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舟,男,史上“最牛辭職信”的作者。人稱“布衣文人”。李雲舟1980年出生,學歷高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雲舟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0年
- 性別:男
人物事跡,人物經歷,
人物事跡
對這樣一封辭職信,褒者謂之“最牛”,貶者稱其“不堪卒讀”。
在一片爭議聲中,江南名城浙江省湖州市,一個普通的保全李雲舟和他那封短短的辭職信,瞬間躥紅於網路與各種媒體。
一個默默無聞地在物業公司當保全的打工仔,因為寫出“史上最牛辭職信”,一下子成了名人。不管怎么評價那封用文言寫成的辭職信,人們都無法對李雲舟——這封信的作者、這起網路事件的核心人物漠然視之。
人物經歷
李雲舟的新工作單位是位於湖州市吳興區的吳興高級中學,距離湖州市區十幾公里。
自從今年4月李雲舟遞交了那份轟動網路的“最牛辭職信”後,就離開了原來的物業公司。李雲舟又輾轉到幾家公司應聘,最終通過中介找到一家綜合管理公司,8月4日後,他被派往這所中學,開始從事學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宿舍樓一樓的入門處辦公間內,有李雲舟自己的辦公桌,他手裡鑰匙一大串,被稱做“樓長”,手下還有兩三個管理人員。
李雲舟今年37歲,個子不高,略顯瘦弱,說話與待人接物時顯得很沉穩,也透出一種內心孤傲者的不卑不亢,但並沒有那些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常有的急於傾訴和表達的“憤青”之狀。
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從六樓自己的宿舍下來,手裡捏著本已經很舊的厚厚的《紅樓夢》。
“不是原版的,淨是別字,原版的在老家呢。”他說。
看得出,李雲舟對自己現在的這份工作很滿意,他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是發自內心的,為人也十分通達。
有老師找到他反映學生廁所的衛生問題,他一邊聽著老師反映問題,一邊快速翻著手裡的登記冊,不急不躁地回答:“噢,這是我馬虎了……這是我的問題,我要標一下,要么忘了。”
李雲舟說,這裡每天的工作從早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1點學生就寢後,工作內容是查查樓里樓外的衛生,整理整理環境,督促學生睡覺等等,並不很忙。
讓他最感愜意的是,中午還有很長的空餘時間,可以看些喜歡的書籍。
按照李雲舟所在管理公司的規定,是不允許進入教學區的。但他告訴記者:“校長看我愛讀書,喜歡文學,還特批可以破例進入教學區的圖書館去借書、看書。”
有一定的空餘時間,有自己的辦公桌,又有書可看,這讓李雲舟很滿足。
-工作環境閉塞
收入依然不高
但是學校所處的環境較為閉塞,周邊都是農田,沒有任何商業設施,買個肥皂、牙膏也要走出二里地。平時也無報紙可讀,宿舍里的一台電視只能收到3個台。好在李雲舟只關注書里乾坤,對環境的要求並不高。
李雲舟的父母都在老家務農,如今年事已高。他的兩個孩子大的14歲、小的7歲,正是花錢的時候。
到新單位後,他現在每月的收入是1000元,其中800元要寄回老家。學校提供食宿,他每月只給自己留200元,用來打電話和購買生活用品。
這個收入比此前在物業公司時的收入還少了近一半。
李雲舟的妻子在西安一個親戚家開的飯館幫工,每月收入也不高。所以,夫妻兩人都要精打細算。
記者在與李雲舟談話期間,不斷有媒體的人打他的手機,談些與採訪有關的事。他或接電話,或發信息,手機的反應速度很慢。“原來的手機前段到西安看妻子時掉了(丟了),這是新買的山寨機,400元,很不好使。”他解釋。
在生活的重壓下,文學依然只能是他忙裡偷閒的一個愛好。
駐留湖州 緣於湖州情結
至於當年為什麼會來到湖州尋找工作,又在湖州一待就是四五年,李雲舟說“是待慣了,對湖州也有‘情結’”。
李雲舟還記得很清楚,他上國小六年級的時候,看過一本《古代清官斷案集》,其中一篇文章的名字叫“陳太守兩進湖州城”,那是他對湖州的最初印象。後來又讀到一首元代詩人戴表元的詩,“三重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後,對湖州的印象更為深刻。
於是,只憑著從小說、詩歌中得來的印象,四年多以前,李雲舟來到了湖州,把這裡作為自己離開家鄉外出打工的目的地。
剛來時,只是在一家小服裝公司打零工,接著就到了那家他後來寫辭職信的物業公司,做了近兩年保全,換了三個小區。或許,身材相對瘦小的他,天生就不具備做保全的優勢,兩年中,他基本上沒有得過公司的什麼獎勵。
“但這也並不等於我沒有什麼想法要把工作乾好。”他說。
-寫信初衷為調侃
意外成名無喜悅
對於那封辭職信,李雲舟說,“用文言文來寫這封信有點調侃之意。”
“當時,我在工作上與別人產生了一些分歧,情緒上也有些低落,那封辭職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前後只用了半個多小時。”
李雲舟說,現在湖州許多小區都存在停車難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他想過不少辦法,並且也將這些辦法整理成了書面文字,但到現在為止並沒有人對他的這些點子感興趣,包括原來那家物業公司。
8月28日,李雲舟從一位同鄉處得知自己上報紙了,而對於網路的熱炒他更是毫不知情。
“我不知道自己的辭職信怎么會上了報紙、網路。我只把辭職信給了公司。”李雲舟說,“這沒什麼實際意義,也改變不了我的生活。”
-媒體引用出錯
感到莫大的委屈
讓李雲舟最不能接受的是,文章在刊載、轉載時出現了一些文字錯誤。接著就有媒體給“最牛辭職信”挑錯,但其實,這些錯誤是其他媒體引用時造成的,並不是李雲舟原文中的。李雲舟渴望引用時出錯的媒體給予更正,卻一直沒能如願。
“媒體上指出的那十多處差錯,根本不是出自我手。”他說,“我早年右手受過傷,字跡比較潦草。”
他感到莫大的委屈,同時自信地說:“原稿中不可能有別字。”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李雲舟特意將報刊轉載辭職信時出現的差錯一一標註出來,還詳細介紹了各個典故的出處。
他承認:“我寫的辭職信的確是模仿了一些《滕王閣序》的筆意。但也絕對沒想過拿這封信怎么著,只是一時興起,就寫了。”
-曾經是個好學生
儘管網路上對李雲舟辭職信水準高低的判定有雲泥之別,但人們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李雲舟的辭職信達到了一定的水準。
人們也因此對李雲舟的過去發生興趣。
“還是不說過去吧!”面對記者的提問,李雲舟很不情願地談起自己的過去。
“從國小開始,我的作文就好。從國小一直到上高中,我也都是好學生,是公認的文科尖子。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一直是當作範文在班裡念的。我的所有古文知識大都是上學期間學的,《滕王閣序》就是上中學時背的。那時我就對古漢語知識和古代文學特別痴迷。”
記者也了解到,李雲舟曾經就讀的南江縣長赤中學在當地是名校,是四川省重點中學。
“高中一年級我就輟學了。”
對於當年為什麼輟學,李雲舟三緘其口,只是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曾又風行過一陣讀書無用論……總之,原因很多,還是不說吧!”
最終,禁不住記者的追問,他才漏出一句更率性的話語:“主要還是為了感情問題!”
“那時就想破罐破摔、放棄一切了。結果家裡、老師對我都很失望。我的中學老師何元高,一直對我抱有很大期望,說我是他教學三十多年來遇到的最好的學生。何老師能詩會畫,字也寫得好,要是在繪畫方面進一步發展,也會很有成就。可他一直痴迷教學,培養學生。他對我影響很大,不僅把我當學生,還當朋友,經常與我聊天,鼓勵我。我的中途輟學,讓他失望極了。”說到這裡,李雲舟的眼睛有些發紅。
“現在就是再想有大的成就,也很難了。精力不夠,還有家人要照顧。”李雲舟的語氣中有遺憾,也有不甘。
-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李雲舟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書也看了不少,最喜歡的書還是《紅樓夢》。從1992年第一次看《紅樓夢》,至今已翻爛了三套。
談起《紅樓夢》,李雲舟立即思緒泉涌。
他說:“越讀越發現它的美學價值,我最鐘愛悲劇,《紅樓夢》那種悽美的感覺空前絕後。最喜歡書中的葬花辭,最喜歡的人物是晴雯。”
他隨口吟誦出書中葬花辭、十二金釵判詞:“悲滿天,花滿天……”行雲流水一般。
“人們只為林黛玉的命運哀傷,其實比林黛玉更不幸的是薛寶釵。薛寶釵無知己,無愛人,看贏是輸,是個真正的時代的殉葬品。林黛玉死而無憾,賈寶玉為她而哭,為她而笑,為她而出家,睡覺時還在喊著林妹妹。”
李雲舟還寫過一首詩《吊晴雯》:“身為婢僕死花神,芙蓉一誄斷腸人。質本潔來還潔去,一點摯愛不染塵。”他笑言,“我和晴雯一樣,都是做基層工作的。”
-“布衣文人”的生活情態
到目前為止,李雲舟最大的愛好仍是讀書。他有時寫些隨筆,沒有電腦,所有的文章都是手寫,然後認真保存起來。那份引起網路轟動的“最牛辭職信”,他也保留了底稿。
李雲舟辭職的那家物業公司的保全隊長初長躍回憶,李雲舟當時遞交的辭呈是一份複印件。當時他還很納悶兒李雲舟為什麼用複印件,李雲舟回答:“我的手稿從不輕易給人的。”
他唯一一次投稿,是今年3月份參加一次全國性的文學藝術大獎賽,他寫的詩歌獲得全國徵文二等獎。但因為沒錢到北京參加頒獎儀式,他當眾把邀請函撕了。
那時,無閒、無錢的他,不抽菸,不喝酒,不好交遊,也不好上網、玩遊戲,他認為那是“無聊的事情,浪費時間”,加之生活、家庭所累,他的生活可謂平淡如水。極少的閒暇時間,他大多手不釋卷,徜徉於文學作品中,偶爾也聽聽音樂、吹吹笛子,自感其樂無窮。應該說,他有著標準的“布衣文人”的生活情態。
走進李雲舟在學校的單身宿舍,給人的印象也是簡樸而較為整潔,一排洗過乾乾淨淨的衣服掛在衣架上。
曾與李雲舟共事一段時間的陳阿明說:“別的保全下班後就喜歡在房間裡看看電視,但小李喜歡看書,而且經常看一些古文書籍。”
而在吳興高級中學,一位李雲舟的同事談起對李雲舟的印象時則認為:他是個樂觀、勤儉的人。
這些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李雲舟是個生活嚴謹、有自制力、做事有板有眼的人。
-希望成為部落格作者
“以你的文筆和現在的情況,可以開個部落格,把你的能力發揮出來,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發表出來,與人分享。”記者建議。
“這樣真行嗎?我這么想過,我妻子也這么建議過!”聽了記者的話,李雲舟一掃壓抑的情緒,變得開心起來。
“只是一直沒錢買電腦,我攢夠了錢就準備這么做的。我們這裡已經接了網線,到時連上就行了。”
在生活重壓中,李雲舟並不甘心沉睡過去,他一直在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斷地督促自己前行,追求心中那份並不確定的事業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