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友,上海人,中國著名音樂劇及音樂製作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蘇友
- 出生地:上海
- 職業:中國著名音樂劇及音樂製作人
- 畢業院校:上海音樂學院
個人簡介,媒體報導,
個人簡介
李蘇友簡歷
李蘇友,上海人,中國著名音樂劇及音樂製作人。1978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並留校任教;1987年後成為獨立音樂製作人;1990年他在上海黃浦體育館製作舉辦的“新開發音樂會”成為上海現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場重大演出;1992年他創建上海第一個音樂製作機構——“上海新音樂製作室”;1994年他擔任製作人的世界音樂唱片《阿姐鼓》由華納唱片在全球發行;1996年訪問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何塞分校講學,期間在好萊塢製作完成國際唱片《影子作品壹號:關雎》,並於1997年在全美發行;1998年,他在擔任了美國中國演藝機構的藝術總監後,舉辦了一系列古典音樂及爵士樂的國際性演出,如上海國際爵士節等;作為著名的“瞿小松樂坊”的製作人,他於2000年製作的多媒體劇場音樂會《秋問》(一、二)成為當年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唯一的獨立製作節目。他製作的其它音樂及演出項目還包括:音樂話劇《與陌生男人喝酒》、“思古悠悠”中國古代文人雅樂現場演奏會、《直接影響——三寶作品音樂會》等等。2005年4月由他擔任製作人的大型音樂劇《金沙》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2005年在北京創建了中國第一家專業音樂劇沙龍及音樂劇民間機構——“摩登影子音樂劇工作室”;2009年由李蘇友製作的音樂劇《我曾有夢》首演於北京人藝首都劇場,並獲得第七屆北京國際戲劇節及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兩項政府大獎;2011年導演音樂劇《MISS SHANGHAI》被譽為一部真正屬於上海的音樂劇。由他擔任音樂製作的影視作品包括有《暴雨梨花》、《大馬幫》、《龍票》、《月上海》等;李蘇友現任橙天知音舞台戲劇製作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併兼任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北京舞蹈學院藝術管理系、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客座教授等職。中國音樂劇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劇家協會理事。作為一名資深的聲樂教授,李蘇友先生歷年來培養的學生都順利進入了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各大專業藝術院校,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在流行歌壇大放異彩,其中包括影子(張傲嘉)(“中國音樂劇女王”、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女一號)、2007年我型我秀全國總冠軍,2010年第十四屆CCTV青歌賽亞軍馬海生(簽約上騰娛樂)等。
媒體報導
李蘇友:做精神上的成功人士
李蘇友是一位卓越的音樂劇及音樂製作人,曾打造出《金沙》唱片《阿姐鼓》等享譽樂壇的作品。同時,他有著學者的風度,騎士的精神,以深刻而銳利的思想讚美著、批判著他摯愛的世界。他有一股天然的傲岸,鄙夷金錢上的暴發戶,甘願做思想上的成功者。
採訪李蘇友,是在一個和煦的午後。陽光照進溫暖的餐廳,勾勒出李蘇友的面部輪廓,清晰、挺拔、柔和,神態慈祥而暗蘊剛強,似有歐陸般雕塑氣度。問後才知,他有著四分之一波蘭血統,性格中也有西化的味道。正是這種血脈,使其內心始終激盪著浪漫主義精神,像蕭邦一樣,永不停歇地追求美好,絕不容忍平庸和怠惰。幾十年來,他孜孜不倦地攀登著音樂巔峰,以他一部又一部成功的作品為載體,熱情洋溢地向世界傳遞著東方的聲音,也向世人展現出他獨特的個人情懷:深厚且真摯,沉鬱而雄渾。他的成長曆程如奏鳴曲般活躍、張揚;他的藝術品位如小步舞曲般優雅;他的生活理念似迴旋曲般豐富而妖嬈,競相輝映,交織著一首華美恢宏的交響曲。
奏鳴曲:音樂教父的成長史詩
李蘇友在中國音樂界,算得上是“教父”級人物。作為音樂製作人,他擔綱製作諸多音樂作品,受到世界矚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資深音樂教授,他培養的學生大都進入國內知名藝術劇院,其中更是不乏“中國音樂劇女王”影子(張傲嘉)這樣的奇才。
影子在音樂劇《媽媽咪呀!》中飾演女主角唐娜,她是全球14個版本的主演中年紀最輕的一個,但卻給唐娜這一角色的演繹帶來了新的元素,令觀眾嘆為觀止。這一切都來自恩師對她的點撥:“你必須在開場的那首《Money!Money!》中贏得觀眾的掌聲,甚至是喝彩與互動,只有挑起觀眾的情緒,將她們帶入預設的情境,後面的戲才會好演。”李蘇友看似平常的幾句話,句句都是點睛之筆,足見其深厚的藝術修為與造詣。
這位音樂教父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座沉靜的火山,平時慈藹祥和,而一旦觸發其藝術靈感,或是遭遇不能容忍的醜惡,他會噴發出一股濃烈、張揚的爆發力,一發不可收拾,無堅不摧。究其原因,一半是由於執著地追求美好的天性,另一半則是源自成長期持久的壓抑。學生時代,適逢十年浩劫,全國思想、藝術禁錮,可供流傳的只有八個樣板戲,這位學習西洋音樂劇的高才生不得不把門窗蒙上被子,才能彈奏自己喜愛的蕭邦。上世紀80年代,思想自由,文藝復興,他那沉潛已久的雄心和創造力得以甦醒。此時的李蘇友,仿佛斯巴達克斯般勇敢與豪邁,自信地吶喊出心底的聲音:“我要做中國人不曾做過的音樂!”1987年,渴望創新的他,飛越學院的樊籠,成為一個獨立音樂製作人,開啟了一段新時代的傳奇。
音樂製作人相當於影視劇的製片人和導演,負責製作、設計出符合整個專輯風格的歌曲。上世紀90年代初,這個職業剛進入中國不久,方興未艾,李蘇友憑藉他超強的藝術才華以及敏銳的市場嗅覺,立於行業潮頭。1990年,他在上海黃浦體育館製作舉辦“新開發音樂會”,成為上海現代流行音樂劇史上的第一場重大演出;1992年,他創建上海第一個音樂製作機構——“上海新音樂工作室”,1994年,李蘇友將迷人的東方情調與人文的真善美主體完美融合,製作了世界音樂唱片《阿姐鼓》,這不僅是他個人事業的一個高峰,更是“使中國人實現了音樂走向世界的理想”。
如果說《阿姐鼓》展現了中國音樂的空靈與大氣,那么充滿寓言式魔幻氣質的音樂劇《金沙》,則是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音樂家們的國際化視野與奇絕的想像力,因此被業內稱作“中國舞台版《指環王》”,而他的製作人,也正是李蘇友。他曾經自豪地說:“《金沙》美得像一個奇蹟。”的確如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金沙》的藝術水平可以和極盡壯觀華麗的音樂劇《歌劇魅影》相媲美。舞台上,時而是紗簾掩映,龍舟輕搖的“芙蓉古城”;時而是金戈鐵馬、殺聲震天的古戰場;時而是圓月高升、鼓聲轟鳴的原始祭祀台,優美如神化世界。透明的象牙燈、剪紙藝術製作的街道牌坊、幽靜茂密的水草叢。故金沙王國宛然如生。
這一幕幕華麗的場景,其靈感皆來自於2001年發掘的四川成都金沙遺址。《金沙》製作團隊將古老的中國文明加以現代演繹,向世界展現了一段驚世傳奇。李蘇友喜歡這種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創意:“有歷史的通道,酒不會飄浮;有時代的氣息,你就會知道你站在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