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親職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例,以愛心、民主和尊重為核心家教理念,闡述了親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國小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鍊、青春期教育、“代溝”的化解、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薰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衝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優秀成才,對於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兒女的成長只有一次,與他們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本書是親職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學生成長的勵志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16
- 品牌:灕江出版社
- 作者:李鎮西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77059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李鎮西老師的經典作品,暢銷20多萬冊,原名《做最好的家長》,2014年最新修訂。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精心養育女兒全記錄
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親職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例,以愛心、民主和尊重為核心家教理念,闡述了親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國小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鍊、青春期教育、“代溝”的化解、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薰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衝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優秀成才,對於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
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
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親職教育專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兒為例,以愛心、民主和尊重為核心家教理念,闡述了親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國小階段好習慣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鍊、青春期教育、“代溝”的化解、讀書習慣的養成、傳統文化的薰陶、寬廣胸襟的拓展、高三衝刺階段的關照……為各階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豐富的案例和具體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許多苦惱、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兒共同克服成長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兒的優秀成才,對於千千萬萬孩子和家長是極好的參照和提醒:也許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與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會脫穎而出,鑄成大器!
作者簡介
李鎮西,1982年2月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年6月蘇州大學教育哲學博士畢業。先後任四川樂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學、成都石室中學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成都市教科所教育發展研究室主任,現任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作者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一直致力於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國產生轟動效應的理念。他在語文素質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級民主管理、後進生轉化方面成績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模式在廣大教師中有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的教育事跡震動了教育界。
他先後在全國各地作教育學術報告數百場,上語文教學示範公開課100多堂,出版了30多部作品。他的書成為近十多年來教育類的暢銷書。很多學校、教育局把他的作品作為培訓教材,教師人手一冊。其賽課、論文、著作曾獲各種大獎,本人獲“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待遇。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
作者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一直致力於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國產生轟動效應的理念。他在語文素質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級民主管理、後進生轉化方面成績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模式在廣大教師中有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他的教育事跡震動了教育界。
他先後在全國各地作教育學術報告數百場,上語文教學示範公開課100多堂,出版了30多部作品。他的書成為近十多年來教育類的暢銷書。很多學校、教育局把他的作品作為培訓教材,教師人手一冊。其賽課、論文、著作曾獲各種大獎,本人獲“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稱號,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專家特殊津貼待遇。2000年被提名為“全國十傑教師”。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讀李老師的這本教養女兒手記,你會懂得如何讓孩子樹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你會體悟到孩子為班級效力,不是“吃虧”,而是一種“收穫”;你會贊同“家長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會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滾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過;你會教孩子“真實作文,就是做人”;你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學會傾聽孩子的申辯。
這本書是提供給我們教師,以及所有家長的一份必要的參照和範本,是獻給老師們、家長們、孩子們的珍貴的帶有時間刻度和感情脈搏的禮物。捧起這本書吧,別忘了同時對孩子們輕輕地說一聲:“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
——竇桂梅(教育專家、特級教師)
這本書是提供給我們教師,以及所有家長的一份必要的參照和範本,是獻給老師們、家長們、孩子們的珍貴的帶有時間刻度和感情脈搏的禮物。捧起這本書吧,別忘了同時對孩子們輕輕地說一聲:“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
——竇桂梅(教育專家、特級教師)
名人推薦
我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將是教師同行,因此在這裡特別地想說說自己的感受。20多年前,我在外地訪問一位前輩名師,無意間發現他的孩子沒能考上大學,而這種情況在當時比較普遍。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最後得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結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教師把子女放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一些同行在學校沒把讀書的孩子當作學生,放鬆了要求;在家裡則又不把子女當孩子,過多地強調學習要求。也就是說角色全搞反了。孩子混淆了兩方面的要求,他的學習與教養形成很容易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參與並促進教育的改革,同時,教師作為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擔負自己的角色,這兩重任務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是教育者,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必要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我覺得鎮西在這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同行們學習。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完全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裡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親職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在於,鎮西家三代人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用寫作記錄家庭幸福,記錄和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在寫作中獨立思考,陶冶情操,這對創建文明社會,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 ——著名教師,雜文作家 吳非
讀李老師的這本教養女兒手記,你會懂得如何讓孩子樹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你會體悟到孩子為班級效力,不是“吃虧”,而是一種“收穫”;你會贊同“家長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會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滾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過;你會教孩子“真實作文,就是做人”;你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學會傾聽孩子的申辯。
這本書是提供給我們教師,以及所有家長的一份必要的參照和範本,是獻給老師們、家長們、孩子們的珍貴的帶有時間刻度和感情脈搏的禮物。
捧起這本書吧,別忘了同時對孩子們輕輕地說一聲:“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
——特級教師,清華附小校長 竇桂梅
晴空一“雁”排雲上
——評李鎮西的《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教師 王開東
閱讀李鎮西的《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始終帶著一種教育的思考。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甚至一句話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溫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
一、價值
無庸置疑,在學校教育這一塊,李鎮西是影響最大的一塊,但也僅僅是一塊,或者是一派而已。還有很多“教育的花兒”在幸福的開放,只是或輝煌,或黯淡,或孤寂而已,但無論如何,中國教育還是“痛並發展著”。然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作為家庭重中之重的“教育”,卻因為長期得不到重視或“不恰當”重視,而病入膏肓,氣息奄奄。如何正確地開展親職教育,很多家長“老虎吃天,無從下爪”。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並沒有多少專家學者對這個問題給予必要的重視。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以看出親職教育在這位教育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校。可是現在我們的“第一學校”出了問題。中國很多家長只會“養”不會“育”。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有身體和學習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至於精神需求則是虛的。什麼善良、自由、情感、寬容等等,都沒有分數來得重要……偶有一些親職教育的成功者,讓他們來談談經驗,卻又隔靴搔癢,不得要領,無法把經驗上升到一個層面,並進而輻射開來……那么,現在,由一個始終站在一線的教育大家,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取得輝煌成就的李鎮西,讓他來談親職教育,由他來打通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隔閡,並且用他女兒一個成功的個案來解讀親職教育的密碼,意義真是非同凡響。鑒於此,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絲毫不遜色於《民主與教育》。因為,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畢竟有那么多的“專業人士”在做,而中國龐大的家長隊伍卻至少有80%以上是不合格的。想一想,由這么多不合格的家長來啟蒙孩子的“人生第一課”,是多么危險!而且,這些眼前一片漆黑的(對教育)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後,又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要求來影響甚至左右學校的教育!極端一點來說,沒有好家長,就沒有好教育!由此可見,對最龐大的家長進行啟蒙教育有多么大的現實意義!《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的最大價值也許就在於此。
二、特色
《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一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細節,平凡的甚至瑣碎的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構成了李鎮西親職教育的特色。“正如一個燕子造不成春天,短暫的、間歇的、偶然式的教育,也不會帶來理想的教育效果。”親職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要求你年年月月日日時時,為這個工程揮灑汗水,捕捉每一個細節,並在長時間的重複中完成習慣和品質的培養。這是對人意志的極大考驗,在賦予孩子成長的同時,當然自己也收穫了成長的快樂,這正是李老師書名的緣由。比如,從晴雁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李老師就用成長日記記載了晴雁成長的點點滴滴。等到晴雁到了國小,又讓晴雁自己用日記記載成長過程,日記成了父女之間的道德長跑和道德接力。有人可能要問,成長日記我也在寫,那么,李鎮西的特色在哪裡?作為教育家,李鎮西的特色就在於——他能夠揭示普通的教育行為背後所蘊涵的教育意義,從而極大的挖掘出教育現象潛在的實用的價值。比如“成長日記”,李鎮西揭示它的教育意義在於:“第一,是讓以後長大了的女兒感受到父母之愛。第二,這也是一種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最好的素材。第三,記載童心的純真,讓日記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資源。第四,寫孩子成長日記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的過程。”在成長日記中,李鎮西賦予了它四個要義。愛心教育,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自己,愛一切值得愛的人;生命教育,讓孩子理解成長的艱難,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並進而探求生命的意義;“原初”教育,讓孩子不斷追問,本善的心靈,純真的童心那裡去了?然後,在和原初比照中,找回自我;還有一個層面,是家長的反思教育,家長哪些教育是衝動的無效教育,給孩子成長過程帶來什麼樣的弊端,反思之後,不僅會逐漸明晰,還會有必要的補救措施。這種清醒自覺的教育行為,當然有利於教育價值的實現。
晴雁升國中考試失利,我認為這是晴雁成長中一個重大的關節點。面對孩子的失敗,李老師沒有簡單地責備,也沒有蒼白的說“你能行!”而是細心的尋找,尋找增強女兒自信的切入點。因為占據不了“尊嚴的制高點”,就換回不了切實的自信。最終,李老師讓晴雁利用暑假,編寫一本作文選,這項活動,不僅能梳理晴雁的過去,加強她的自我教育,而且著眼於將來,著眼於晴雁自信心的最終確立。終於,晴雁不僅學會了打字,而且整理出了四萬多字的《晴雁展翅》!這種成就感深深鼓舞了晴雁,李老師又趁熱打鐵,出版了一百本《晴雁展翅》。請看這個案例處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漸漸地,有叔叔阿姨來向晴雁索要《晴雁展翅》,他們聽說晴雁這本書很不錯,都想拿去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一學。一時間,晴雁簽名贈書,真成了忙人!不到一個月,100本《晴雁展翅》就“告罄”了!晴雁感覺十分良好,陽光又映在了她的臉上……”應該說,這個案例的意義不僅在於當下,還活在時間的長河裡。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當類似的挫折到來,晴雁一定會從當初的體驗中,尋找到實在的解決方法和戰勝困難的精神動力。而李老師自然也可以用先前的晴雁來鼓舞激勵當下的晴雁,這就是教育的正效應。
另外一個重大特色是,整個書的構思以時間為序,基本上涵概了各個時段“成長中的煩惱”。每個問題,李老師都用淺顯易懂的理論引導,接著,輔之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處理辦法,再反饋實踐的成效,最後還有李老師的貼心建議。毫不誇張的說,每個貼心建議都閃耀著智慧,都給人實在的啟發。在手記十三中,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要坦然地和孩子“談情說愛”。因為愛情是一個人美好精神的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他們理應懂得愛,並知道怎樣去愛。因此,李老師把愛情教育作為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一部分!然後,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愛情教育觀來教育晴雁,並幫助晴雁正確區分“愛情”和“友情”,讓孩子珍惜友誼,正確交往。讓孩子成為自己情感的主人,成為自己意志的主人,成為自己心靈的監護人!這就由他律轉化成自律,並自然升華為德行的萌生和訴求。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完全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裡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親職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在於,鎮西家三代人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用寫作記錄家庭幸福,記錄和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在寫作中獨立思考,陶冶情操,這對創建文明社會,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 ——著名教師,雜文作家 吳非
讀李老師的這本教養女兒手記,你會懂得如何讓孩子樹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陰影;你會體悟到孩子為班級效力,不是“吃虧”,而是一種“收穫”;你會贊同“家長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會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滾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過;你會教孩子“真實作文,就是做人”;你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學會傾聽孩子的申辯。
這本書是提供給我們教師,以及所有家長的一份必要的參照和範本,是獻給老師們、家長們、孩子們的珍貴的帶有時間刻度和感情脈搏的禮物。
捧起這本書吧,別忘了同時對孩子們輕輕地說一聲:“我愛你,你是我的孩子。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
——特級教師,清華附小校長 竇桂梅
晴空一“雁”排雲上
——評李鎮西的《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
張家港外國語學校教師 王開東
閱讀李鎮西的《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始終帶著一種教育的思考。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甚至一句話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溫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
一、價值
無庸置疑,在學校教育這一塊,李鎮西是影響最大的一塊,但也僅僅是一塊,或者是一派而已。還有很多“教育的花兒”在幸福的開放,只是或輝煌,或黯淡,或孤寂而已,但無論如何,中國教育還是“痛並發展著”。然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作為家庭重中之重的“教育”,卻因為長期得不到重視或“不恰當”重視,而病入膏肓,氣息奄奄。如何正確地開展親職教育,很多家長“老虎吃天,無從下爪”。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並沒有多少專家學者對這個問題給予必要的重視。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以看出親職教育在這位教育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校。可是現在我們的“第一學校”出了問題。中國很多家長只會“養”不會“育”。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有身體和學習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至於精神需求則是虛的。什麼善良、自由、情感、寬容等等,都沒有分數來得重要……偶有一些親職教育的成功者,讓他們來談談經驗,卻又隔靴搔癢,不得要領,無法把經驗上升到一個層面,並進而輻射開來……那么,現在,由一個始終站在一線的教育大家,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取得輝煌成就的李鎮西,讓他來談親職教育,由他來打通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隔閡,並且用他女兒一個成功的個案來解讀親職教育的密碼,意義真是非同凡響。鑒於此,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絲毫不遜色於《民主與教育》。因為,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畢竟有那么多的“專業人士”在做,而中國龐大的家長隊伍卻至少有80%以上是不合格的。想一想,由這么多不合格的家長來啟蒙孩子的“人生第一課”,是多么危險!而且,這些眼前一片漆黑的(對教育)家長,在孩子入學之後,又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要求來影響甚至左右學校的教育!極端一點來說,沒有好家長,就沒有好教育!由此可見,對最龐大的家長進行啟蒙教育有多么大的現實意義!《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的最大價值也許就在於此。
二、特色
《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一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細節,平凡的甚至瑣碎的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構成了李鎮西親職教育的特色。“正如一個燕子造不成春天,短暫的、間歇的、偶然式的教育,也不會帶來理想的教育效果。”親職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要求你年年月月日日時時,為這個工程揮灑汗水,捕捉每一個細節,並在長時間的重複中完成習慣和品質的培養。這是對人意志的極大考驗,在賦予孩子成長的同時,當然自己也收穫了成長的快樂,這正是李老師書名的緣由。比如,從晴雁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李老師就用成長日記記載了晴雁成長的點點滴滴。等到晴雁到了國小,又讓晴雁自己用日記記載成長過程,日記成了父女之間的道德長跑和道德接力。有人可能要問,成長日記我也在寫,那么,李鎮西的特色在哪裡?作為教育家,李鎮西的特色就在於——他能夠揭示普通的教育行為背後所蘊涵的教育意義,從而極大的挖掘出教育現象潛在的實用的價值。比如“成長日記”,李鎮西揭示它的教育意義在於:“第一,是讓以後長大了的女兒感受到父母之愛。第二,這也是一種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最好的素材。第三,記載童心的純真,讓日記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資源。第四,寫孩子成長日記的過程,也是父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的過程。”在成長日記中,李鎮西賦予了它四個要義。愛心教育,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自己,愛一切值得愛的人;生命教育,讓孩子理解成長的艱難,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並進而探求生命的意義;“原初”教育,讓孩子不斷追問,本善的心靈,純真的童心那裡去了?然後,在和原初比照中,找回自我;還有一個層面,是家長的反思教育,家長哪些教育是衝動的無效教育,給孩子成長過程帶來什麼樣的弊端,反思之後,不僅會逐漸明晰,還會有必要的補救措施。這種清醒自覺的教育行為,當然有利於教育價值的實現。
晴雁升國中考試失利,我認為這是晴雁成長中一個重大的關節點。面對孩子的失敗,李老師沒有簡單地責備,也沒有蒼白的說“你能行!”而是細心的尋找,尋找增強女兒自信的切入點。因為占據不了“尊嚴的制高點”,就換回不了切實的自信。最終,李老師讓晴雁利用暑假,編寫一本作文選,這項活動,不僅能梳理晴雁的過去,加強她的自我教育,而且著眼於將來,著眼於晴雁自信心的最終確立。終於,晴雁不僅學會了打字,而且整理出了四萬多字的《晴雁展翅》!這種成就感深深鼓舞了晴雁,李老師又趁熱打鐵,出版了一百本《晴雁展翅》。請看這個案例處理帶來的積極影響。
“漸漸地,有叔叔阿姨來向晴雁索要《晴雁展翅》,他們聽說晴雁這本書很不錯,都想拿去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一學。一時間,晴雁簽名贈書,真成了忙人!不到一個月,100本《晴雁展翅》就“告罄”了!晴雁感覺十分良好,陽光又映在了她的臉上……”應該說,這個案例的意義不僅在於當下,還活在時間的長河裡。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當類似的挫折到來,晴雁一定會從當初的體驗中,尋找到實在的解決方法和戰勝困難的精神動力。而李老師自然也可以用先前的晴雁來鼓舞激勵當下的晴雁,這就是教育的正效應。
另外一個重大特色是,整個書的構思以時間為序,基本上涵概了各個時段“成長中的煩惱”。每個問題,李老師都用淺顯易懂的理論引導,接著,輔之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處理辦法,再反饋實踐的成效,最後還有李老師的貼心建議。毫不誇張的說,每個貼心建議都閃耀著智慧,都給人實在的啟發。在手記十三中,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要坦然地和孩子“談情說愛”。因為愛情是一個人美好精神的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他們理應懂得愛,並知道怎樣去愛。因此,李老師把愛情教育作為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一部分!然後,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愛情教育觀來教育晴雁,並幫助晴雁正確區分“愛情”和“友情”,讓孩子珍惜友誼,正確交往。讓孩子成為自己情感的主人,成為自己意志的主人,成為自己心靈的監護人!這就由他律轉化成自律,並自然升華為德行的萌生和訴求。
圖書目錄
(序一)父女之間該有這樣一本書/吳非
(序二)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竇桂梅
(自序)家長也是教育者
(引言)讓每一個家庭成為民主教育的搖籃
(家教手記一)親職教育從孩子出生開始
一父母怎樣進行啟蒙教育/002
情商培養比智商開發更重要/002
給孩子寫成長日記/004
給孩子愛的啟蒙教育/006
讓孩子勤勞而不嬌慣/009
在娛樂中激活孩子想像力/010
珍藏趣事稚語中的童心/016
二祖輩怎樣伴孩子成長/019
孩子需要善良豁達的老人/019
“保姆、朋友、老師”——祖輩的三重角色/022
用愛與尊重感染孩子/025
教子關鍵點/027
(家教手記二)好習慣在國小階段養成
一讓孩子永遠快樂地學習/030
寬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女兒只考了77分/030
學習信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032
不要在攀比中視孩子為“笨蛋”/034
把周末的歡樂還給孩子/036
薰陶孩子的書卷氣/039
日常生活中的“磨難教育”/041
把規則變成習慣和性格/043
二孩子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習慣/045
不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045
學習計畫要切實並嚴格執行/046
善於在學習中發現問題/047
樹立緊迫的時間觀念/048
善於歸納整理學習資料/049
樂於與他人交流學習/050
教子關鍵點/051
(家教手記三)幫助孩子戰勝學習挫折
一自信心是怎樣找回來的?/054
如何面對孩子升學考試的慘敗?/054
尋找增強孩子自信心的切入點/056
珍視和放大孩子的光榮和自豪/057
和孩子一起回眸純真歲月/058
用善意的“謊言”鼓勵孩子/060
二孩子,爸爸允許你下次考試失敗/062
撫慰孩子考砸後受傷的心靈/062
不把孩子當天才/064
做最好的自己/065
好成績不是打罵出來的/067
三激勵孩子戰勝“中考恐懼症”/068
不要與孩子一起唉聲嘆氣/068
不要渲染升學考試的恐怖/071
為孩子尋找精神力量/072
把升學考試當做一筆財富/074
“感謝中考!”/076
國中生應該為將來做好哪些準備——答《國中生世界》編輯部梅香老師問/078
教子關鍵點/083
(家教手記四)讓孩子擁有美好品格
一孩子,善良最美!/086
以幫助別人為快樂/086
“首先做一個善良的人!”/087
《愛的教育》:不朽的“教育聖經”/088
聆聽蘇霍姆林斯基講《做人的故事》/090
非功利地愛身邊的人/091
把愛心獻給無愧於享受愛的人/093
為遠方的失學同齡人捐一份愛心/094
二尊重孩子才能讓孩子學會尊重/097
從生活細節中學會尊重/097
請尊重孩子應有的自由權利/099
怎樣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師/102
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105
尊重普通的勞動者/109
三鼓勵孩子關心班集體/110
為集體服務並不是“吃虧”/110
獎勵熱心奉獻中失意的孩子/112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114
給當班幹部的孩子做顧問/116
四意志是這樣煉成的/117
孩子的堅強意志是可以培養的/117
榜樣的力量——感受桑蘭,感受張穆然/120
別太心疼孩子/123
為孩子的堅強而自豪/125
教子關鍵點/127
(家教手記五)怎樣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一請和孩子一起上網/130
家長也應該熟悉網路/130
大膽地鼓勵孩子上網/132
別讓孩子被網路淹沒/134
二坦然地對孩子“談情說愛”/135
不必迴避愛情的話題/135
蘇霍姆林斯基的愛情教育/137
把握愛情和友情的界限/139
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監護人/140
三如何面對和孩子的“戰爭”/142
懂一點兒童心理學/142
如何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144
勇於向孩子認錯/146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孩子/147
教子關鍵點/149
(家教手記六)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國情懷
一愛國教育,仍然重要嗎?/152
如此“愛國”令人憂慮/152
不當狹隘而盲目排外的“愛國者”/153
讓孩子成為地球村的合格“村民”/155
做一個面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156
二讓孩子儘可能“中國”一些/158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158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159
走進唐詩宋詞/160
在古蹟中觸摸中國歷史/163
讓孩子親近國學/165
教子關鍵點/168
(家教手記七)從學會寫作到學會做人
一我教女兒寫作文/170
從想像到文字/170
讓女兒堅持寫日記/171
指導孩子把作文寫出新意/177
二真實作文,就是做人/181
決不在作文中說假話/181
讓寫作成為和孩子交流的方式/183
讓寫作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方式/188
記錄自己曾經怎樣走過/195
教子關鍵點/200
(家教手記八)陪孩子走過高中,走向成熟
一幫助孩子適應高中生活/202
孩子該不該進重點班?/202
自己和自己比進步/205
向有相同學習經歷的人取經/207
“三不比”和“三比”/208
怎樣給再次考砸的孩子鼓勁/210
“我承受,我幸福”/214
二守望高三/215
以平常心面對高考/215
讓孩子自己激勵自己/217
儘量不要讓孩子熬夜/219
把厚書讀“薄”/220
別在競爭中丟失童心/221
家長最應做的是“守望”/223
為人父母的幸福/224
三女兒從學生變成“老師”——晴雁自信而智慧地答同學問/230
女兒給初一小同學的建議/230
女兒講高中階段怎樣安排學習和生活/233
四“生活很辛苦所以很幸福”——女兒的留學生涯/241
女兒得了第一名/241
跌跌撞撞從成都空降巴黎——巴黎日記選/244
在歷練中從小花變成小草——巴黎日記選/247
學會了在漂亮和需要之間選擇——巴黎日記選/249
重新詮釋夢想和幸福——巴黎日記選/250
巴黎就是一份巨大的成人禮——巴黎日記選/252
教子關鍵點/253
(附錄)蘇霍姆林斯基親職教育思想評介/255
培養孩子做父母的義務感/255
營造“互相愛戀”的家庭氛圍/258
觀察:給孩子一雙會思考的眼睛/262
(後記)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266
(序二)我愛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竇桂梅
(自序)家長也是教育者
(引言)讓每一個家庭成為民主教育的搖籃
(家教手記一)親職教育從孩子出生開始
一父母怎樣進行啟蒙教育/002
情商培養比智商開發更重要/002
給孩子寫成長日記/004
給孩子愛的啟蒙教育/006
讓孩子勤勞而不嬌慣/009
在娛樂中激活孩子想像力/010
珍藏趣事稚語中的童心/016
二祖輩怎樣伴孩子成長/019
孩子需要善良豁達的老人/019
“保姆、朋友、老師”——祖輩的三重角色/022
用愛與尊重感染孩子/025
教子關鍵點/027
(家教手記二)好習慣在國小階段養成
一讓孩子永遠快樂地學習/030
寬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女兒只考了77分/030
學習信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032
不要在攀比中視孩子為“笨蛋”/034
把周末的歡樂還給孩子/036
薰陶孩子的書卷氣/039
日常生活中的“磨難教育”/041
把規則變成習慣和性格/043
二孩子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習慣/045
不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045
學習計畫要切實並嚴格執行/046
善於在學習中發現問題/047
樹立緊迫的時間觀念/048
善於歸納整理學習資料/049
樂於與他人交流學習/050
教子關鍵點/051
(家教手記三)幫助孩子戰勝學習挫折
一自信心是怎樣找回來的?/054
如何面對孩子升學考試的慘敗?/054
尋找增強孩子自信心的切入點/056
珍視和放大孩子的光榮和自豪/057
和孩子一起回眸純真歲月/058
用善意的“謊言”鼓勵孩子/060
二孩子,爸爸允許你下次考試失敗/062
撫慰孩子考砸後受傷的心靈/062
不把孩子當天才/064
做最好的自己/065
好成績不是打罵出來的/067
三激勵孩子戰勝“中考恐懼症”/068
不要與孩子一起唉聲嘆氣/068
不要渲染升學考試的恐怖/071
為孩子尋找精神力量/072
把升學考試當做一筆財富/074
“感謝中考!”/076
國中生應該為將來做好哪些準備——答《國中生世界》編輯部梅香老師問/078
教子關鍵點/083
(家教手記四)讓孩子擁有美好品格
一孩子,善良最美!/086
以幫助別人為快樂/086
“首先做一個善良的人!”/087
《愛的教育》:不朽的“教育聖經”/088
聆聽蘇霍姆林斯基講《做人的故事》/090
非功利地愛身邊的人/091
把愛心獻給無愧於享受愛的人/093
為遠方的失學同齡人捐一份愛心/094
二尊重孩子才能讓孩子學會尊重/097
從生活細節中學會尊重/097
請尊重孩子應有的自由權利/099
怎樣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師/102
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105
尊重普通的勞動者/109
三鼓勵孩子關心班集體/110
為集體服務並不是“吃虧”/110
獎勵熱心奉獻中失意的孩子/112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114
給當班幹部的孩子做顧問/116
四意志是這樣煉成的/117
孩子的堅強意志是可以培養的/117
榜樣的力量——感受桑蘭,感受張穆然/120
別太心疼孩子/123
為孩子的堅強而自豪/125
教子關鍵點/127
(家教手記五)怎樣與青春期孩子溝通
一請和孩子一起上網/130
家長也應該熟悉網路/130
大膽地鼓勵孩子上網/132
別讓孩子被網路淹沒/134
二坦然地對孩子“談情說愛”/135
不必迴避愛情的話題/135
蘇霍姆林斯基的愛情教育/137
把握愛情和友情的界限/139
讓孩子成為自己心靈的監護人/140
三如何面對和孩子的“戰爭”/142
懂一點兒童心理學/142
如何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144
勇於向孩子認錯/146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孩子/147
教子關鍵點/149
(家教手記六)培養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國情懷
一愛國教育,仍然重要嗎?/152
如此“愛國”令人憂慮/152
不當狹隘而盲目排外的“愛國者”/153
讓孩子成為地球村的合格“村民”/155
做一個面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156
二讓孩子儘可能“中國”一些/158
讓孩子因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158
書法繪畫中的文化滋養/159
走進唐詩宋詞/160
在古蹟中觸摸中國歷史/163
讓孩子親近國學/165
教子關鍵點/168
(家教手記七)從學會寫作到學會做人
一我教女兒寫作文/170
從想像到文字/170
讓女兒堅持寫日記/171
指導孩子把作文寫出新意/177
二真實作文,就是做人/181
決不在作文中說假話/181
讓寫作成為和孩子交流的方式/183
讓寫作成為孩子自我教育的方式/188
記錄自己曾經怎樣走過/195
教子關鍵點/200
(家教手記八)陪孩子走過高中,走向成熟
一幫助孩子適應高中生活/202
孩子該不該進重點班?/202
自己和自己比進步/205
向有相同學習經歷的人取經/207
“三不比”和“三比”/208
怎樣給再次考砸的孩子鼓勁/210
“我承受,我幸福”/214
二守望高三/215
以平常心面對高考/215
讓孩子自己激勵自己/217
儘量不要讓孩子熬夜/219
把厚書讀“薄”/220
別在競爭中丟失童心/221
家長最應做的是“守望”/223
為人父母的幸福/224
三女兒從學生變成“老師”——晴雁自信而智慧地答同學問/230
女兒給初一小同學的建議/230
女兒講高中階段怎樣安排學習和生活/233
四“生活很辛苦所以很幸福”——女兒的留學生涯/241
女兒得了第一名/241
跌跌撞撞從成都空降巴黎——巴黎日記選/244
在歷練中從小花變成小草——巴黎日記選/247
學會了在漂亮和需要之間選擇——巴黎日記選/249
重新詮釋夢想和幸福——巴黎日記選/250
巴黎就是一份巨大的成人禮——巴黎日記選/252
教子關鍵點/253
(附錄)蘇霍姆林斯基親職教育思想評介/255
培養孩子做父母的義務感/255
營造“互相愛戀”的家庭氛圍/258
觀察:給孩子一雙會思考的眼睛/262
(後記)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266
後記
那幾年,我獨自一人在外求學時,一張我和女兒的合影一直陪伴著我。這張照片,是1997年春天我和我女兒在新都公園裡照的。我把它鑲嵌在小相框裡,小相框一直矗立在我在宿舍的書桌上,照片裡的女兒也就一直靜靜地注視著我讀書。
學習之餘,我每每和師兄師弟們聊起女兒的一些故事和趣事,他們受到感染的同時,建議我把我和女兒的故事寫一本書。其實,這本書我早就想寫了。早在2000年春天,我曾對女兒說: “晴雁,爸爸給你寫一本書,作為給你的14歲生日禮物!”但因為忙,一直沒有能夠寫成,竟然拖到了今天。 心裡總覺得欠了女兒一筆債。 幾年來,許多讀者讀了《愛心與教育》《心靈與詩》等拙著後,在感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誤解,以為我愛學生勝過了愛自己的女兒。有的讀者就曾這樣在來信中寫道: “您把一切都獻給了學生!”面對這樣的“讚美”,我總是這樣回答——
不,我並沒有把一切獻給學生,因為我同時深愛我的家人,朋友,特別是我用心培育了我的女兒。
在一些人看來,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師,往往同時都是親職教育的失敗者——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的,自己的孩子卻不太優秀。
這也是一種偏見。事實上,我所認識的許多優秀的教育者,他們的子女也非常優秀。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優秀”,至少他的“優秀”不算完整。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可以無愧地說,我在教育學生方面有些經驗;作為一個家長,我同樣可以無愧地說,我教育自己孩子也頗有心得(包括有益的教訓)。我認為,把這些心得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分享,是一件有意思更有意義的事。
而且,我一直把女兒作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
我的名片背後羅列著我的“主要作品”,是這樣寫的——
“一個美麗而善良的女兒,數以千計合格的中學生,十多本受讀者歡迎的著作。”
不少人曾問我:“你怎么把女兒列在首位?”
我總是不假思索地說:“因為在我的心目中,沒有什麼比得上我的女兒更值得我愛,並讓我得意!”
是的,我永遠為女兒而驕傲!
從她出生開始,我就給她寫成長日記,一直寫到她讀國小。她讀國小後,我雖然沒有再寫她的成長日記,但我常常隨意記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對她來說值得紀念的時刻。她讀中學後,我多次給她寫信。這些信記錄了我和她心靈的溝通,並見證了晴雁的成長。
這本記錄我和女兒共同成長的書,記錄了許多我和女兒共同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是我和我女兒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創作的,它當然和“家教”有關,但其意義絕不僅僅止於“家教”,它首先屬於成長,屬於生命。這樣的成長是快樂的,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
寫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地要真誠感謝文龍玉老師!是她的熱情與辛勞讓無數讀者得以分享我和女兒成長的快樂與和諧的生命。
現在,女兒已經十八歲,但我仍然要說——
晴雁,爸爸願意永遠和你一起成長!
2006年3月20日
學習之餘,我每每和師兄師弟們聊起女兒的一些故事和趣事,他們受到感染的同時,建議我把我和女兒的故事寫一本書。其實,這本書我早就想寫了。早在2000年春天,我曾對女兒說: “晴雁,爸爸給你寫一本書,作為給你的14歲生日禮物!”但因為忙,一直沒有能夠寫成,竟然拖到了今天。 心裡總覺得欠了女兒一筆債。 幾年來,許多讀者讀了《愛心與教育》《心靈與詩》等拙著後,在感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誤解,以為我愛學生勝過了愛自己的女兒。有的讀者就曾這樣在來信中寫道: “您把一切都獻給了學生!”面對這樣的“讚美”,我總是這樣回答——
不,我並沒有把一切獻給學生,因為我同時深愛我的家人,朋友,特別是我用心培育了我的女兒。
在一些人看來,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師,往往同時都是親職教育的失敗者——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的,自己的孩子卻不太優秀。
這也是一種偏見。事實上,我所認識的許多優秀的教育者,他們的子女也非常優秀。在我看來,如果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優秀”,至少他的“優秀”不算完整。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可以無愧地說,我在教育學生方面有些經驗;作為一個家長,我同樣可以無愧地說,我教育自己孩子也頗有心得(包括有益的教訓)。我認為,把這些心得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分享,是一件有意思更有意義的事。
而且,我一直把女兒作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
我的名片背後羅列著我的“主要作品”,是這樣寫的——
“一個美麗而善良的女兒,數以千計合格的中學生,十多本受讀者歡迎的著作。”
不少人曾問我:“你怎么把女兒列在首位?”
我總是不假思索地說:“因為在我的心目中,沒有什麼比得上我的女兒更值得我愛,並讓我得意!”
是的,我永遠為女兒而驕傲!
從她出生開始,我就給她寫成長日記,一直寫到她讀國小。她讀國小後,我雖然沒有再寫她的成長日記,但我常常隨意記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對她來說值得紀念的時刻。她讀中學後,我多次給她寫信。這些信記錄了我和她心靈的溝通,並見證了晴雁的成長。
這本記錄我和女兒共同成長的書,記錄了許多我和女兒共同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是我和我女兒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創作的,它當然和“家教”有關,但其意義絕不僅僅止於“家教”,它首先屬於成長,屬於生命。這樣的成長是快樂的,這樣的生命是和諧的。
寫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地要真誠感謝文龍玉老師!是她的熱情與辛勞讓無數讀者得以分享我和女兒成長的快樂與和諧的生命。
現在,女兒已經十八歲,但我仍然要說——
晴雁,爸爸願意永遠和你一起成長!
2006年3月20日
序言
和鎮西在一起時,也偶爾說起子女的教育。不知為什麼,我很少聽到他說女兒的成績或考分,說得比較多的,是與孩子在一起的愉快。的確,家長和子女之間,遠遠有比考試分數重要的話題。我現在不願意用“應試教育”這個詞,而覺得應稱之為“應試教學”。“教育”,多么神聖的一個詞,那是詩一樣的事業,它代表了人的理想和人的權利,怎么可以借它的身軀灌入陋俗的靈魂?讀了李鎮西的《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更相信自己的這個判斷。
2006年,鎮西曾把他的岳父萬魯君先生的自述送我,希望我能看一看。萬魯君先生飽讀經史,性情豁達,為有胸襟之士,可以看出,他有關親職教育的思想影響過李鎮西。那洋洋二三十萬言的自述,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大致了解了一個正直知識分子在那些年代中的遭遇,也了解了老一代知識分子不滅的憂思。讀了這本《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想自己也許能理解鎮西要我看那部自述的意義了。我那時曾想到,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國家能保證每一個善良正直的公民能享有憲法賦予的一切權利?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後人能無憂無慮的從小生活在民主平等的社會裡?在這一方面,鎮西是堅定勇敢的踐行者。如果想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民主平等,那就從親職教育開始吧。讀《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看到了鎮西作為教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思考,看到了作為教育專家的鎮西教育思想和觀念形成的軌跡,也看到了他的女兒李晴雁的思想印痕。可以說,這本書記錄了三代人對親職教育的思考,因而更顯出了它的特殊價值。
讀這本書,既看到作為父親的鎮西在哺育女兒成長中傾注的心血,也看到了一位教師自我生命自由與健全發展的歷程。鎮西說要“和孩子一同成長”,是因為他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一個人的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這也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幸福。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了這樣的話:“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國尤不易做。中國覺醒的人,為想隨順長者解放幼者,便須一面消結舊賬,一面開闢新路。就是開首所說的‘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讀了《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看到鎮西作為一位父親,為女兒能有健全的人格付出的犧牲,同時也看到作為一位有獨立思考意識的知識分子,面對社會習慣勢力,是如何作出了選擇。本書中,有很多與舊教育觀念決裂的離經叛道做法,表現出作者不肯因襲舊意識,勇於直面社會現實,為堅持理想主義的追求而作的理性探尋。
作者改革親職教育的主張,源自他對中國傳統社會親職教育所作的考察。我們今天的社會,父母對於子女,仍舊有不可置疑的權力和威嚴,而最終父母也沒有能力解決子女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非但如此,即便是為父母的,也無法面對一個開放、發展和矛盾的轉型期社會遇到的大多數問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得停止自己的思考。在這本書中,鎮西寫給讀者的建議(教子關鍵點)是很動了一番腦筋的。比如家教手記四“讓孩子擁有美好的品格”一章中的“教子關鍵點”第一條“給孩子樹立這樣的觀點……只有善良能夠帶來終生的幸福”,強調的是“終生的幸福”,而非眼前利益;還有“最好每天都問問放學回家的孩子: ‘你今天給別人做了什麼?’”要求的是“每天問”;第二條“給孩子買一本《愛的教育》和《做人的故事》,並和孩子一起讀”,要求的是“和孩子一起讀”;第三條“告訴孩子,愛心不要濫施”,他在讓孩子堅持用零花錢捐助一位需要幫助的貧困孩子的同時,也注意要求孩子做好事必須把握住“度”。這正是對保持孩子愛心的一種珍惜。李晴雁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後,面對大學五花八門的社團,她選擇的是“青年志願者社團”,當別人問她為什麼要這樣選擇時,她說自己喜歡為別人服務。如果當今的父親們母親們都能這樣注意培養子女善良的稟賦,我們將生活在一個多么幸福的時代!
本書體現了開明的親職教育意識。作者在書中非但沒有迴避“早戀”的話題,而且認為應該對孩子進行“愛情教育”,並把愛情教育作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因為愛情是一個人美好精神的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他們應該懂得愛,並知道怎樣去愛。”——我贊同這樣的教育,當今社會極其功利的教育所造成的學生人格缺陷中,缺少愛情和家庭倫理教育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而相當多的家長仍沒有能力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即使在悲劇發生之後也無法理性地反思,而教育界在這方面發出的聲音也是極微弱的。
我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將是教師同行,因此在這裡特別地想說說自己的感受。20多年前,我在外地訪問一位前輩名師,無意間發現他的孩子沒能考上大學,而這種情況在當時比較普遍。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最後得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結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教師把子女放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一些同行在學校沒把讀書的孩子當作學生,放鬆了要求;在家裡則又不把子女當孩子,過多地強調學習要求。也就是說角色全搞反了。孩子混淆了兩方面的要求,他的學習與教養形成很容易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參與並促進教育的改革,同時,教師作為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擔負自己的角色,這兩重任務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是教育者,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必要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我覺得鎮西在這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同行們學習。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完全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裡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在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的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親職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在於,鎮西家三代人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用寫作記錄家庭幸福,記錄和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在寫作中獨立思考,陶冶情操,這對創建文明社會,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吳非,著名教師,雜文作家)
2006年,鎮西曾把他的岳父萬魯君先生的自述送我,希望我能看一看。萬魯君先生飽讀經史,性情豁達,為有胸襟之士,可以看出,他有關親職教育的思想影響過李鎮西。那洋洋二三十萬言的自述,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大致了解了一個正直知識分子在那些年代中的遭遇,也了解了老一代知識分子不滅的憂思。讀了這本《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想自己也許能理解鎮西要我看那部自述的意義了。我那時曾想到,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國家能保證每一個善良正直的公民能享有憲法賦予的一切權利?要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後人能無憂無慮的從小生活在民主平等的社會裡?在這一方面,鎮西是堅定勇敢的踐行者。如果想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民主平等,那就從親職教育開始吧。讀《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看到了鎮西作為教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思考,看到了作為教育專家的鎮西教育思想和觀念形成的軌跡,也看到了他的女兒李晴雁的思想印痕。可以說,這本書記錄了三代人對親職教育的思考,因而更顯出了它的特殊價值。
讀這本書,既看到作為父親的鎮西在哺育女兒成長中傾注的心血,也看到了一位教師自我生命自由與健全發展的歷程。鎮西說要“和孩子一同成長”,是因為他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一個人的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這也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幸福。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說了這樣的話:“總而言之,覺醒的父母,完全應該是義務的,利他的,犧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國尤不易做。中國覺醒的人,為想隨順長者解放幼者,便須一面消結舊賬,一面開闢新路。就是開首所說的‘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是一件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困苦艱難的事。”讀了《李鎮西老師教養女兒手記》,我看到鎮西作為一位父親,為女兒能有健全的人格付出的犧牲,同時也看到作為一位有獨立思考意識的知識分子,面對社會習慣勢力,是如何作出了選擇。本書中,有很多與舊教育觀念決裂的離經叛道做法,表現出作者不肯因襲舊意識,勇於直面社會現實,為堅持理想主義的追求而作的理性探尋。
作者改革親職教育的主張,源自他對中國傳統社會親職教育所作的考察。我們今天的社會,父母對於子女,仍舊有不可置疑的權力和威嚴,而最終父母也沒有能力解決子女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非但如此,即便是為父母的,也無法面對一個開放、發展和矛盾的轉型期社會遇到的大多數問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得停止自己的思考。在這本書中,鎮西寫給讀者的建議(教子關鍵點)是很動了一番腦筋的。比如家教手記四“讓孩子擁有美好的品格”一章中的“教子關鍵點”第一條“給孩子樹立這樣的觀點……只有善良能夠帶來終生的幸福”,強調的是“終生的幸福”,而非眼前利益;還有“最好每天都問問放學回家的孩子: ‘你今天給別人做了什麼?’”要求的是“每天問”;第二條“給孩子買一本《愛的教育》和《做人的故事》,並和孩子一起讀”,要求的是“和孩子一起讀”;第三條“告訴孩子,愛心不要濫施”,他在讓孩子堅持用零花錢捐助一位需要幫助的貧困孩子的同時,也注意要求孩子做好事必須把握住“度”。這正是對保持孩子愛心的一種珍惜。李晴雁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後,面對大學五花八門的社團,她選擇的是“青年志願者社團”,當別人問她為什麼要這樣選擇時,她說自己喜歡為別人服務。如果當今的父親們母親們都能這樣注意培養子女善良的稟賦,我們將生活在一個多么幸福的時代!
本書體現了開明的親職教育意識。作者在書中非但沒有迴避“早戀”的話題,而且認為應該對孩子進行“愛情教育”,並把愛情教育作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因為愛情是一個人美好精神的組成部分,是美好人格的要素。而且,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妻子或丈夫、母親或父親,他們應該懂得愛,並知道怎樣去愛。”——我贊同這樣的教育,當今社會極其功利的教育所造成的學生人格缺陷中,缺少愛情和家庭倫理教育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而相當多的家長仍沒有能力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即使在悲劇發生之後也無法理性地反思,而教育界在這方面發出的聲音也是極微弱的。
我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將是教師同行,因此在這裡特別地想說說自己的感受。20多年前,我在外地訪問一位前輩名師,無意間發現他的孩子沒能考上大學,而這種情況在當時比較普遍。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最後得出一個一般人不會想到的結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教師把子女放在自己的學校讀書,一些同行在學校沒把讀書的孩子當作學生,放鬆了要求;在家裡則又不把子女當孩子,過多地強調學習要求。也就是說角色全搞反了。孩子混淆了兩方面的要求,他的學習與教養形成很容易產生偏差。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參與並促進教育的改革,同時,教師作為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擔負自己的角色,這兩重任務並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是教育者,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必要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我覺得鎮西在這方面處理得好,值得同行們學習。
讀這本書,也想到一個老話題。現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向社會宣講現代教育理念,鼓吹素質教育,介紹教育管理經驗,總是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卻完全是另外一套。有些教師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但回到家裡向孩子私授的卻是如何防人,如何爭名奪利;在學校大談呵護人性,卻在家中向子女私授“狼羊論”;在公眾面前大談民主平等、獨立人格,在家中卻肆無忌憚地向子女傳授庸俗不堪的權經錢經馬屁經,一如西漢陳萬年教兒子拍馬被兒子嘲笑的故事。以這類雙重人格與混亂的價值觀非但不能擔負親職教育大任,也是根本不具備教育者資格的。而我們從李鎮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是真人,他的表里如一,從李晴雁身上的正直善良就能看出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在於,鎮西家三代人都愛寫作,視寫作為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用寫作記錄家庭幸福,記錄和孩子一同成長的歷程,在寫作中獨立思考,陶冶情操,這對創建文明社會,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吳非,著名教師,雜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