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李道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道新,1966年出生於湖北石首市。現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日本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在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及韓國、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巴西等國家20多所大學訪問講學。任《電影藝術》《影視藝術》(人大複印資料)等雜誌編委,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項目評審專家、國家“五個一工程獎”評審等。

從1989年至2019年間,在《文藝研究》《文藝爭鳴》《電影藝術》《當代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在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和中國電影出版社等出版學術著作13種,詩集1種,另外創作散文隨筆。

曾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2003),並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2004/2006),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6)。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電影史、影視文化批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道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石首
  • 出生日期:1966
  • 畢業院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 主要成就:完成中國電影的“三史”建構,提出中國電影史研究的“三體”觀念
  • 代表作品:《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222)》,《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著作,主要學術論文,

人物經歷

1、 學習經歷
1994、09-1996、07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電影史論專業,博士研究生
1989、09-1992、07 西北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4、09-1988、07 湖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2、 工作經歷
2019、01-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副院長
2007、08-2019、01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教授
2001、07-2007、08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 副教授
1998、11-2001、07 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講師
1996、07-1998、11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92、07-1994、07 西北大學中文系 講師、助教

研究方向

中國電影史、影視文化批評。

主要著作

《影道惟新:中國電影的創化與傳承》,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9。
《影與文:李道新影視文化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06月,38.0萬字。
《光影綿長:李道新電影文章自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07月,45.0萬字。
《大地的方向》(詩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17年06月,4.7萬字。
《影史縱橫:中國電影史理論與批評》,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10月,30.0萬字。
《中國電影:國族論述及其歷史景觀》,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年12月,24.0萬字。
《中國電影史研究專題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07月,33.1萬字。
《中國電影史研究專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03月,31.1萬字。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02月,71.5萬字。
《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08月,27.0萬字。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06月,61.1萬字。
《影視批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04月,34.0萬字。
《中國電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08月。
《波德萊爾是怎樣讀書寫作的》,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20.0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

《全球電影史里的跨國民族電影——冷戰全球史與社會主義中國電影(1950-1970年代)的歷史建構》,《當代電影》2019年第5期。
《“電影本事”的文體互滲與跨媒體運作》,《西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
《作為方法的亞洲電影》,《電影藝術》2019年第2期。
《影人年譜與中國電影史研究》,《當代電影》2019年第1期。
《當小說遭遇電影——雙重視域裡中國“文藝電影”的發生》,《文藝爭鳴》2018年第12期。
《升降之間的生之魅惑:姜文電影的俯仰美學與深微性靈》,《當代電影》2018年第8期,第頁。
《國產電影:現實主義創作影響力與日俱增》,《光明日報》2018年8月16日,第16版。
《努力實現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目標》,《人民日報》2018年5月31日,第版。
《“有毒”甚或“有害”:1920年前後清華學校的電影問題——以<清華周刊>為中心的考察》,《文藝研究》2018年第3期。
《鄭正秋與中國電影學派的發生》,《電影藝術》2018年第2期,第14-21頁。
《對抗與爭議——2000年前後韓國電影歷史敘述的動力機制》,《民族藝術研究》2018年第1期,第121-127頁。
《顯影於歷史並執念於和解——<芳華>與當下中國電影的文化症候》,《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8年第期,第頁。
《為了質量的生產與趨向常態的市場——2017年中國電影的產業生態與文化徵象》,《中國文藝評論》2018年第2期,第4-15頁。
Spiritual and Phys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ultural Signifiers of Trauma in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Films, Film Studies in China, Selected Writings From Contemporary Cinema, 2017.
《<拆彈·專家>》與香港電影的 “我城”書寫》,《藝術評論》2017年第7期。
《新中國電影發行放映網:一個歷史的考察》,《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第2-19頁;
《電影作為新興實業——1920年代中國電影的複雜境遇及其觀念生成》,《當代電影》2017年第3期。
Memoria nazionale e percorso culturale del cinema cinese,LA CINA DEL MEDIA:Analisi,riflessioni,prospettive(A cura di Emma Lupano,2016 by Edizioni Unicopli),2016,11,173-189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主體性、整體觀與具體化》,《文藝研究》2016年第4期,第82-92頁
《跨國構型、國族想像與跨國民族電影史》,《當代文壇》2016年第3期,第101-109頁
《以光影追尋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
《人生的歡樂面,他國的愛與恨——中國早期電影接受史里的哈羅德·勞埃德》,《電影藝術》2010年第2期。
《消解歷史與溫暖在地——2009年台灣電影的情感訴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質》,《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英雄的重塑與信仰的重建——2009年“最具影響力”電視劇的敘事策略與精神走向》,《當代電視》2010年第1期,第12-15頁。
《主流大片的話語建構與中國電影的生態命題》,《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不給電影想像空間誰敢冒險》,《光明日報》“時政◎觀點新聞”2010年1月7日,第3版。
《國家電影網與中國電影的國家構建》,《電影藝術》2009年第6期。
《從政治的電影到電影政治——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電影工業及其文化政治學》,《當代電影》2009年第12期。
《歌中的家園》,《人民日報》2009年10月13日。
《“東影”:國家電影的萌芽》,《藝術評論》2009年第10期,第37-47頁。
《淪陷的光影之<燦爛之滿洲帝國>——“滿鐵”時事/文化映畫中的“王道樂土”論述》,《影視文化》2009年第1期,第131-138頁。
《<當代電影>的當代性及其承擔的文化使命》,《當代電影》2009年第7期,第22-29頁。
《獨闢蹊徑的英雄敘事——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觀後感》,《人民日報》2009年7月7日。
《類型的力量——以新中國建立以來國產電影的幾個數據為例》,《文藝爭鳴》2009年第7期,第109-112頁。
《構建新的國家電影網迫在眉睫》,《光明日報》2009年6月3日,第6版,“觀點新聞”。
《父權的衰微與身份的找尋——2008年台灣電影的“成長論述”及其精神文化特質》,《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第30-35頁。
《史學範式的轉換與中國電影史研究》,《當代電影》2009年第4期。
《從“亞洲的電影”到“亞洲電影”》,《文藝研究》2009年第3期,第77-86頁。另載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09年第6期,第21-29頁。
《成蔭在1953》,《傳記文學》2009年第3期,第55-63頁。
《階層的寓言與電影的社會學——影片<農民工>里的個人夢想與國家意願》,《當代電影》2009年第2期。
《亞洲電影創作需要形成整體合力》,《光明日報》2009年2月10日,第6版,“觀點新聞”。
《<舞台姐妹>作為電影經典的生成機制及其歷史命運》,《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第47-53頁。
《在磨礪中成長:2008中國電影印象》,《藝術評論》2009年第1期,第33-40頁。
《重構中國電影——從學術史的視野觀照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電影史研究》,《當代電影》2008年第11期,第38-47頁。
《台港電影的中國化闡釋——從文化身份的角度觀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的台港電影研究》,《文化藝術研究》第1卷第2期(2008年9月)
《開創香港電影史研究的新格局:評<香港電影史(1897-2006)>》,《電影藝術》2008年第5期。
《都市功能的轉換與電影生態的變遷——以北京影業為中心的歷史、文化研究》,《文藝研究》2008年第3期,第83-90頁。
《國產大片:史詩格局的漸顯》,《藝術評論》2008年第2期。
《<電影講稿>的創新》,《電影藝術》2008年第1期。
《中國電影:歷史撰述的開端》,《當代電影》2008年第1期,第67-73頁。
《武兆堤與新中國電影的英雄敘事》,《電影藝術》2007年第5期,
《<隱形的翅膀>開掘體育影片新路徑》,《光明日報》2007年8月1日,第6版。
(61) 《<舞台姐妹>作為電影經典的生成機制及其歷史命運》,《謝晉電影文選》,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字數:10,858。
(62) 《新作評議:<剃頭匠>》(哈斯朝魯、饒曙光、陳曉雲、李道新),《當代電影》2007年第3期。字數:2,000。
(63) 《“後九七”香港電影的時間體驗與歷史觀念》,《當代電影》2007年第3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7年第8期; 又載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編《香港電影10年》,第125-136頁,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字數:11,033。
(64) 《電影藝術的魅力——早期中國經典電影賞析》,載吳忠主編《名家論見: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65) 《馬徐維邦:中國恐怖電影的拓荒者》,《電影藝術》2007年第2期,字數:12,976。
(66) 《一個電影史研究者的心靈絮語》,《電影文學》2007年第2期,字數:5,620。
(67) 《<人民日報>與新中國電影的生存空間》,《電影藝術》2007年第1期,字數:11,898。
(68) 《建構中國電影傳播史》,《人文雜誌》2007年第1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7年第5期,字數:11,312。
(69) 《<東京審判>:民族意識與大眾心理的契合》,《中國藝術報》2006年9月22日。
(70) 《中國的好萊塢夢想——中國早期電影接受史里的好萊塢》,《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字數:9,350。
(71) 《中國早期電影敘事的優良傳統》,《電影藝術》2006年第4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6年第11期;再載中國電 影年鑑社《中國電影年鑑2007》。字數:9,103。
(72) 《露天電影的政治經濟學》,《當代電影》2006年第3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6年第8期,字 數:12,475。
(73) 《電影旅遊:產業融合的文化訴求》,《中國電影新百年:合作與發展——第十四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5月。 另載《文化創意產業參考》2007年第9期。
(74) 《不可遺忘的電影傳統》,《大眾電影》2006年第8期。
(75) 《永不消逝的老電影》,《北京晚報》2006年3月3日。
(76) 《創造之源:中國電影史里的文學因素》(訪談錄),《電影》2006年第2期。
(77) 《渴望打破文化禁錮的藝術理想——影片<阿詩瑪>評析》,載張振華、梅朵主編《名家看電影:1949-2005》,第103-107頁,廣西 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78) 《對意境美的追求——電影<巴山夜雨>評析》,載張振華、梅朵主編《名家看電影:1949-2005》,第114-119頁,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6年2月。
(79) 《中國早期電影的都市形象》,載楊遠嬰主編《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文化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1月。
(80) 《“香港”如何“中國”?—— 中國電影文化史里的香港電影(1949-1979)》,載宋家玲主編《電影學前沿》,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81) 《民國報紙與中國早期電影的歷史敘述》,《當代電影》2005年第6期。
(82) 《中國早期電影的平民姿態》,《深圳特區報》2005年12月6日。
(83) 《<劉三姐>:革命年代的聲色之娛》,《南方都市報》2005年11月2日。
(84) 《<紅櫻桃>:一座影院與一部影片的命運》,《新京報》2005年10月28日。
(85) 《國家意識與人文精神的對話》,《中國藝術報》2005年9月16日。
(86) 《<雙旗鎮刀客>:另一種武俠電影》,《新京報》2005年9月16日。
(87) 《倫理訴求與國族想像——朱石麟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5期。
(88) 《<頑主>:沉痛的調侃與無因的反叛》,《新京報》2005年9月7日。
(89) 《苦中作樂的民族心理與笑中含淚的電影記憶》,《中國電影年鑑·中國電影百年特刊》,中國電影年鑑社,2005年7月。
(90) 《<東陵大盜>:早產的“印第安納·瓊斯”》,《新京報》2005年8月11日。
(91) 《“孤島”:別一種電影抗戰》,《中國藝術報》2005年7月8日。
(92) 《消費邏輯的建立與賀歲電影的進路》,《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8期。
(93) 《以光影追求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94) 《<說話算話>為電視電影開拓的發展空間》,《電影藝術》2005年第3期。另載王人殷主編《電視電影縱覽(2005)》,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95) 《<孤兒救祖記>:拯救民族電影業》,《北京日報》2005年6月7日。
(96) 《只為明星狂——中國影迷誕生記》,《南方周末》2005年5月5日,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7期。
(97) 《從<風雲兒女>到<鬼子來了>——中國電影敘事的四大段》,《藝術評論》2005年第3期。
(98)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99) 《文化與資本的百年運作——解讀功夫電影的民族特性與市場前景》,《電影新作》2005年第2期。
(100) 《影像與影響——<申報>與中國電影研究之一》,《當代電影》2005年第2期。
(101) 《百年中國銀幕:歐風美雨日潮韓流》,《中華文化畫報》2005年第2期。
(102) 《少年的陽光與夢幻——<大眾電影>筆記》,《新京報》2005年3月1日。
(103) 《“家”與“大家”的襟懷——李行電影筆記》,《新京報》2005年1月14日。
(104)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5期。
(105) 《傳記的史學維度——<從女兵到教授:謝冰瑩傳>四人談之一》,《文藝報》2004年11月30日。
(106) 《那種無法重現的古典味道——朱石麟、李萍倩電影筆記》,《新京報》2004年11月24日。
(107) 《從孤島走向世界——謝晉電影與中國電影傳統》,《福建藝術》2004年第5期。
(108) 《意識形態氛圍與中國恐怖電影的不可預期》,《電影新作》2004年第5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5年第1期。
(109)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4年 第5期。
(110) 《電影中的史與詩》,《北大講座》(第四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11) 《電影啟蒙與啟蒙電影——鄭正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4年第2期。
(112)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2、3期(連載)。
(113) 《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電影藝術》2003年第6期。
(114) 《女性意識及其艱難浮現——影片<跆拳道>文化闡釋》,《當代電影》2003年第6期。
(115) 《面對影像文化新時代的影視專業》,《中國考試》2003年第9期(下)。
(116)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117) 《從中國電影的類型傳統看當前中國電影的發展機緣》,《文藝報》2003年7月17日。
(118) 《西方電影中的愛與死》,《北大講座》(第三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19) 《中國電影批評的個性色彩》,《文藝報》2003年3月13日。
(120) 《心靈探詢與價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讀解》,《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121)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22) 《文化張藝謀:無可挽回的頹勢》,《中國銀幕》2003年第2期。
(123)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另載王人 殷主編《與共和國一起成長》,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版。
(124)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電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25) 《中國早期電影裡的父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電影藝術》2002年第6期。
(126) 《物戀悲劇與生存困境——影片<尋槍>的文化讀解》,《電影藝術》2002年第3期。
(127) 《歷史·文化與個體·塵世——夏鋼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評析》,《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128)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當代電影》2001年第6期。
(129) 《後殖民主義與中國電影批評》(上、下),《福建藝術》2001年第4、5期(連載)。
(130)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2年第1期。
(131) 《王家衛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1年第3期。
(132) 《意識形態話語與電影批評》,《福建藝術》2001年第2期。
(133)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134)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術》2001年第1期。
(135)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136) 《中國早期電影裡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另載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2000年第2期。
(137) 《當代中國電影:現實主義50年》(上、下),《電影藝術》1999年第5、6期連載。
(138) 《追尋:詩歌的詩性言說》,《詩探索》1999年第2期。
(139) 《中國電影批評:發生及其窘迫情勢》,《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140) 《<神女>:都市與人性殘酷之寫真》,《電影文學》1999年第6期。
(141) 《振興民族電影:理論界的姿態》,《文化月刊》1999年第5期。
(142) 《抗戰時期的電影觀念》(上、下),《電影文學》1998年第6期、1999年第1期連載。
(143) 《重慶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重慶與中國抗戰電影學術論文集》重慶出版社1998年版。
(144) 《20年代世界電影語境裡中國電影狀況及其對策》,《都市影視》學術專號1998,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主辦。
(145) 《對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讀陸弘石舒曉鳴的<中國電影史>》,《中國文化報》1998年7月25日。
(146)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
(147) 《柔弱的設計 —— 讀趙凝的小說<發燒發燒>》,《作品與爭鳴》1998年第3期。
(148) 《新紀錄電影:走向中國作者電影》,《電影文學》1998年第2期。
(149) 《超穩定模式:中國電影的社會學批評》,《唐都學刊》1998年第1期。
(150) 《孤島電影概貌》,《都市影視》學術專號1997,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主辦。
(151) 《成功的寫作 —— 讀郭志剛的<孫犁評傳>》,《文藝報》1996年11月1日。
(152) 《從語用學角度看17年文學語言的公眾化社會化趨向》,《西北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153) 《試論“十七年”文學語言的人工性》,《唐都學刊》1993年第1期。
(154) 《中國當代文學形態發展概略》,《西北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