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唐太宗第五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祐(?—643年),隴西成紀人。唐太宗第五子,母陰妃。

625年(武德八年),封為宜陽郡王,次年晉封為楚王。

628年(貞觀二年),改封燕王,被任命為豳州都督。貞觀十年,改封齊王,與諸皇子同時世襲封建被任命為齊州都督。

643年(貞觀十七年)舉兵謀反於齊州,四月六日被唐太宗廢為庶人,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同年以國公之禮葬於長安,今墓誌已出土。

基本介紹

  • 本名:李祐
  • 字號:贊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長安
  • 出生時間:唐武德年間
  • 去世時間:643年(貞觀十七年)
  • 王爵:楚王、燕王、齊王
  • 官職:幽州都督、齊州都督
人物生平,出生背景,少年曆宦,父子失信,謀反殞命,家族成員,長輩,王妃,史籍記載,歷史評價,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出生背景

李祐的外祖父陰世師,隋末與代王楊侑留守長安。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幼子李智雲陰世師所殺,年僅十四歲。陰世師、骨儀又讓京兆郡訪李淵家族的五廟墓葬所在並發掘;李淵入長安後,亦以陰世師、骨儀等拒義兵為由將其殺害,故陰氏與李唐可謂國讎家恨。
李祐正是出生在這種背景之下。他具體的出生年月史書無載,墓誌所載享年業已失考,但是其生年的上下限可以判斷。現已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生於620年(武德三年),又根據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貞墓誌所載其死於武后686年(垂拱二年),死時六十二歲可知,李貞生於624年(武德七年)。
李祐是唐太宗第五子,故其乃李泰之弟,李貞之兄,其生年應在620年-624年之間。

少年曆宦

625年(武德八年),唐高祖詔封其為宜陽郡王,虛封食邑四千戶。
次年,即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兩個月之後,登基稱帝,遂改封李祐為楚王。
628年(貞觀二年正月),封燕王,並拜為同州刺史。不久,改任都督幽、易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但是,無論是同州刺史還是幽州都督,李祐都沒有去藩地。在此後直至636年(貞觀十年)的八年時間裡,又多次擔任幽州都督。
636年(貞觀十年)正月,改封齊王,拜為都督齊、青、萊、密等五州諸軍事、齊州刺史。
638年(貞觀十二年),因為生病滯留長安,一直到641年(貞觀十五年),才前往齊州封地。

父子失信

李祐在京養病時,他的舅舅陰弘智以太宗多子為由,勸他招募壯士以自衛,並推薦自己妻子的哥哥燕弘信謁見李祐,李祐熱情的接待他,並賜給他許多金錢布帛,讓他招募死士
李祐喜好遊獵,結交奸邪之人。太宗認為長史薛大鼎對其管教無方,而將其免職。權萬紀曾經是吳王李恪的長史,為人正直,被唐太宗任命為李祐的長史。權萬紀看見李祐不守法度,多次犯顏勸諫。當時,昝君謨、梁猛彪因為善騎射而被李祐寵信。權萬紀多次斥退此二人,李祐又立即將之召回,更加寵信。
唐太宗擔心李祐不思悔改,多次寫信責備他。權萬紀擔心一併獲罪,就對李祐說:“大王是皇帝的愛子。陛下希望大王悔改,所以訓誡教導。如果大王能約束自己承認錯誤,請讓我入朝為大王請說。”李祐於是附表謝罪。權萬紀入朝,表示李祐一定會悔改。唐太宗這才消除了怒意,並賞賜了權萬紀以致謝,但是仍然以李祐以前的過錯,下詔書責備他。李祐聽說權萬紀得到了賞賜但是自己卻受到責備,以為權萬紀出賣自己,心中憤憤不平,大怒道:“長史出賣我!勸我卻自以此為功勞,我一定會殺了他。”皇帝以校尉京兆韋文振謹慎正直,任命其為李祐王府典軍,韋文振多次諫言,李祐也很討厭他。
然而權萬紀天生心地狹隘,對李祐管教越發嚴厲,並放逐昝君謨、梁猛彪二人。李祐和昝君謨因此懷恨在心,陰謀殺死權萬紀。事情敗露後,權萬紀將昝君謨等人收押入獄,並上報朝廷。唐太宗於是命令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處理。劉德威經查明屬實,要求齊王與權萬紀返京說明。
權萬紀奉召先行,李祐非常恐懼,於是派燕弘亮等率20騎射殺權萬紀,並將其肢解。事已至此,昝君謨等勸他起兵謀反。

謀反殞命

於是643年(貞觀十七年)三月,李祐徵發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私自任命自己的左右為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等官職,開府庫以行賞,並驅趕百姓入城為兵,布置官署,並封親信為拓西王、拓東王等。唐太宗於是詔兵部尚書李績發懷、洛、汴、宋、潞、滑、濟、鄆、海九州府兵,與劉德威討伐平叛。
李祐每日與燕弘亮等五人和他們的王妃夢一同宴樂,以為得志。嬉笑之間,說到朝廷征討的官軍,燕弘亮說:“不用擔心,我們右手端酒喝,左手為大王用刀砍殺。”李祐寵信燕弘亮,聽到此言十分高興。唐太宗親手寫詔書責備李祐:“我曾經告誡你不要親近小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你素來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諂媚的言論所蠱惑,終於招致禍端自取覆滅。痛心啊,真是愚蠢到極致。你變成梟獍一樣的人,忘記忠孝,擾亂齊州,死有餘辜。不能做維護國家的人,反而如堆積的薪柴一樣危險;破壞了盤石一樣的血緣親近,成為尋釁滋事的因子。你違背禮和義,為天地所不容;拋棄父背叛君主,為人神所共怒。你以前是我的兒子,今天是國家的仇人。權萬紀存為忠烈,雖然死也不妨礙他成就大義;你生是賊臣,死是逆鬼。過往沒有聽說你有何好的名聲,現在也只有無窮的劣跡。我聽說鄭叔、西漢戾太子,都做過猖獗的事情,哪有父親期望生出你這樣的兒子?我因此上慚皇天,下愧后土,嘆惋之致,不知道還能說什麼。”太宗寫完,為之流淚。
當時李勣等人率兵尚未到達齊州,而青、淄等數州的士兵已經不聽從李祐的命令;李祐又將檄文傳達到諸縣,各縣也不跟從。有人勸李祐虜走城中的民眾入豆子岡(在今山東惠民)為盜匪,此事尚未確定之時,齊州兵曹杜行敏計畫抓捕李祐,兵士大多願意跟從他。三月三十日夜,杜行民乃鑿通圍牆而入,李祐與燕弘亮等五人身著鎧甲手拿弓箭,躲到室內以期抵抗。杜行敏布列兵士將其包圍,從黎明對峙到中午,不能將李祐拿下,於是對他說:“你過去是皇帝的兒子,今天是國家的賊人。杜行敏為國討伐賊人,沒有多想,大王如果不速速投降,當會被燒死。”於是,杜行敏命人把堆積薪草打算點火,李祐隔著窗戶說到:“非是我不願開門,而是擔心燕弘亮兄弟二人的性命。”杜行敏回答:“我保證不傷害他們。”李祐等人於是才出來。
這時,有人抓住燕弘亮,挖出他的眼睛扔到地上,並鞭打打斷他的大腿將他殺死。杜行敏抓住李祐,將其示眾之後,關押在東邊的廂房,齊州之亂於是平息。李祐被押送至長安,同黨四十餘人一併被誅殺,其餘人等既往不咎。
643年(貞觀十七年)四月六日,李祐以“謀反罪”被貶為庶人,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同年十月十五日以國公之禮安葬於長安高陽原。無子, 國除。其墓誌今已出土,墓葬難考,恐已盜掘。
朝廷授杜行敏為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一起謀劃抓住李祐的人也皆有賞賜,齊州平陵縣(治今山東歷城東平陵城)改名為全節縣。
然而,歷史的玩笑在於,李祐謀反直至被擒賜死,雖然失敗,同時也間接導致太子李承乾謀反計畫被發現。

家族成員

長輩

父親,唐太宗李世民。
母親,陰妃,隋隋驃騎將軍張掖太守、武賁郎將、樓煩太守、左翊衛將軍陰世師之女。
舅舅,陰弘智,陰世師幼子。

王妃

韋氏,韋挺長女。
從《全唐文》的冊文可知,李祐與王妃韋氏成婚應在636年(貞觀十年)之後。

史籍記載

  1. 《舊唐書.太宗諸子》
  2. 《新唐書.太宗子》
  3. 《資治通鑑》:
    《卷一百九十二》,《卷一百九十四》,《卷一百九十六》
  4. 《全唐文》:
    《卷六.荊王元景等子孫代襲刺史詔》,《卷七.責齊王祐詔》
  5. 《大唐國公禮葬故祐墓志銘》

歷史評價

  1. 《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子弟作籓,磐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沖、撰憤發,視死如生。承乾、齊祐,愚弟庸兄。
  2. 《大唐國公禮葬故祐墓志銘》:
    天漢疏源,紫震流慶;地惟帝子,享茲嘉命。寵秩斯隆,徽章式映,剖符攸屬,維城在詠。既荒幽薊,奄有河濟。朱紱斯煌,彤扉洞啟。方期善樂,終騫置醴。數屬祅氛,釁成藩邸。甸師遂往,江陵不歸。泉扃永夕,庭露沾衣。皇情軫悼,崇茲等威。舟移谷徙,無泯玄扉。
  3. 李世民:“汝素乖誠德,重惑邪言,自延伊禍,以取覆滅,痛哉何愚之甚也!為梟為獍,忘孝忘忠,擾亂齊郊,誅夷無罪。去維城之固,就積薪之危;壞盤石之基,為尋戈之釁。背禮違義,天地所不容;棄父無君,神人所共怒。往是吾子,今為國讎。”

藝術形象

年份影視演員
2002
劉鍔
2007
溫浩
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