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贄:老憤青的童心

李贄:老憤青的童心

《李贄:老憤青的童心》主要內容:一個民族,存在,定有其存在之理;一種文化,繁衍,亦必有其繁衍之臭。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已存在、繁衍了五千多年。其間,這塊土地上儘管曾經兵連禍結,讀書人儘管常有黍離之嘆,然而,任何暴君和強盜都不能割斷我們文化中那些最韌的筋和最硬的骨。這些筋骨早已熔鑄成一個民族的精神。

基本介紹

  • 書名:李贄:老憤青的童心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發展出版社
  • 作者:張惠
  • 出版日期:2008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416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李贄:老憤青的童心》由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
曾經的感動沉澱下來,化為故事傳說,化作文字流傳,當我們再次走近他們,走進那段歲月,曾經的感動依然令人感動。把這種感動的心情傳達給您,於是,有了這書的誕生。
書中展示了李贄如何將其自身與他所處的時代融為一體,從而使他個人的生平,成為那段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書目錄

引言
“面目全非”的林載贄
狂人也是凡人
狂性初作——看透科舉
李舉人的悲辛往事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人不傷心豈學佛
追尋精神的支點——“王學”
萬曆夜空下的雙子星座——李贄與張居正
一邊是美酒,一邊是毒藥
斷案如神
千古第一奇人
難道他是一個犬儒?
兩大賢人間的恩怨情仇
樊籠驚夢
我與黃安有個約會
為何與狀元半路絕交
焦狀元落難逢故交
浪翻古今是非場
禍起《藏書》
原來他是一個見死不救的小人
一山不容二虎
唯狂狷可以得道
屢試不爽的殺手鐧——桃色事件
李贄的“命根子”——朋友
突然落髮為哪般
黃鶴樓幾揮老拳
曠世奇說為紅顏
休要辱我童心
吹盡狂沙始到金
親故凋落盡,有生乃可傷
當“性靈”遇到“童心”
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她只是我的“寶姐姐”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千迴百轉恨相逢
字字皆血的絕響——《九正易因》
清流君子為何同室操戈
一代思想巨星的隕落
後記

文摘

“面目全非”的林載贄
提起以“童心說”著稱的李贄,給大家的感覺可算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但是,只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贄其實原來並不叫李贄。啊?李贄不叫李贄叫什麼?其實,李贄剛出生到進府學一直叫林載贄,那么,林載贄如何改姓了李,李載贄又如何“簡化”成了李贄,“小孩沒娘——說來話長”,還需要從他祖宗輩慢慢道來。
李贄原籍是河南人,故鄉是汝寧府光州固始縣,與安徽隔水相望,水肥土美,牛羊滿圈,谷粟滿倉,可謂是一方富饒的樂土。不料唐僖宗光啟元年己巳(885年),秦宗權僭亂於蔡州,無奈之下,李贄的遠祖,任壽州參軍的李輔(字弘弼),不得不背井離鄉,隨王審知流浪在外。李輔渴望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風水寶地,於是不畏千里跋涉,四處尋覓,最後來到刺桐港,終於選擇泉州作為心目中的最佳棲息地,“遂乃息旅於泉”,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個邊遠的海濱寶地。
既然是因為政治避難來到此間,做官是沒什麼指望了。於是,林輔便在躬耕和經商兩條路上試探,尋找著振興祖業的最佳途徑,他坎坷的經歷和小心的嘗試成為後代子孫成功的墊腳石。
到了元代末年,李贄的一世祖林閭(泉州),秉承前人積累的家財和智慧,常常攜家漂洋過海,與海外諸國貿易往來,很快成為泉州一帶的巨商。
那么,李贄的一世祖林閭為什麼改姓林呢?有兩個原因,一是元季兵餉費多,糧銀催逼,一人難以獨持。二是幼孤常在外媽之家,受林家活命恩德,是以變名而人外媽之林姓。後來林閭的兩個兒子也隨父親改姓林。
林閭生兩子,長子林駑(景文)、次子林端(景順),兄弟兩人性情、愛好判若兩人。

後記

負笈萬里,暫別燕園;背井離鄉,遠涉重洋。火樹銀花,落寞於繁華都會;青燈黃卷,神遊於千載古人。夏花夏夜。嘆故舊之難睹;秋雨秋風,亂章句之未成。暇時著書,本為娛心;愁來寄意,不覺移情。若論字字珠璣、學富五車,誠難望諸君之項背;至於淒涼感舊、慷慨生哀,或可及同好之萬一。筆蘊情辭,哀率真之易碎;字噙悲淚,慟慘禍之既成!敢領天下先者必為萬人敵,傷哉李贄!不為當時解者定是後世欽,快哉童心!
學力淺薄,引喻失義,徒見笑於大方;倉促成文,魚魯豕亥,必觸目於行間。誠望同道師友,不吝賜教,有以教我;定當恭謹受教,從善如流,先行遙謝。

序言

當您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或許您會先看一下這篇序言,希望它能提供更多值得自己花上一天或幾個小時的時間,坐下來閱讀該書的理由。只是,我更願意推薦這最簡單的一條:因為感動!
曾經的感動沉澱下來,化為故事傳說,化作文字流傳,當我們再次走近他們,走進那段歲月,曾經的感動依然令人感動。把這種感動的心情傳達給您,於是,有了這套書的誕生。
書中展示了某一歷史時期中的某個人物,如何將其自身與他所處的時代融為一體,從而使他個人的生平,成為那段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本套叢書內容上的共性。十五本書,展示了十五種人生,面目和色彩絕不雷同,卻都被他的主人所悉心經營。
為什麼不可或缺?回答起來既可詳述,也可簡單。簡言之,既然存在了,並且過去了,固然不會缺。如此作答,雖然取巧,卻等於沒有回答,所以,仍有細言之的必要。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他們屬於有著偉大心靈的一類人。雖然所處時代不同,身份地位不同,生平遭遇不同,甚至思想觀念上也不完全相同,但他們用自己的心靈觀照他的國家和社會,積極思考關於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問題,力求自己心臟的跳動,與歷史前行的腳步聲合拍協奏。無論是孔子、孟子的“濟天下”之理想,還是莊子的“逍遙天處”,或者韓非的“酷不入情”,皆為對於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真誠的闡釋。他們有著崇高的人生追求,“立德”、“立功”或者“立言”。他們活動的身影,留下的足跡,已然是歷史畫卷上的勾皴點染。不可抹去,不能抹去。
他們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有著強大感召力,或堅強如司馬遷,或無畏如韓愈,或灑脫如東坡,或耿直如范仲淹,或勇敢如王安石,或坦蕩如王陽明,或率真如李贄,或智慧如曾國藩,或深刻如魯迅,或清澈如胡適,或包容如蔡元培……其思想品行不僅影響和感染了同時代的人,且通過軼事傳聞、言論著述,世代傳遞了下來,成為塑造我們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這些人物的不可或缺,不僅僅相對於那段歷史,也是整個民族發展的不可或缺。
他們中的某些人,或以文學家著稱,或以思想家傳世,或在政治、軍事上更有作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即使外部條件均等。但他們都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慨然出手,一鳴驚人,開時代之風氣,為其時之先行者。先秦的哲學家們自然不用說了,他們所開拓的深邃闊大的思想空間,令今人嘆服,難以超越。司馬遷發憤著書成《史記》,史家良筆,垂範後世。仕途坎坷的韓愈,不顧流俗,以復古為革新,掀起古文運動之浪潮。大文豪蘇東坡,不僅是藝壇的八面聖手,更以其超然、曠達的人生態度,折服了世間人。主張心學的王陽明,一面探索著通往“聖賢”的門路,一面統率三軍、師出轅門。敏感多思的李卓吾,性情狂狷,卻懷著一顆善良美好的心,祈盼世人“童心”不衰。……當我們回顧歷史時,他們的存在,實在是不能迴避的話題。
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實在應該好好理解,好好學習。這種學習不是背單詞、做算術,更不是機械仿效,而是緣於景仰的激情和衝動。當我們把這些名字一字擺開,串為鏈鎖,我們仿佛看到了東方巨龍堅韌挺拔的脊樑,那正是我們的民族之魂。鏈鎖環環相扣,名字前後相續,緊緊連在一起。但這鏈條的後面,需要有人接續,必須有人接續,而那個省略號所體現的空白,正期待著今天的我們去填補。因此,對於那些傑出者,我們不能一味遙想,而應該走近一些,走進他們的歲月。走近他們,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如何體現,生命的價值如何凝聚。
許多時候,我們暢想著,那些被稱作“聖賢”的人,他們的“當年”是怎樣的呢?其實,那時的他,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也會面臨一些無法兩全的選擇。聖者,未必不食人間煙火;賢者,未必沒有失落悔恨。而他們最終超越平俗,成為“聖者”、“賢者”,原因是什麼?這正是需要我們體會和尋味的地方。叢書的作者們,在展示和還原那些傑出人物的“當年”狀況上,作了努力。與其說為了感動讀者,不若說,他們的寫作,實在是表達了一份自己被感動的心情。
出於這樣一份簡單但卻真誠而美好的意願,我們編輯出版了這套關於傑出人物行狀的普及類文化讀物。叢書一共十五種,分別選取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司馬遷、韓愈、范仲淹、蘇軾、王安石、王陽明、李贄、曾國藩、魯迅、胡適、蔡元培等十五位歷史人物,作為寫作對象。每本書約以十二萬字左右的篇幅,介紹該人物的歷史活動及言論著述,在尊重史實、準確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又融入一定量的文學筆法,用以提升著作的可讀性。希望我們的這種寫法沒有唐突了這些可敬可愛的人們。
歷史上的傑出人物有許許多多,這套書所選取的,當然不夠完備,也不敢說最具代表性,但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的選題,也兼顧了作者的個人喜好。限於我們的水平和時間,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真心希望得到讀者朋友和有識之士的批評、指教,以助我們把下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