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立

李興立(이흥립,1582年—1624年),朝鮮王朝中期武臣。又名景立,本貫廣州。他是廣原君李克墩的五世孫,光海君末年任訓練大將,負責漢城衛戍,西人黨舉事推翻光海君時,他被政變集團收買,按兵不動,成為仁祖反正成功的關鍵因素。事後策一等靖社功臣,封廣州君,任工曹判書、水原府使兼防禦使。李适之亂期間兵敗投降叛軍,叛亂平息後死於獄中。

基本介紹

  • 全名:李興立
  • 別名:李景立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日期:1582年
  • 逝世日期:1624年
  • 主要成就:在仁祖反正中起到關鍵作用
人物生平,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李興立與李爾瞻同為廣原君李克墩的五世孫,他的高祖父李世綸、曾祖父李秀蘭、祖父李潤身、父親李汝清皆登武科、為武官。李興立也在宣祖年間登武科,歷任興陽縣監、巨濟縣令、永川郡守等職。光海君時歷任朔州府使、淮陽府使、全羅左水使、平安巡邊使等職,金直哉之獄後參錄亨難功臣。他是光海君世子嬪的祖父領議政朴承宗的姻親,所以在朴承宗的舉薦下,於1622年四月獲任訓練大將,統領訓練都監的士兵,負責京城的安全。
與此同時,西人黨的金瑬李貴等人也在密謀推翻光海君,擁立綾陽君李倧。李貴與李興立是鄰居,有交情,認為舉事需要李興立的協助,但又不便直接找他說,於是讓另一同謀者張維的弟弟張紳(李興立女婿)去說服李興立,李興立本來也對光海君不滿,於是一拍即合,承諾加入其中,並在張維家與李貴碰頭,留下手札,李貴將此手札傳閱給其他重要同謀者,政變集團這才吃了顆定心丸,決意舉事。到了1623年三月十二日,有人出賣政變集團,朴承宗招來李興立,問他是否與金瑬、李貴合謀造反,李興立擔保絕不會辜負朴承宗,又抱住朴承宗之子朴自興的腰求情,朴自興也說都是一家人,不必相互懷疑,李興立便獲得釋放。當晚,政變爆發,李興立果然按兵不動,政變因而大功告成,李倧登上王位,是為仁祖,這場政變也被稱為“仁祖反正”。
仁祖反正後,李興立被超授為工曹判書,由於他的作用至關重要,故被策為一等靖社功臣,封廣州君。不久又外放水原府使兼守御使,統率三千(一說二千)士兵,拱衛京畿。另一方面,政變的重要參與者李适只被策為二等功臣,對李興立騎在自己頭上很不滿,終於在1624年正月起兵於平安道,進攻漢城,李興立也被李适同黨招供為內應,但仁祖不信,未予追究。李适逼進漢城之際,李興立率麾下兵力堵截於臨津江上游,但他駐軍於江外四十里,導致迅速潰敗,仁祖南逃。此時李興立向李适上書投誠,請他進入漢城。正值日暮,李适擔心他是詐降,便說明天進城。李興立進退失據,棄兵而逃。李适之亂很快平息,李興立也被捕入獄,他自稱是詐降,因此沒有立即正法。仁祖嘆息李興立“可惜”,想留他一命,但群臣堅持要求處死李興立。仁祖尚未做出決定,李興立就在二月二十八日死於義禁府獄中,一說自殺,一說被獄卒殺死。經過對相對人員的訊問,確認李興立為真降,遂削其勛。

人際關係

  • 父親:李汝清
  • 母親:鄭氏(本貫迎日)
  • 妻子:朴氏(本貫密陽,可能是朴承宗的親屬)
  • 兒子:李麒祥
  • 女兒:李氏(嫁張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