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三角鄉志》作者)

李華明,1927年生人,只在少年時讀過幾年私塾和國小。十二三歲便回家務農兼趕馬運輸。26~35歲在鄉政府任文書工作,36~40歲任生產大隊會計,以後又回家務農兼作木工。1984年9月,黔西縣甘棠區召開為縣誌提供材料的座談會。在會上聽到傳達上級號召修志精神的李華明想,作為本縣來說,是一百年未修志了。就本鄉而言,從來都沒有修過志書,是一項歷史的空白。這個空白,自己不來填補由誰來填補呢?他把這看作是一次人生的機遇,決心自己修出一部鄉志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華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貴州黔西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年
  • 職業:務農、木工、寫作
  • 畢業院校:私塾、國小
  • 主要成就:貴州農民登上修志志壇的第一人
  • 代表作品:《三角鄉志》
  • 擅長:寫作,子平術,打官司
個人簡介,寫作過程,社會肯定,

個人簡介

1993年8月, 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全國地方志資料工作協作組編的一部《中國新方誌目錄》。其中著錄1949年10月至1992年12月,全國修成的各類志書書目9500餘條。在這9000多部志書中,筆者未予統計,到底屬於個人私修的有多少部?屬於單位領導下達任務,由個人獨立完成的又有多少部?無法說得具體。估計前者會有千之一二,後者或許能到百之一二。但有一部是由一位老農修纂而成的志書,可能是本書目中的僅有者,即只占九千五百分之一。這部書就是貴州省黔西縣的《三角鄉志》。書目中對這部書著錄為“貴州省黔酉縣誌辦公室李華明采寫”,並不準確。這種著錄法,讓人認為李華明是黔西縣誌辦公室的幹部,此書由他采寫完成而已。其實,李華明是三角鄉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正基於此,筆者每次在書架上看到這本《三角鄉志》時,總是懷著深深的敬意。

寫作過程

他在舊社會生活了20多年,耳聞目睹了許多民國時的事情,可算是自己的“三親資料”。手頭保存有自己解放後當鄉文書時的7個筆記本, 記的都是鄉里發生翻天復地變化的史實。回家以後,農村裡的一切重大變革,自己不但親眼所見,而且是親身經歷。這些都是他修鄉志的有利條件,但單靠這些是遠不夠的。於是他抓住一切農閒勞動之餘的時間,腿勤咀勤,走村串寨,訪老人,看古蹟,抄碑記,查找史書,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
如果說收集和整理資料,對於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民來說,已經不易的話,那么進行試寫是更為困難的。照舊志的框框套,不行!手中又找不到一本新方誌的範本可資借鑑,只好本著“詳今略古”、“因事設目”的原則,有啥寫啥。只要能保留一些地方的歷史資料,為後人留下一些可供借鑑的東西,就是好的。他用了一個冬閒的時間,從天亮寫到天黑,夜上在小煤油燈下寫到兩三點鐘。稿子還未寫完一章,便有親友出來規勸他了,怕他勞而無功,更擔心他犯錯誤。有人說,過去寫志書都是舉人秀才的事,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民要寫志書,簡直是異想天開。還有人諷刺說:“他都真能寫出志書來,我願送他一付對聯!”對於這些種種議論,李華明一概不為所動,心裡只想著《紅樓夢》里的兩句詩:“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仍然堅持不懈地寫下去。本來先已買來鋼板和臘紙,準備寫完後刻印徵求意見。後又決定先複寫三份,分別送縣政府和區志辦,徵求意見修改後再刻印。
複寫稿送出去半年,杳無音信,自己又不便去催問。直到第二年冬天,縣誌辦派人到區里了解修志進展況情,才把他的稿子帶回縣裡,引起領導的重視。1986年元月,縣誌辦邀請他參加了縣誌工作會議,會後又專門組織了對他稿子的討論會,提出了修改意見,與他一起重新修定篇目。
著修改意見回去,正好趕上春節。別人走親戚,拜年吃春酒,而李華明卻把這當作是修改志稿的好時機,一個人關在屋子裡白天黑夜的乾。這時,得到鄉黨委、村民組、學校等各方面的領導和同志的支持,為他提供和補充了不少資料。經過一個多月的補充修改出來之後,又聽取了縣政府和縣誌辦不少的指點、幫助,終於完成了一部近8萬字的《三角鄉志》,於1986年12月由黔西志辦內部印行。

社會肯定

陳福桐老人在修志過程中,善於發現人才,培養後學。李華明寫了《三角鄉志》後,陳老不但積極為其幫助出版,還為該書作序,他說:“這是貴州農民登上修志志壇的第一人,全國也絕無僅有,我們應為其作人梯”,他還高興賦詩,以抒激動之情:
修志新風遍及鄉,
農芪握筆寫文章。
而今滿腹珠璣者,
豈不頃心頌地方。
李華明奮筆修鄉志的事跡,受到了社會的稱讚。《貴州地方志通訊》、《貴州日報》都先後發文予以報導。《中國現當代女作家》編輯部(哈爾濱)的楊臻,專門寫信向李華明索要修志經過的原始材料,要給《文明村》雜誌寫文章,表彰他“在農村播下文化種子的典型事跡”。
貴州從1985年正式出版新編地方志,到1999年5月,已出版三級志書223部,各地根據自身情況編寫出版了不少鄉鎮志、廠礦企業志和部門志。黔西縣農民李華民自費編寫的《三角鄉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對此曾作過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