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白馬鄉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黃陂四區。
1952年,編為第十五區。
1956年,劃為羅漢寺區。
1958年,屬紅光公社(祁家灣)。
1969年,撤區並社,成立李集公社、泡桐公社。
1984年,將李集、泡桐兩公社合併為李集區。
1985年,泡桐公社改為泡桐鎮。
1986年,泡桐、李集分開,李集區改為李集鎮。
2001年5月,泡桐鎮、李集鎮合併為李集鎮。
2008年9月,改李集鎮為李家集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轄李集街、龍鬚河、旗桿熊、金銀崗、大彭砦、張家堰、仁和集、潘家砦、榮砦、朱鋪、徐家崗、方安集、長安集、東門砦、鄭店、曾廟、大邱灣、宋集、釗家砦、八家砦、五顯廟、官家砦、胡家集、劉家砦、六家砦、小任灣、泡桐店、仰山廟、馮家河、彭家崗、湯邱灣、袁李灣、新廟、石塘、護林崗、鐵江灣、巴山砦、關文崗、泥人王、珍珠嶺、鄭林灣、大黃灣、駐程崗、彭家沖、白廟、朝陽寺、上古寺、駐河、民豐、長興集、民安集、大簡灣、民興、作京城54個行政村;下設8個居民小組、38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李集街道轄2個社區、54個行政村:李集社區、泡桐店社區、朱鋪村、民興村、徐家崗村、長安集村、東門砦村、方安集村、鄭店村、曾廟村、石塘村、民豐村、長興集村、民安集村、新廟村、大簡灣村、作京城村、白廟集村、朝陽寺村、上古寺村、駐家河村、龍鬚河村、棋桿熊村、金銀崗村、大彭砦村、李集街村、張家堰村、仁和集村、潘家砦村、泡桐店村、仰山廟村、彭家沖村、珍珠嶺村、大黃灣村、鄭林灣村、駐程崗村、官家砦村、巴山砦村、關文崗村、鐵江灣村、袁李灣村、護林崗村、馮家河村、彭家崗村、湯邱灣村、五顯廟村、胡家集村、六家砦村、劉家砦村、小任灣村、大邱灣村、宋家集村、釗家砦村、八家砦村、榮家砦村、泥人王村,街道辦事處駐李集街村李集大道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李集街道地形地貌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從北部大別山余脈向南部平緩延伸,以淺丘、平原為主;境內最高峰位於礦山,海拔701.4米;最低點位於黃孝河岸,海拔15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李集街道有耕地6.7萬畝,人均0.7畝,其中水田5.9萬畝,旱地0.8萬畝,山場林地10萬畝,水面面積1.6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總人口有9.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000人,城鎮化率11.8%;另有流動人0.54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8000人,占51%;女性44983人,占49%;14歲以下12176人,占13%;15—64歲71000人,占76%;65歲以上9807人,占11%;人口全為漢族。2011年,李集街道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5.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44.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李集街道財政總收入為2024萬元,比2010年增長18.5%,其中國稅收入512萬元,地稅收入151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722元,比2010年增長29.5%。2011年,李集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8058元。
農業
2011年,李集街道農業總產值28169萬元,增加值1542萬元,農業增加值占全街道生產總值的35%;糧食總產量達3.79萬噸,油料作物總產量9.5噸,茶葉(綠茶)產量27噸,園林水果產量228噸。2011年,李集街道生豬年出欄5.99萬頭,家禽年出籠101.9萬羽。
工業
李集街道工業以建築、運輸機械、鑄造、石膏工藝等為主。2011年,李集街道擁有工業企業2839家,職工20232人,工業總產值為8.9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街道生產總值的11%。2011年,李集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0.7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28%。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商業網點316個,職工1800人。2011年,李集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2010年增長16%;有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2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9.3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各項貸款餘額2.3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
郵電業
2011年,李集街道郵政業務收入為790萬元,其中純收入136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6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700人,專任教師29人;國小12所,在校生4700人,專任教師22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4100人,專任教師21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李集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7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7%;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22%,比2010年增長9%。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社區腰鼓隊3個,灣村腰鼓隊3個,專業高蹺隊1個,老年戲迷協會1個,農村文藝藝人300多人;社區圖書閱覽室1個,農家書屋15個,藏書共4000餘冊。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廣播電視站2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3萬戶,入戶率50.8%。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6個;床位8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8.6張,固定資產總值15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6名,其中執業醫師40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15人。2011年,李集街道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4.6萬次人;54個行政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李集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41戶,人數360人,支出77.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179元,比2010年增長8%;醫療救助224人次,共支出4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69戶,人數3586人,支出359.4萬元,比2010年增長33%,月人均84元,比2010年增長3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4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0.9萬元;有敬老院1家,共有五保對象117人,其中敬老院內五保戶60人,院外五保戶57人,共下撥五保生活補助20.5萬元。2011年,李集街道社會養老保險續保3826人,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750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李集街道有郵政局1處;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27.4萬份(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0.9萬戶,電話普及率35%。
交通
李集街道境內有省級公路祁泡線和省道孝黃公路穿西南而過,還有李集一仁和集、李集一白廟等鄉村公路內外連成道路網路。
歷史文化
李集街道因街道辦事處駐地位於李家集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