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定額(材料定額)

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定額一般指本詞條

材料消耗定額是指在節約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條件下,生產單位生產合格產品所需要消耗一定品種規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水,電,燃料等的數量標準,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藝性損耗及廢料數量。制定材料消耗定額,主要就是為了利用定額這個經濟槓桿,對物資消耗進行控制和監督,達到降低物耗和工程成本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材料消耗定額
  • 簡稱:材料定額
  • 學科分類:成本會計;經濟學;工程經濟學
  • 套用範圍:建設工程等
  • 表達式:總消耗量=淨用量+損耗量
組成,計算方法,類型,作用,制定方法,觀測法,試驗法,統計法,計算法,材料,

組成

材料消耗定額指標的組成,按其使用性質、用途和用量大小劃分為四類。
1、主要材料
指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
2、輔助材料
直接構成工程實體,但比重較小的材料。
3、周轉性材料
又稱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是不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如模板、鋼拱架、輕型鋼軌、焊管、腳手架、跳板以及鋼、木支撐等。
4.零星材料
指用量小、不便於計算的材料。

計算方法

定額材料消耗量,既包括構成產品實體淨用的材料數量,又包括施工場內運輸及操作過程不可避免的損耗量。
即 總消耗量=淨用量+損耗量
另 損耗率=損耗量/總消耗量×100%
則 總消耗量=淨用量/(1-損耗率)
為了簡化計算預算定額中採用如下公式:
損耗率=損耗量/淨用量×100%
總消耗量=淨用量×(1+損耗率)
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額,關鍵是確定淨用量和損耗率。

類型

在機械製造和其他裝配式生產的企業中,由於裝配式生產的特點,材料消耗定額又可分為單項定額和綜合定額。
單項定額一般是指製造某一種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額;綜合定額實際上是單項定額的匯總,一般中指整機產品(如電視機、工具機等)的材料消耗定額。
這兩種定額既互有聯繫,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單項定額主要作用於為小生產車間傳送材料的依據,又可以用來核算和分析實際消耗與定額消耗的差異,綜合定額主要用於編制材料物資的供應計畫。

作用

材料消耗定額是編制材料需要量計畫、運輸和供應計畫、計算倉庫面積,簽發限額領料單和經濟核算的根據。
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是組織材料的正常供應,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以及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積壓、浪費的必要前提。
工業企業為製造產品而消耗材料數量的多少,是反映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為了促使企業更好地使用和節約材料物資,每一個工業企業都要制定先進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這對於企業從生產準備,投料製造,一直到完成產品生產的整個生產過程,都有重要作用。
1、材料消耗定額是正確地核算各類材料需要量,編制材料物資供應計畫的重要依據。
工業企業的材料物資供成計畫,主要是根據計畫期的生產任務和單位產品的消耗定額,先算出各類材料的需要量,再考慮到材料的內部資源而確定的。
因此,消耗定額是確定材料需要量的依據,如果沒有定額,計畫指標就失去依據,也就不可能編制正確的材料物資供應計畫。
2、材料消耗定額是有效地組織限額發料,監督材料物資有效使用的工作標準。
有了先進合理的消耗定額,才能使企業供應部門按照生產進度、定時、定量地組織材料供應,實行嚴格的限額發料制度。並在生產過程中,對消耗情況進行有效地控制,監督材料消耗定額的貫徹執行,千方百計地節約使用材料,同一切浪費材料的現象作鬥爭。
3、材料消耗定額是制訂儲備定額和核定流動資金定額的計算尺度。
材料消耗定額材料消耗定額
工業企業在計算材料儲備定額和流動資金的儲備資金定額中,都有一個“每日平均需要量”的因素,而“每日平均需要量”又取決於每日平均生產量和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定額兩個因素。
由此可見,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材料儲備定額和儲備資金的數量。因此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材料儲備定額和儲備資金定額,必須要行先進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額。

制定方法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觀測法、試驗法、統計法和計算法

觀測法

觀測法是對施工過程中實際完成產品的數量進行現場觀察、測定,再通過分析整理和計算確定建築材料消耗定額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最適宜制定材料的損耗定額。因為只有通過現場觀察、測定,才能正確區別哪些屬於不可避免的損耗;哪些屬於可以避免的損耗。
用觀測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額時,所選用的觀測對象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建築物應具有代表性,
②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規範的要求,
③建築材料的品種、規格、質量符合技術、設計的要求,
④被觀測對象在節約材料和保證產品質量等方面有較好的成績。

試驗法

試驗法是通過專門的儀器和設備在試驗室內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能在試驗室條件下進行測定的塑性材料和液體材料(如砼、砂漿、瀝青瑪帝脂、油漆塗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測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後計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由於在實驗室內比施工現場具有更好的工作條件,所以能更深入、詳細地研究各種因素對材料消耗的影響,從中得到比較準確的數據。但是,在實驗室中無法充分估計到施工現場中某些外界因素對材料消耗的影響。
因此,要求實驗室條件儘量與施工過程中的正常施工條件一致,同時在測定後用觀察法進行審核和修正。

統計法

統計法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分部分項工程所撥發的各種材料數量、完成的產品數量和竣工後的材料剩餘數量,進行統計、分析、計算,來確定材料消耗定額的方法。
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需組織專人觀測和試驗。但應注意統計資料的真實性和系統性,要有準確的領退料統計數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統計資料。統計對象也應加以認真選擇,並注意和其他方法結合使用,以提高所擬定額的準確程度。

計算法

計算法是根據施工圖紙和其他技術資料,用理論公式計算出產品的材料淨用量,從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額。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塊狀、板狀、和捲筒狀產品(如磚、鋼材、玻璃、油氈等)的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

根據材料使用次數的不同,建築安裝材料分為非周轉性材料和周轉性材料。
非周轉性材料也稱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並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如、瓦、灰、砂、石、鋼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轉性材料是指在施工過程中能多次使用,反覆周轉但並不構成工程實體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動支架、腳手架、支撐、擋土板等。
周轉材料的消耗定額,應該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攤銷的方法確定。
攤銷量是指周轉材料使用一次在單位產品上的消耗量,即應分攤到每一單位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上的周轉材料消耗量。周轉性材料消耗定額一般與下面四個因素有關: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時的材料數量。根據構件施工圖與施工驗收規範計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申請備料和編制施工作業計畫使用。
②損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後各次周轉中,每周轉一次因損壞不能復用,必須另作補充的數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稱平均每次周轉補損率。用統計法和觀測法來確定。
③周轉次數:按施工情況和過去經驗確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轉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數量,這部分數量應從攤銷量中扣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