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3年畢業於
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2000年於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分別獲碩士、博士學位。2002年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流動站出站。專業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向主要為元明清文學與文獻。現就職
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中國古代文學,主攻古代戲曲史、小說史及古代音樂文獻整理。
主講課程
《曲學研究》、《中國小說學研究》
主要貢獻
已發表論文四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三十多篇,人大複印資料轉載7篇。參與譯著1,與人合著3,專著1。
期刊論文
1 .《女性教育與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學術研究》 2009 年第 10 期。
2 . 《南教坊、武宗南巡與金陵士風的變遷》,《文化遺產》 2009 年第二輯。
3 . 《說鐵騎兒與興起時的章回小說》,《明清小說研究》 2008 年第 4 期。
4 . 《教坊弦索與戲文旦角表演的變遷——以〈琵琶記〉、〈荊釵記〉、〈蘇秦記〉為例》,《戲曲藝術》 2008 年第 3 期。
5 . 《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概論》,《中國文學研究》 2008 年第十二輯,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編。
6 . 《重析早期歷史傳奇中“女性”的“近代”內涵》,《廣州大學學報》 2008 年第 3 期。
7 . 《三家曲選——對宮廷(教坊)曲唱的追憶》,《古典文學知識》 2007 年第 2 期。
8 . 《元明以來南戲旦色的發展及意義》,《浙江學刊》 2006 年第 10 期。
9 . 《清代戲曲文獻簡述》,《廣州大學學報》 2006 年第 2 期。
10 . 《從潛在的史詩結構看早期章回小說的形成》,《浙江學刊》 2004 年第 5 期。
11 . 《關於〈風月錦囊〉的幾點考述》,《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4 年第 4 期。
12 . 《教坊宴樂環境影響下的明前中期演劇》,《戲劇藝術》 2004 年第 3 期。
13 . 《論元雜劇旦色的發展》,《學術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14 . 《早期章回小說中的史詩因素》,《貴州社會科學》 2004 年第 3 期。
15 . 《“小說”與“演義”的分野》,《江海學刊》 2004 年第 3 期。
16 . 《試論早期章回小說中個體思考的悲劇內涵》,《浙江學刊》 2003 年第 5 期。
17 . 《南戲中“貼”的分化與“老旦”的形成》,《中國典籍與文化》 2003 年第 1 期。
18 . 《從“歷史”到“傳奇”傾斜——關於嘉靖萬曆初書商系列小說演進的考察》,《學術研究》(廣州) 2002 年第 6 期。
19 . 《小說的釋義——兼及中國古代白話長篇小說近代意義的思考》,《北京社會科學》(北京) 2002 年第 1 期。
20 . 《從經濟因素看明中葉小說的接受層--關於“章回小說價格昂貴”說與“文人接受”說的質疑》,《社會科學》(上海) 2001 年第 9 期。
21 . 《“女性”與“小說”與“近代化”——對明以來迄晚清民初性別書寫的重新思考》,《明清小說研究》(南京) 2001 第 3 期。
22 . 《男性視野中女性的突圍――評早期章回小說女性形象的變遷》,《浙江學刊》(杭州) 2001 年第 4 期。
23 . 《世紀回眸:洪升及〈長生殿〉研究》,《北京社會科學》 ( 北京 )2001 年第 2 期。
24 . 《東方與西方:異域視野中的〈西遊記〉》,《學術交流》(黑龍江) 2001 年第 1 期。
25 . 《從歷史傳奇到兒女真情:重構〈紅樓夢〉的四個世界》,《紅樓夢學刊》(北京) 2000 年第 4 期。
26 . 《斜陽影里話金釵——〈金釵記〉的發現與研究》,《東南學術》(福州) 2000 年第 6 期。
27 . 《〈九宮正始〉與〈寒山堂曲譜〉的發現與研究》,《學術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
28 . 《花園內外,陰陽兩界--試論〈牡丹亭〉男性世界與女性世界的分與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北京) 2000 年第 5 期。
29 . 《喜耶,悲耶--孫悟空的心路歷程》,《明清小說研究》(南京) 2000 年第 3 、 4 期。
30 . 《歷史煙雲與市井風情───初興期章回小說形象群的演變與交織》,《北方論叢》(哈爾濱) 2000 年第 5 期。
31 . 《人、狐、情、禮方陣上的困惑――試論聊齋中的〈青鳳〉、〈嫦娥〉篇》,《蒲松齡研究》 2000 年第 3.4 合期。
32 . 《西遊學小史》,《北京社會科學》 ( 北京 )2000 年第 1 期。
33 . 《自閉於窗中的夢囈--試論夢窗詞的斷片藝術及意蘊》,《江海學刊》(南京) 2000 年第 1 期。
34 . 《“元本”〈琵琶記〉 的發現與研究》,《文獻》(北京) 1999 第 3 期。
35 . 《冷眼覷處:〈紅樓夢〉敘述視角的寓意化》,《紅樓夢學刊》(北京) 1999 年第 3 期。
36 . 《明代書賈與通俗演義的繁興》,《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 1999 年第 4 期。
37 . 《“史”與“瞽”--初興期章回小說確立的兩極規範》,《社會科學輯刊》(瀋陽) 1999 年第 4 期。
38 . 《〈關於西遊記〉作者的追尋及其文化現象問題》,《學術論叢》(太原) 1999 年第 6 期發表
39 . 《“君-臣-寇”──初興期章回小說人物體系的建構》,《貴州社會科學》(貴州) 1999 年第 4 期。
40 . 《從整飭到錯位--初興期章回小說的整體框架》,《明清小說研究》(南京) 1999 第 1 期。
41 . 《〈西遊記〉作者問題的回顧與反思》,《古典文學知識》(南京) 1999 年第 4 期。
42 . 《孫悟空形象生成的文化追尋》,《海南大學學報》(海南) 1999 年第 3 期。
43 . 《世俗神話的建構與消解--章回小說分期的另一種思考》,《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長治) 1999 年第 6 期。
44 . 《在情與禮之間--試論〈聊齋〉人鬼神狐愛情故事及其文化意蘊》,《蒲松齡研究》(淄博) 1997 年第 1 期。
45 . 《童年的魅力--試比較嘉靖本與毛本〈三國〉中的關公之死》,《零陵師專學報》(永州) 1997 年第 2 期。
46 . 《人的自省--論〈聊齋志異〉狐的意象》,《蒲松齡研究》(淄博) 1996 年第 1 期。
個人著作
2. 《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
3.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清代卷》,執筆“清代戲曲文獻”一章,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 參與翻譯吉登斯(Gidenms)《親密關係的變革——現代社會中的性、愛和愛欲》,負責第七章,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2月版
5. 與人合著《英雄交響曲——〈西遊記解讀〉》,團結出版社1999年版。
文集收入
1.《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1年5月,收入論文《一個失落了的環節——〈九宮正始〉與〈寒山堂曲譜〉的發現與研究》。
2.《明代樂籍制度的衰落與弘正間教坊的興起》收入“紀念王季思、董每戡百年誕辰暨中國傳統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3月。
發表論文
1. 《中華讀書商報》(北京)2001年8月9號“書評周刊”《讓歷史的幽暗明亮起來——2001年上半年文史版精彩回顧》又選摘《文人與優伶的藝術》一文中的部分段落。署名誤題原文章名《演員與導演:國劇的藝術》。
2. 《中華讀書商報》(北京)2001年7月15日“書評周刊”發表《文人與優伶的藝術》。
3. 《中華讀書報》(北京)2001年7月4日“國際文化”版發表《從祭祀到演劇,從鄉村到城鎮――田仲一成的中國演劇史研究》。
4. 《中華讀書商報》(北京)2001年3月13日“書評周刊”發表《“風月”無邊入錦囊》。
5. 《中華讀書商報》(北京)2000年10月10日“書評周刊”發表《戲史辨:案頭與場上的困境》。
6. 《文藝報》1999年8月7日發表《個性化與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現代化》。
在研課題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於古代曲學研究及相關音樂文獻之整理,間及小說學研究。
申報課題
1. 《明中期嶺南士大夫地方禮樂與演劇——以丘浚為中心》,廣州市社科聯, 2007 年 7 月。
2. 主持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 1 ,“《明史樂志》及相關音樂文獻之箋證”( 2005 年 12 月立項)。
科研項目
明代樂學與曲學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1.06-2014.06.
明代樂學與曲學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2011.06-2013.06.
獲獎記錄
專著《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獲廣州市 06-07 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