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錚(原全國政協常委)

李鐵錚(原全國政協常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鐵錚(1906年—1990年) ,湖南長沙人,國際法學家、國際關係學家、外交家,著名無黨派愛國人士,曾任全國政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鐵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長沙
  • 出生日期:1906年3月
  • 逝世日期:1990年1月28日
  • 職業:外交家
  • 畢業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駐伊朗大使
    中國駐泰國首任大使
    中國駐埃及公使
  • 代表作品:《西藏曆來的法律地位》《敝帚一把》
簡介,生平,佚事,成就及榮譽,

簡介

李鐵錚 ,1906年生於湖南省長沙縣,著名無黨派愛國人士,長期從事於外交戰線,曾任全國政協常委。

生平

李鐵錚,湖南省長沙縣人。1924年考入國立東南大學政治學系。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因南京為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以東南大學為基礎組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該校自此有“首都大學”之稱;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學被改名為江蘇大學,師生反對,不願全國性大學變成省級大學,遂由李鐵錚等人組團向國民政府大學院請願,要求更名為具有國際性的校名“南京大學” ;由於未獲立即答覆,又傳來國民政府大學院的嚴辭訓斥,引發學生不滿而決議罷課三天,並拆下校名牌;之後,大學委員會臨時會議決議,將江蘇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五月宣布,校名風潮始息。1928年7月,李鐵錚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後不久任湖南省南縣縣長,期間因“庇共殃民撤職查辦”,被迫離職。期間因“庇共殃民撤職查辦”的罪名被迫離職,轉而去武漢大學法學院從事教育工作。1931年考取外交官,歷任外交部專員辦公室科長、外交部首席簡任秘書,駐伊拉克首任公使,駐伊朗泰國首任大使,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兼大使銜代表,從事駐外使節工作10多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辭去國民黨委任的外交官職務,轉而從事國際政治、國際關係研究。曾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學習,1953年獲政治學博士學位。1956年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大學執教。1957年以後任美國希利亞學院、理海大學、北卡羅納州立大學客座教授,被哈德福特大學聘為終身教授。1964年回到祖國,任中國外交學院教授10多年。1976年再去美國,任密執安大學、史丹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兩年。1978年回國,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外交學院名譽教授、全國僑聯顧問,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常委。

佚事

1931年7月15日,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開始了第一次公務員高等考試,分為普通行政人員考試、財政行政人員考試、教育行政人員考試、外交官領事官考試、警察行政人員考試五種。從7月15日一直考到7月21日,長達一個星期。考試內容也十分龐雜,如普通行政人員考試科目就包括:國文、黨義、民法、刑法、行政法、財政法、中國近代政治史等等12門之多。
據統計,這次考試共有1872人參加,考生以江蘇(20%)、湖南(12.5%)為最多。最後計算總成績的方式是:一試占40%,二試占40%,三試(面試)占20%。
由於教育水平落後、考試內容偏難偏繁等原因,這次公務員考試通過筆試的人數少得可憐,筆試淘汰率高達94.8%,實際及格人數僅為30餘人,最後戴季陶院長親自向國民政府申請,給考生普遍加10分,才勉強錄取足額100人。
面試雖然只占總成績的20%,而且淘汰率僅為1.1%,但面試的表現很重要,有時甚至可以扭轉乾坤。如外交官領事官科目應考人馮至海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口試後,成績由倒數第二名被提為第三名,並內定為某國大使館的重要職務。而原筆試成績第一名的李鐵錚,面試後卻只任用為英國大使館的三等秘書。

成就及榮譽

他是著名的國際法、國際關係學研究專家,長期在外交戰線工作,熟悉外交事務和國際法。早年從事西藏歷史地位研究,重點分析西藏與中英關係,所撰論文《西藏曆來的法律地位》,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發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翻譯的英國牛津大學研究著作《歐洲新憲法的比較研究》一書,由太平洋書局出版。回到祖國以後,致力於中美關係和社會主義統一戰線研究,在國外和香港的刊物上發表了一批有關中美關係、西藏問題、祖國統一和愛國主義研究的文章,在海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晚年自編自作品集《敝帚一把——李鐵錚的晚年寫作和生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