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陸史,字台卿,"陸史"是他發表詩歌時用的筆名,發表評論時則常以"活"字為名。是日本占領時期抵抗詩人之一,詩作善於將強韌的抵抗精神以精緻的詩歌形式表現出來,死在獄中;著有遺作詩集《陸史詩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陸史
- 國籍:韓國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44
- 職業: 詩人、獨立運動家
- 代表作品:《陸史詩集》
- 原名: 李源祿
生平,作品,
生平
李陸史出生於1904年的4月4日,是“退溪”的第14代玄孫。他的家鄉在慶尚北道的安東,本名源祿。源祿從小就十分重義氣,他在十七歲的時候進入大邱嶠南學校學習。1923年,他到日本攻讀大學,在兩年後回到祖國。回國以後,他所參加的兩個活動改變了他的一生。第一個就是獨立運動。當時,尹世胄因破壞日本殖民者一些的重要設施而被捕入獄,李陸史受到他的這種熱血抗爭行動的感染,和哥哥、弟弟一起參加了武裝抗日團體“義烈團”,積極籌集軍費。1927年,他因“朝鮮銀行大邱運行爆炸事件”的牽連,而被判入獄三年。他當時在獄中的號碼是64號,源祿便根據64的諧音自號為“陸史”。這是他對於殖民地所帶來的恥辱和對歷史絕望所表現出的一種自嘲。之後,他先後17次被日本殖民者投入監獄,在嚴刑拷打中,詩歌給他帶來了希望和勇氣。
李陸史因“朝鮮銀行大邱支行爆炸事件”經受了三年的牢獄生活,在獄中遭到了無數的折磨。出獄之後,他的身體情況嚴重惡化,該怎樣選擇出路,成了他最頭疼的問題。究竟是繼續執行“義烈團”的密令,還是從此放棄光復祖國的鬥爭,在這樣的一個人生岔路口,他選擇的是拿起用比刀槍更有威力的“武器”,那就是筆桿子。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詩和文章去喚醒國民的民族意識,鼓舞民眾對日本的反抗精神。
作品
1930年,他發表了第一首詩“馬”,從此開始了他的文人生涯。1933年,他又在“新朝鮮”上發表了“黃昏”。之後,從1936年的《歌頌一顆星》開始,到1939年的《絕頂》和《青葡萄》,再到1942年的“曠野”、“花”等詩歌作品,都描述了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祖國的悲慘命運。
與此同時,李陸史還積極參加武裝抗日活動。1932年,他進入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開辦的“朝鮮軍官學校”學習,他利用在學校學到的步兵戰術和特種作戰任務技能,去與日本殖民者戰鬥。隨著時間的流逝,光復祖國的希望似乎越來越小。而每到這時,他就會用詩來鼓舞自己,從而取得更大的信心。
1942年發表的《曠野》,實際上成為了他的遺作。在詩中,他希望可以在曠野里撒下歌的種子,從而可以在光復之後讓人們盡情歡歌。他用這種充滿預言式的詩歌,強調祖國的獨立不是夢想,而將成為現實。李陸史自己卻在即將解放的1944年1月,死於位於北京的日本總領事館的監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