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端棻墓
- 封土直徑:10.4米
- 高:1.9米
- 碑高:2.05米
墓地概況,人物簡介,
墓地概況
李端棻於1907年卒於故里貴陽。其墓坐西向東,圓形土堆墓,封土直徑10.4米,高1.9米。墓碑紅棉石質,碑高2.05米,寬0.93米,厚0.22米,贔屓托碑,惜頭部已毀,僅存殘身。陰刻行書:誥授光祿大夫禮部尚書顯考李公字苾園府君之墓,宣統元年閏二月榖旦,男葆忠、孫性良、心良、志良奉祀。墓碑有檐蓋,左右兩側有陰刻行書石柱聯:“蒼松翠柏千年邑、知水仁山萬古城”。
1987年5月,貴陽市文管會將此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端棻見證了晚清“戊戌變法”的全過程,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墓地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人物簡介
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園,貴州貴築(今貴陽)人,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由叔父李朝儀教養成人。20歲補博士弟子員,29歲中進士,入翰林,選庶吉士,授編修,擢內閣學士,為大學士倭仁、尚書羅敦衍所器重。因文學而受清同治、光緒兩朝知遇,歷任山西、廣東、山東等省鄉試主考官,全國會試副總裁。光緒十五年(1889年)他主考廣東鄉試時,十分賞識年僅十七歲的梁啓超,將堂妹李惠仙許配給梁,與梁結成親密的郎舅關係,並與戊戌維新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後遷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倉場總督。甲午戰敗,他痛感中國國勢孱弱和實用人才乏絕,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李端棻上《請推廣學校折》,建議在全國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奏請改革專習考據、詞章、帖括的舊式書院,在全國遍設新式學堂,在首都設京師大學堂,各省的州府縣遍設各級學堂,開設外文、算學、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和外國歷史;還建議設藏書樓(圖書館)、儀器院、譯書局、廣立報館,選派留學生出國留學。李端棻的這一奏請,旋即被總理衙門審議通過和光緒皇帝降旨允準,並於兩年後逐一付諸實施,為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敲響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喪鐘,拉開了向近代教育轉型的序幕。
李端棻從政後,敢於維新,敢與頑固派鬥爭,他的維新思想還影響和啟迪了流寓京師的貴州籍人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為、梁啓超發動的著名的“公車上書”時,貴州舉人紛紛參加,現存的603人名單中,貴州竟有96人,幾乎占六分之一。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前,李端棻向光緒皇帝密薦康有為、譚嗣同,稱其“堪大用“。變法時,李端棻積極參與,梁啓超說,當時“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這一人,就是指李端棻。光緒帝將其破格擢任為禮部尚書,大力推行新政。
李端棻回原籍後第二年,貴州巡撫聘他主持貴州經世學堂講席。當時,學堂在貴州出現不久,仍保持著書院的月課制度。李端棻覺得,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萌芽新政要推行”,自己有責任充當西方新學的傳播者,就慨然以獎掖後進,開通貴州風氣為己任。他在主持月課時,以《盧梭論》、《培根論》命題,闡發西方民權、自由思想,將盧梭與中國的孔子、孟子相提並論。學生聞所未聞,嘩以為怪。他耐心講解,並向學生傳閱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書》。講課之餘,他又在貴陽王家巷(今勇烈路)私宅,招集學生講學,介紹西方的學術思想,如孟德斯鳩的三權鼎立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赫胥黎的天演論等。李端棻是清末向貴陽人民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第一人。李端棻的行為,遭到當時貴陽守舊的士大夫的誹謗,未及一年,他即離開經世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底,他聯合士紳於德楷、唐爾鏞、任可澄、華之鴻等,將原設北書院的貴陽府中學堂移至雪涯洞,改設為貴陽中學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這所學堂改稱通省公立中學堂。1908年,該學堂遷入河神廟新址,這就是今天貴陽一中的前身。他年過古稀之時,步覆艱難,仍時而由人攙扶巡視貴陽各學校,並盡力捐款助學。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貴陽逝世,終年75歲。他自己沒有兒子,從弟端榘子葆忠嗣,由繼子李葆忠將他葬於貴陽大關口。
李端棻遺有《苾園詩存》一卷,載於1949年版《貴陽文獻彙刊》第五期。這集子收集了他的詩約百餘首,主要是戊戌變法失敗後數年間寫的,少數幾首是舊作,由他的表弟何麟書記錄提供。這些詩都是七言律詩,多是感時抒懷、詠物、記事、酬答之作,是他人生最後幾年的生活寫照。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歷盡坎坷,但政治思想仍然趨向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