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隨園情緣

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隨園情緣

斗轉星移一甲子,春華秋實六十年。2010年8月,李葆嘉先生步入甲子。借“語言科技人才培養論壇”舉辦之機,與會弟子28日晚組辦了“教書育人座談會”。新老弟子、及門私淑、碩博博後,歡聚一堂,重溫情誼。以《花甲頌》和《獻給老師》,讚嘆先生的睿智淡定和高瞻遠矚;對隨園往事的點滴回憶,重現恩師當年的引導、教導和開導。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同事的學生,先生皆誨人不倦;無論是及門的還是私淑的弟子,先生都有教無類。“德高望重為師,志同道合為友”,同學們對先生的“亦師亦友”風格尤為感動。 本書《隨園情緣: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收錄的就是學生們對李葆嘉先生的花甲壽慶文,總計51篇。 《隨園情緣: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由安華林、孫道功、章婷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隨園情緣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4頁
  • 開本:16
  • 作者:安華林 孫道功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10551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苦心孤詣作踏實文章,恩師教誨如學海慈航。懷著感恩之心,李葆嘉先生的弟子們編輯了《隨園情緣: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這本濃濃深情的文集。首先是弟子追隨先生的感受小文、先生對弟子論著的賜序,然後是先生論著的序跋,以及對李著的前輩褒序、同道賞析及弟子感悟。除此,還選了先生的幾篇訪旅隨筆和幾首詩詞,其中不乏神來之筆。其編輯的旨趣,在於從多角度展示先生,以激勵後學奮然前行。
《隨園情緣:李葆嘉先生花甲壽慶文集》由安華林、孫道功、章婷主編。

圖書目錄

·緣起
·學海慈航
花甲頌
獻給老師
根扎隨園沐師恩
跨入語言科技時代
鼓勵陪伴我成長
十年語言路·一世師生情
隨園·元語言·師生緣
熱情·認真·淵博
從隨園到未名湖
走進幼兒語言研究
這筆財富將陪伴我終身
認識李老師
漢語新詞語諸問題請益
苦心孤詣作踏實文章·恩師教誨如學海慈航
博而返約·疑則求真
水滴石穿·鐵杵成針
《現代漢語釋義基元詞研究》序
《舟山方言與東海文化》序
《過渡語研究與外語教學》序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新理論》序
《漢語詞義發展演變研究》評介
·筆耕不輟
《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自序
《新刊點校廣韻》前言
《廣韻反切今音手冊》後記
《當代中國音韻學》後記
《混成與推移》自序
《引玉集》前言
《理論語言學》後記
《漢語起源與演化模式研究》後記
《隋唐音研究》後記
《中國語言文化史》自序
《中國語言文化史》後記
《漢語的祖先》後記
《語義語法學導論》後記
《中國轉型語法學》後記
·墨散余香
《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序
《廣韻反切今音手冊》序
《隋唐音研究》序
《中國語言文化史》鑑定意見
引人入勝的山水情韻
深邃與前瞻:《語義語法學導論》
定性與批判:《中國轉型語法學》
中國語法學史的一部沉思錄
力破陳說·重在獨見
關於“語言研究的難與易”討論
數字李葆嘉
·行路萬里
赴台訪問記
香江文游錄
俄羅斯之旅
安娜堡的雪
偶得之詩抄
後記

文摘

根扎隨園沐師恩
王曉斌
18年前,懷揣著南師大中文系文秘專業的錄取通知,我從蘇北阜寧小鎮來到省城南京。辦好一切報到手續後,躺在六舍的宿舍里。粉刷一新,新草蓆的清香混合著石灰水氣味,那么甜美。
1993年的9月,隨園是那么的新鮮。一切還沒來得及適應,我見到了班主任李葆嘉老師。那會兒,李老師剛結束南師大二附中校長的任期回來不久。算起來,李老師已經40來歲,可看上去卻像剛留校的學生。沒有學者的眼鏡,沒有長者的嚴肅,友好得讓人感覺“不現實”。新同學見到新老師的緊張一掃而空。更以一頭烏黑的長髮,顛覆了我們以前所認為的大學老師的形象。
我也沒想到,正是因為李老師,讓我和隨園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年,隨園求學的文秘專科兩年。我現在也不知道如何概括,概括李老師在我們那屆同學們心目中的印象:是寬厚慈祥的前輩,是意氣相投的兄長,還就是個班主任?而在李老師的眼裡,班裡的同學仿佛是一群永不會犯錯的孩子,從不吝嗇對學生的誇獎。每次和大家在一起,他給予的多是表揚和鼓勵。在李老師的面前,你盡可以說心裡話。遇到學習、生活中的難事,你請教李老師,你會發現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真的,他不是一個班主任,他就是一個朋友,他就是一個家長。多年以後,同學們見到李老師,依然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男生們,依然喜歡圍著李老師侃侃而談;女生們,依然喜歡挽著李老師小鳥依人。真的,隨著歲月的流淌,也許那些給文秘班上過課的老師,已經逐步淡忘,唯有沒有上過課的班主任李老師,大家永遠忘不了。
記得當時為化解我們這些沒出過遠門的學生的不安,剛開學,李老師就組織我們舉辦了一場聯誼晚會。通過各自介紹,談理想,談興趣,大家一下子就熟悉起來了。52個同學,一個很團結、富有戰鬥力的群體。那種友愛的氛圍,在那幾屆中文系的各個班級中是公認的。17個男生,組成10人的球隊,入學第二年就打敗了中文系的其他班。籃球場上無敵手!
作為中文系的首屆文秘班,我們班也創造了中文系的小小奇蹟。從軍訓先進集體,到畢業時優秀班集體等,種種榮譽稱號無一漏網。而李老師,也成了當之無愧的優秀班主任。這是他第一次擔任班主任一首屆文秘班的班主任,也是唯一的帶到學生畢業的全過程班主任。第二次擔任班主任,是首屆文科基地班的班主任。不過,李老師只擔任了一年,第二年去北京大學做訪問學者了。
還記得,畢業前夕,我們班組織舉辦了聯誼晚會。那已是1995年的6月,江南梅雨時節。中文系王長俊主任到會,給我們講了許多鼓勵的話。李老師請來了音樂系的莊老師引吭高歌,教育系特教班的蒙古族女生即興舞蹈。李妍妍為大家演奏了琵琶名曲《金蛇狂舞》、《十面埋伏》。難忘隨園三年,難忘師生情誼……
大學剛畢業後,我到報社工作。每當有煩惱,找李老師交談後,都能卸下包袱,自信倍增。儘管如此,但心裡總眷念著隨園,經常想起李老師那激勵和期待的目光。
2001年,我決意辭掉工作考研,重返南師大。跟隨李老師讀碩士研究生,聽段業輝老師、周國光老師,以及剛從北京調來的陳小荷老師的講課。電子信箱里,至今還保留著從論文開題到參與答辯期間,與李老師的往復郵件。有時為論文中的一段發郵件請教,而李老師修改完發回,常在深夜甚至凌晨。
李老師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凡事總有獨到見解,我喜歡聽他說人生的感悟,對世事的評點。在他面前,我所有的疑難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困惑都會煙消雲散。一天天的潛移,一年年的默化,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記得在碩士論文答辯時,我說,與其說李老師引導我重建知識結構,不如說改變了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年,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生的三年。在隨園的土壤里,盡情地汲取著營養,度過了非常快樂,可能是我生活中最愉快的時光。
2004年夏,碩士畢業了,我留校了,為了繼續我的隨園情結。從此,我比其他同學多了許多在李老師身邊的時光。依然保留著常常去見李老師的習慣。每每輕輕叩響他辦公室的門,聽到洪亮的一聲“請進來……”,心裡總充溢著一種踏實的溫暖。
2009年,我又繼續攻讀在職博士研究生。第三次成為李老師的學生……
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有句名言:“大學者,乃有大師之謂也,非大樓之謂也”。在追隨李老師的歲月里,隨園之秀美、南師之厚德,在我心目中不再抽象。正是李老師這樣用心澤被後生的大師,構建了隨園的師魂。
遊子徐志摩泣別康橋時,曾在心底吟誦道:“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誠為求之而不得。而我有幸,三度負笈追師,長期流連隨園。願做一棵青藤,根扎隨園沃土,沐浴在師恩的陽光雨露中。
P9-11

後記

斗轉星移一甲子,春華秋實六十年。2010年8月,李葆嘉先生步入甲子。借“語言科技人才培養論壇”舉辦之機,與會弟子28日晚組辦了“教書育人座談會”。新老弟子、及門私淑、碩博博後,歡聚一堂,重溫情誼。以《花甲頌》和《獻給老師》,讚嘆先生的睿智淡定和高瞻遠矚;對隨園往事的點滴回憶,重現恩師當年的引導、教導和開導。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同事的學生,先生皆誨人不倦;無論是及門的還是私淑的弟子,先生都有教無類。“德高望重為師,志同道合為友”,同學們對先生的“亦師亦友”風格尤為感動。
今年5月,先生談到近期的一次“立波·達人秀”(上海電視台2011年4月),對其中三個節目印象尤深。一個65歲的樂天老嫗蹦迪,出類拔萃(樂我);一個16歲的稚氣少年玩閃電,出生入死(忘我);一個遊走美國的男子玩魔幻水晶球,出神入化(物我合一)。從“樂我”、“忘我”,到“物我合一”,他們都在盡情地玩,且玩到極致。先生說,研究學術也是“玩”,惟道具有別。“玩學術”非輕慢之意,而是指研究學術應出於天性,做到人生和學術的“合一”。《說文》:“玩,弄也”、“弄,玩也”,把賞玉器也。“豈惟玩景物,亦欲攄心素”(白居易)。超越世俗的功利眼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方可日臻“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境界。看娛樂節目,先生仍未忘體察人生哲理和治學之道。
莫道桃李滿天下,焉知園丁總辛勤。先生從1996年招收碩士生,2001年招收博士生,2002年接受博士後人員。迄今,所指導學生中,已取得碩士學位的65人,其中蒙古學生1位、泰國學生2位。已取得博士學位的15人(已晉升教授者4位),其中越南學生2位、泰國學生1位、喀麥隆學生1位。已出站的博士後人員5位(已全部晉升為教授)。目前在讀的碩士生18位,在讀博士生8位,在站博士後人員2位。
指導一名碩士生,導師的三年工作量報酬為1620元-10元(1學時報酬)×162學時(授課工作量72+論文指導工作量90)。指導一名博士生,導師的三年工作量報酬為2 160元-10元(1學時報酬)×216學時(授課工作量56+論文指導工作量160)。擔任博士後聯繫導師,不付任何聯繫指導報酬。也許,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可見,對研究生的指導,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和學識不可以貨幣計,全憑導師的“為人、為學、為師”之道。這可能就是中國大陸現階段高級人才培養的奧秘。
“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弟子們編輯這本文集,以謝先生培育之恩。相助付梓的弟子有:華林、芳芳、瑞琴、添來、秀利、巧玲、豐競、鵬程、敏萱、立波、彥成、孟麗、賀勝、侯博、皇甫、黃芳、曉曉、李斌、素琴、文濤、小敏、李艷、李堯、丹丹、社會、劉濤、詠梅、子恩、傳斌、文慧、韻然、俊傑、雪玫、維光、書宇、聯合、宋純、道功、冬梅、夢楊、唐萍、婷婷、曉斌、王彤、王瑤、徐輝、徐麗、許超、松馨、顏明、楊梅、於紅、彩琪、張強、章婷、家新、建軍、明琴。
文集即將付梓,但弟子們對先生的感激之情,卻隨著歲月而延伸……
祝願先生在新一輪甲子中:
生命之樹常青!
學術之花常開!
編 者
2011年6月19日

序言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作為弟子,追隨李葆嘉先生多年,每次與之接觸,都有常讀常新之感。先生之體內,仿佛蘊藏著無窮能量,總是洋溢著勃勃朝氣;先生之心中,似乎孕育著無盡智慧,不時放射出熠熠閃光。
“大學者,乃有大師之謂也,非大樓之謂也”。在師從先生的歲月里,隨園之秀美,南師之厚德,在弟子心目中不再抽象。正是先生這樣用心澤被後生的大師,構築起“隨園師魂”。光陰似箭,弟子追隨先生經年;目月如梭,先生即將步入甲子。六十甲子一輪迴,人生耳順始壽慶。2009年9月,出席“第十屆現代語言學學術研討會”期間,弟子們始商議為先生賀壽,編輯壽慶文集。除以示受教感恩,尚盼更多學人有緣品讀先生這部大書。
“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曾幾何時,中國大陸“師道”乾坤逆轉,從世代供奉的“天地君親師”,被打成“臭老九”、“牛鬼蛇神”,乃至“知識越多越反動”。斯文一旦掃地,師道豈易重尊?延至今日,且不論,行政權力擠壓教育,高教待遇每況愈下;君未見,受教者少了一份敬畏,施教者多了一成功利……“師道”之毀,未有此時!“尊嚴”之失,莫過於此!“民族文脈”梗塞,哀莫大於文心頹唐!
唯有“師道尊嚴”(至尊、莊嚴),教育才有崇高感和神聖性!中華港台,弟子為老師賀壽,編輯六秩壽慶文集,以示傳薪續火,繼往開來。而中國大陸,六秩壽慶文集未聞;數十年來,或以聚餐敬酒了事。就此而言,此壽慶文集之編輯,其價值在於對華夏“師道”的弘揚。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欲傳道先得道,欲授業先成業,欲解惑先不惑。先生仿佛就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從他那裡總有學不完的“道”、沒有解不了的“惑”。再複雜的問題,先生總能高屋建瓴、巨觀通論;再細小的問題,先生總能見微知著、入木三分。可謂“談笑間,一切渙然冰釋”(前輩如此說)。
先生早年,涉獵文史哲以及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領域,見書則讀,無所不究。20世紀80年代,沉湎傳統國小,打通文字音韻訓詁,貫通古今漢語方言。對其碩士論文,徐復教授(1986)的評語是“思路銳密,犀利無比”、“見道之言,非同泛論”。該論文修改後,入選台灣中華發展基金會資助出版,唐作藩教授(1994)賜序日:“系統地探討了清代學者上古聲紐研究的學術史,全面總結和評介了清儒上古聲紐研究的成果與貢獻,填補了百餘年來這方面研究的空闕。”
自90年代,先生更以理論探索、歷史比較、語言史論、文化哲學等領域的“大視野、重開拓、有獨見”研究而蜚聲海內外。台灣清華大學的張光宇教授(1995)評價:“就作者所掌握的文獻資料,可謂上天下地,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就其駕馭的能力謂博觀約取,剪裁適度。就作者的創造性思考來說,可謂繼往開來,嘉惠學界。”在日本執教的史有為教授(1995)來信:“我早年曾有志於音韻與語音史,欲向上溯源。但因工作所限不得已轉而攻現代漢語。如今讀來,不禁想起當年理想今已有強手摘取,心中甚是欣喜。”張衛東教授(2003)評價:“在大文化史的背景下討論漢語史,從漢語的形成到近現代漢語史的演變,諸多理論建樹,環環入扣,極具說服力與震撼力。它是近二十年漢語史學研究積極成果之集大成者,更見人之未見、發人之未發。為21世紀的中國語言史、文化史和周邊諸語言研究、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這將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語言學論著。”
知命之年,先生仍“獨持偏見,一意孤行”(徐悲鴻對聯),建構“語義語法”,首倡“語言科技”。行家聞之嘆日:“有蔡元培兼容並包之境界”。周世箴教授(2008)作如是評價:“您在傳統國小方面的建樹自不待言。您提出的語言科技新思維,創建了語言科學及技術系,尤其令人敬佩。對於一個以傳統國小為起點的學者,這是一項創舉;對於語言學界,這也是一項創舉。”2001年以來,先生開拓漢語元語言系統研究領域,提出基於義征纏繞機制的義網理論,主持語義網路工程。張志毅教授(2006)評價:“國家的發達,主要依靠萬分之一的精英及其群體創造的總體及分支理論和研製的人類飛躍的多種多樣的翅膀。以李葆嘉為首的團隊,在經過幾年努力創造,有望成為世界公認的幾個語義學派之一:南京語義學派。因為這個團隊已經具備了‘學派’的多個條件的幾個苗頭:原創的學說、理論,系列著作,有活力的群體。”
先生給人的印象是:博學而精思,睿智而敏行,大氣而嚴謹,才高而淡定。十多年前,就有前輩在同道中說先生是“大師”,而不知何時始,學生們背後都習稱先生“大師”。先生強調,對學術要有“敬畏”之心和“寬容”之德。憑材料歸納,憑文獻考據,憑學理闡述。學術研究不在於追求“公認”,即使再多人認同也並非“公”認,何況本來就有不同流派。經常比方的例子就是,先生上國小讀過的課文《盲人摸象》、《金銀盾》。先生指出,除技術性錯誤,只要誠實為學便有可取之處。學術觀點沒有絕對的是非之分,然可能有高低(研究旨趣)、厚薄(學術功底)、寬窄(學術視野)、粗細(刻畫程度)、遠近(影響力度)之別。先生常說,一根頭髮絲兒要剖成三根,一個問題要追問三個為什麼。先生又倡導“三無主義”:學術無禁區、學術無定論、學術無權威;“不以人言蔽己,不以己言惑人,寧可說錯話,不可說假話”;“重在獨見,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有所推進”。
“疾學在於尊師,師尊則言信矣!”(《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先生回憶治學之路,常提到自己的老師。在徐師讀研師從古德夫、李成蹊老先生;在北大高訪師從徐通鏘老先生;到金陵任教,多年來受教於徐復老先生,承蒙鳴謙先生許為及門弟子。此外,還有幸得到廖序東、曹述敬、鮑明煒、魯國堯、張拱貴、許惟賢、王希傑、趙航、戴慶廈、唐作藩、陳振寰、邵榮芬、楊乃思、胡明揚、王寧、於根元、王士元、陸儉明、趙金銘、侯精一、李如龍、竺家寧、張光宇、史有為、范曉、許寶華、李玲璞、張志毅、姚懷德、馮志偉、魯川、葉祥苓、朱林清、沈孟瓔、王長俊、何永康、顧復生諸前輩的賜教和惠助。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周書·列傳第三十七·盧誕》)先生常說:“做人做事做學問,讀書教書寫文章”,鼓勵學生“做自己願意做、能夠做,且對社會有益的事”。先生的愛生之情,同道皆知,然其苛求之意,同事亦聞。做人要“與人為善、和而不同”,做事要“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為文要“字斟句酌、朝思暮想、嘔心瀝血”。先生常以他上國小讀過的課文《李白的故事》激勵學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並說,此為李家之遺風。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從先生那裡,不僅領悟到為人、為文、為9幣之道,而且體驗到做事之法。先生說,做事要有計畫,凡事不預則廢。俗說“計畫沒有變化快”,先生卻反其道而言“計畫就是為變化”。先生對待小事,總一絲不苟、舉輕若重;對待大事,善統籌兼顧、舉重若輕。有前輩出席先生主辦的會議時,看到會務安排井井有條,稱讚先生“能指揮淮海戰役”。走上工作崗位後,同門都會有此感受,“常常發現一些做事的思維都是您教育我們時獲得的。非常感謝您對我三年來的獨特、至深的教育”。
苦心孤詣作踏實文章,恩師教誨如學海慈航。懷著感恩之心,弟子們編輯了這本濃濃深情的文集。首先是弟子追隨先生的感受小文、先生對弟子論著的賜序,然後是先生論著的序跋,以及對李著的前輩褒序、同道賞析及弟子感悟。除此,還選了先生的幾篇訪旅隨筆和幾首詩詞,其中不乏神來之筆。其編輯的旨趣,在於從多角度展示先生,以激勵後學奮然前行。
序而贊曰:
博而返約,疑則求真;水滴穿石,鐵杵成針。
因材施教,學海慈航;筆耕不輟,墨散余香。
先生之道,景行行止;先生之德,高山仰止。
六秩壽慶,傳薪續火;受教感恩,是為緣起。 編 者
2011年6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