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詞是中醫界常用的辭彙,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詞典出漢末 三國閩籍道醫董奉。 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醫技,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 醫"。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製藥丸一粒塞入 刺吏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張開眼睛,手腳也能動彈,"顏 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類似的記載詳見於《神仙傳》中,由此可見董奉醫術的高明。
基本介紹
- 書名:杏林文化
- 作者:馮模健
- ISBN:9787513201452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11月1日
- 開本:16開
來源,發展,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來源
在諸多有關董奉傳奇般的事跡中,最有影響的乃是他在廬山行醫濟世的故事。據《神仙傳》卷十記載 :"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 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 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所以四鄉 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杏 子成熟後,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 達二萬餘人。正是由於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 後,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 紀念董奉。如此一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喜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這類的 話語來讚美象童奉一樣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
發展
與杏林一詞相仿,"懸壺"也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 《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云:"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 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 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 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欲求道,隨從人山中…,"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於《神仙傳》卷 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餘卷 ,皆出於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於市頭賣藥, "藥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這一典故流傳甚廣,至今人們日常語言中還有"你 胡蘆里賣的什麼藥"這樣的口語。
圖書信息
書 名: 杏林文化
作 者:馮模健
出版時間: 2010年11月1日
ISBN: 9787513201452
開本: 16開
定價: 32.00元
內容簡介
《杏林文化》內容簡介:“杏林”乃中醫藥符號,源於董奉治病的傳奇故事。《杏林文化》分探源篇、研究篇和論述篇,從文化的角度對杏林進行了全面闡述,見解獨到,其有開創性。書後並附有“杏林詩詞賞析”。
圖書目錄
探源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杏林成為中醫藥符號的緣由
第三章 杏林文化的標誌性人物——董奉
研究篇
第四章 解讀杏林文化
第五章 杏林文化探疑
第六章 杏林文化的本體含義
第七章 杏林詩詞中的人文情懷
論述篇
第八章 道家思想與中醫藥文化
第九章 儒家思想與中醫藥文化
第十章 道教中的醫學思想
第十一章 從杏林文化到廬山和合文化的演進
第十二章 杏林文化研究之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