很多新的電子保存手段)的歷史稱為“歷史文獻或檔案”;更重要的,還有一部分歷史,他們存在於健在的當事人頭腦之中,通過他們的口,這些歷史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再現,我們把這種歷史稱之為:口述歷史。
在歷史學的發展上,口述歷史曾經占有極其廣闊、長久的地位。結繩系事,口述歌頌,曾經是許許多多民族曙光初現時的第一章。在現代和當代的歷史中,口述歷史仍然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