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茲喜

李茲喜

男,1975年11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國中學歷,貴州省羅甸縣班仁鄉金祥村油落國小代課教師。李茲喜十多年來耐住清貧,堅守希望,將一批又一批山村娃娃送出大山,為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他的事跡讓每一個人為之感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茲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75年11月10日
  • 職業:貴州省羅甸縣班仁鄉金祥村油落國小代課教師
個人生平,曾獲榮譽,

個人生平

1995年,國中畢業的李茲喜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來到邊遠的羅甸縣班仁鄉金祥村油落國小當教師。金祥村坐落在紅水河與蒙江河匯合的雙江口北岸的半坡上,是全縣最邊遠最貧窮的村寨,沒有路,沒有水,沒有田,直到近年才通了電。李茲喜既是學校唯一的老師,又是“校長”、“後勤主任”和“炊事員”。對這微薄的“年薪”李茲喜沒有嫌棄,毅然堅守在學校為學生上課。他每天要給一年級至四年級的所有學生上課,並且一大早要走3個多小時山路為學生背水做飯。學生家長們湊的365斤苞谷籽就是他的“年薪”,可他卻變賣家中的“年豬”給學生買來新課本。任教以來他共送出了103名學生,升學成績在同級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學校1990年創辦至1995年的5年間,來上課的教師就換了3個,村民們生怕新來的李老師離開,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給李老師介紹對象。李茲喜與油落寨村民吳曉招結婚後,工作得到岳父一家人的全力支持,吃住都在這裡。妻子也對他百般關心,讓他專心教孩子讀書。
李茲喜
2000年,學校得到了縣中醫院及商人捐資5000元資金,民眾自願投工投勞,在山腰上蓋起兩間小平房,縣新華書店送來20張課桌,於是教室由茅草房搬了出來,有了今天的教室和校園。學校沒有一個孩子中途輟學,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走出大山,改變了命運。李茲喜一家生活艱辛,經常要靠父親和岳父的接濟才能吃飽飯。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卻一直堅守在小小的講台上,塑造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李茲喜的動人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受到了廣泛關注,社會各界紛紛解囊相助。油落國小,在李茲喜的堅守下終於有了新的希望。
金祥村國小坐落於水源奇缺之地,村民們取水要下到山腳近2公里的芭蕉灣,李老師每天上課前去背水。一天下午,站在講台上的李老師突然頭暈目眩,失去知覺。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被學生背在回家的途中,純真的師生情讓李老師感動不已,更加堅定了教書育人的信念。
2003年6月,從外地打工返家的姐夫勸說李茲喜與他一起出去打工賺錢,他收拾好行裝與姐夫一同往山外趕去。在一個山埡口休息時,李茲喜腦海中不時出現和學生們朝夕相處的情景,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在盯著他,李茲喜幡然醒悟,自己已經離不開學生了。
金祥村有114戶600餘人,李老師還擔負著對村民義務掃盲的任務。妻子為不影響他教書,所有農活均一人攬下來。
11年來,他教出學生百餘人,有的正讀高中準備考大學,有的外出打工,苦和累難不倒這位鄉村代課教師。如今,30歲的李茲喜一如既往地用心去照亮山村,堅守著那份刻骨銘心的誓言:我是一名教師。
在擔任代課老師的前10年裡,他每年的報酬就是學生家長們湊起來的365斤苞谷,即使如此,有些學生可能還交不起,他總要從自己家裡擠出錢、物資助學生。“如今,我收到了最珍貴的禮物,最光榮的榮譽,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門票,這勝過任何豐厚的報酬”,默默紮根深山十幾年的李茲喜沒有被社會遺忘,這讓他無比欣慰。
2006年,李茲喜的故事被一些媒體報導,受到省、州、縣有關領導重視,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破格由鄉政府資助,每月發給他300元的報酬。2007年5月起,縣財政又撥專款,每月給他發放600元的工資。縣裡有關部門還支持,陸續修通了金祥村的路、電,解決了農民吃水難題。
“如今國家的好政策,學生們上學幾乎不用花一分錢了,再也不用讓大家湊苞谷了”,對於現在的狀況,李茲喜發自內心地感激。
從每天早上10點鐘開始上早讀,李茲喜的角色在這個占地10多平方米的油落國小里不斷變化著:他是用小樹枝教孩子們做加減法的數學老師,他是吹著口哨讓學生們鍛鍊的體育老師,他是為唱慣布依山歌的學生講莫扎特的音樂老師,他是開學前夕要走上三個小時山路買齊教科書的"後勤主任"。
他的奉獻贏得了農民們發自內心的感激,“碰上過節,誰家殺了豬,做了好菜,第一件事就是叫上李老師一起吃。”村民吳興國說:“山里人窮,這是我們為李老師能做的最大的好事。”

曾獲榮譽

2004年他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
2006年,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發出了向李茲喜同志學習的號召,同年被評為黔南州先進教育工作者、“貴州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7年他獲得“全國十大助人為樂模範”提名獎。
2008年又榮獲第12屆全國“五四”青年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