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古代詩人及其作品研究中,李白研究浪潮迭起,超過了對唐代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在林林總總的圖書雜誌中,有關李白與馬鞍山的文章(包括著作中的章節)大約近200篇,零散的論述就難以計數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白與馬鞍山
- 詩人朝代:唐朝
- 馬鞍山位置:安徽
- 詩人地位:唐代詩仙
題記李子龍,序陳世禮,
題記李子龍
一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古代詩人及其作品研究中,李白研究浪潮迭起,超過了對唐代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在林林總總的圖書雜誌中,有關李白與馬鞍山的文章(包括著作中的章節)大約近200篇,零散的論述就難以計數了。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眾多的論述,我們認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馬鞍山系李白一生中多次遊歷之地和終老之鄉,詩人與此地的關係千絲萬縷,應該進行研究和探討,其詩文也值得探驪和鑑賞,沒有這些研究與探驪,整個李白研究便大不完整;二是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由於儒家溫順敦厚的教條始終處於被崇尚和占統治的地位,故而李白研究遠不如杜甫研究,一直顯得薄弱和滯後。現在,在學術研究領域,這些束縛沒有了,厚積薄發,於是便不斷出現新的浪潮。而由於李白墓在青山是千古以來文人嚮往之地,故其時時成為研究浪潮的發源地和旋流中心,也就不足奇怪。三是李白詩歌藝術成就確如唐代當塗縣令李陽冰所說:“自三代以來,風騷之後,馳驅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唯公一人。”“唯公文章,橫被六合,可謂力敵造化與欠。”不唯如此,李白在詩歌和其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同樣可稱為“千載獨步”。著名已故學者裴斐教授《在紀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大會暨馬鞍山李白紀念館新館開放典禮上的講話》有一段精彩的表達。他說: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個性最鮮明的詩人,是同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聯繫最緊密的詩人。同時他也是全面繼承了我們民族文化遺產的詩人。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夠超越自己的時代和民族,成為今天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偉大詩人。李白的鮮明個性,其顯著的特點就在於思想解放,熱愛人生,積極進取,對於追求理想有獨特的熱情。所以我覺得李白的思想性格是非常符合我們今天時代精神的。這大概也是近年來李白研究特別活躍、李白紀念活動特別興旺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這些琳琅滿目的文章,我們在選編過程中未免有些躊躇。經過反覆斟酌,我們確定了入選的原則,即以選收論文為主,酌錄部分賞析文章;在論文中,又偏重於概述李白與馬鞍山關係、重要交遊、作品系年、卒年死因、墓葬遷徙、問題辨析等方面,以求與《李白與馬鞍山》叢書的宗旨相符合。本著這一原則,舉凡不同觀點的論文,只要持之有故,均按類編排一處,以體現學術爭鳴的精神。因此,本冊僅收錄文章49篇。在各地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這或許只是一種嘗試。但這種嘗試是以學術平等為前提的。
二本冊在有關概述李白與馬鞍山關係的文章中,首列了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著作中的《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一節。文章深入地論述了李白早年沉湎於道教,晚年在當塗終於覺醒的過程,應該說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今人的研究仍未脫卻郭說的藩籬。安旗教授在新著《我讀李太白》中指出:“郭著《李白與杜甫》雖有缺點,為人詬病,但並非一無是處。在李白初入長安問題上卻是慧眼見真,及時給予了肯定。”同樣,我們也認為,郭著稱《下途歸石門舊居》,“其實在了解李白的生活上是具有關鍵性的作品。”“是李白最好的詩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總結”等論,也是頗中肯綮的。只是限於歷史條件,將此詩中訣別的對象,按《舊唐書》記載而誤作了薦舉李白入朝的道士吳筠,沒有深入地考察。過了20年,直到八○年初,郁賢皓、李寶均先後論證薦舉者為道士元丹丘而非吳筠,被學術界接受。因此,李白在當塗橫山石門的訣別對象,也就自然成了元丹丘。本冊節選的郭沫若另兩篇文章,《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文中斷定李白投李光弼河南行營為上元二年(761)八月,從而推斷出投靠當塗縣令李陽冰為是年冬季,應該是可靠的。同時又指出,李陽冰為李白詩作《草堂集序》在寶應元年“十一月初十,李白當時或許尚在病中,但離去世也不會太遠了。”話雖有些含糊,但卻為後來的李白卒年研究提供了啟示。《李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通過對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的詮釋,判斷杜詩作於寶應元年(762)秋天,此時李白在當塗養病,並且推斷此詩是“李白把自己的近作《古風》第一首抄寄了杜甫”以後所作。既然《古風其一》是李白“近作”,則有可能作於當塗。這對我們今後的進一步研究同樣具有極大的啟發性。另外,文章還對李白《古風其五十九》中的“失歡客”作出推斷,以為“是在暗指杜甫”,“是李白在接到杜甫寄詩(《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後做的,也很明顯地表明了李白的失望。”這些論述被人指責為玷污了李杜友誼,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一方處境的艱難,作為朋友的另一方出於關心而勤問規勸,往往造成聽者的誤會和失望,應該說是並不鮮見的。郭沫若此文還對李白所作《笑歌行》和《悲歌行》的真偽問題進行了辨正,指出“自宋代蘇東坡以來,專家們都認為‘斷非太白作’。其實這個斷案,下得真是武斷。這兩首詩,還有其他的詩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之類,徹底打破了‘溫柔敦厚’的老教條,正突出了李白的積極性的一面,斷為偽作是老教條的幽靈在作怪。”這一論述的主要精神,仍被今日的李白研究專家所採用。
三本冊收錄了著名李白研究專家郁賢皓教授文章4篇。郁先生一直十分關心馬鞍山市的李白研究和文化發展,大凡馬鞍山的同志所編之書,請他審閱作序,他都欣然承允。限於體例,這些序文均未收錄。現收文章,主要是李白與殷佐明、殷淑、劉全白的交往考證。郁文以翔實的資料,考知“殷佐明是個做官的人,而殷淑是個道士。”這對於我們正確理解李白在當塗的作品,很有好處。《李白與採石》一文,限於1992年編輯李白《畫冊》時的版面空額,只能作短,但已將李白在馬鞍山市境的幾次最主要的遊歷和創作勾勒出來,尤其是文章強調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橫江詞六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長江天險圖。為今人研究‘牛渚春潮’和長江岸流的變化,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郁先生寫於1988年的《〈夜泊牛渚懷古〉和〈橫江詞六首〉考釋》一文,考證出《夜泊牛渚懷古》一首作於開元十四、五年,《橫江詞》作於天寶十二載。雖然郁先生未有查閱《元和郡縣誌逸文》和《太平寰宇記闕卷》中“橫江”的條目,但據詩意斷定李白的“立足點在牛渚”,“欲渡江到歷陽去,決不是在歷陽橫江浦想渡江到江南來。”這就糾正了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將“橫江”誤作了“橫江浦”的錯誤觀點。當然,在郁文發表之前,李協民、何慶善已有《橫江詞》論述。本冊也予以收錄。而著名學者安旗教授《〈橫江詞〉發微》一文,考證李白詩中之“郎”,“相當於宋以後之‘官人’。”併力主六首詩均有政治寓意,並逐首進行闡釋。李子龍寫於1990年的《橫江詞與橫江疏箋》一文,則引用《太平寰宇記闕卷》的“橫江”條,證明“橫江”自古即指長江自天門山向北折流的這段長江,進而據方誌和前代詩人的記載,證知《橫江詞》主要是實寫古代由於海水倒灌而出現的“牛渚春潮”。這對於全面理解《橫江詞六首》,顯然有所裨益。李白在馬鞍山市境作品的系年,一直存在著爭議。本冊收錄了李祖鑫這方面的文章2篇,分別對《游化城寺清風亭》、《化城寺大鐘銘》和《登黃山凌台送族弟》三首通過考釋提出了寫作年代,同時考釋:“自天寶之初到李白病逝當塗,當塗縣令先後有李有則、李明化、李陽冰三人。”《化城寺大鐘銘》中的當塗宰是“有歸隱之心的”李有則,銘作於天寶六載;《游化城寺清風亭》中的當塗宰是“官場幸運兒”李明化,詩作於天寶十四載前後;李白稱李明化為族叔,而稱上元、寶應年間當塗宰李陽冰為從叔。這些論述都頗有道理。張才良《〈姑熟十詠〉作者辨證》和《九日何處龍山飲》二文,也均言之有理。王輝斌《再談李白〈九日龍山飲〉》則堅持孟嘉落帽和李白九日飲酒的龍山均在江陵。需要指出,王輝斌雖然讀了陶潛《孟府君傳》一文,但他可能沒有讀完,因為此文後面明明寫著:“(孟嘉)在朝……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故而,在朝(今南京)能夠興起即往,傍晚便歸的龍山,必在當塗,而不可能在江陵。王輝斌雖然因粗疏而致誤,但就整個學術探討的過程來說,他的文章也不無價值,故此收錄。杭宏秋《〈下途歸石門舊居〉屬地考》一文駁正了關於此詩中“石門”的種種說法,證明石門在當塗橫山。同時提出此詩贈對象為隱居在澄心寺的高僧劉九經。雖缺乏有力的證據,但尚可以進行深入探討。然而,就李白在馬鞍山市境的全部作品和思想體系而言,上述作品的研究顯得還比較薄弱,有待於今後學界的不斷努力。
四本冊收錄了有關李白卒年、死因、葬地的考據文章15篇。是份量較重的一部分。關於卒年,李從軍1983年發表的《李白卒年辨》,力證李白“卒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終年六十四歲。”這是本世紀對李白卒年提出新說的最早文章。之後,閻琦《李白卒年芻議》以李光弼出征臨淮、進軍徐州,按《資治通鑑》在寶應元年四月;又以李白上元二年在廬山、金陵等地的詩歌安排;又以李光弼“出征東南”本事是指寶應元年八月鎮壓浙東農民起義等,主張李白投當塗縣令李陽冰在寶應元年初冬。因而李白卒年也當推後一年,即李白卒於廣德元年(763),享年六十三歲。李祖鑫《李白卒於寶應元年質疑》的結論與閻琦相同,但論據不全相同。他的依據是:《通鑑紀事本末》確定李光弼進徐州在寶應元年五月;李白《游謝氏山亭》寫於廣德元年等。隨後楊栩生以《李白卒於寶應元年解說》一文,著重對李從軍、閻琦二位的文章進行辨駁。一是李光弼出鎮臨淮、進軍徐州,按兩《唐書》皆為上元二年五月,《資治通鑑》記為寶應元年屬誤;二是李白上廬山在至德元載,上元二年春李白已在金陵;三是唐代宗在寶應元年五月登極之初即有徵賢詔文。從而認定李白六十二歲時卒於寶應元年內,比較可靠。關於死因,王琦在《李太白全集》附錄五《年譜》中,“謂太白生於昌明之清廉鄉、讀書於大匡山、而其死也由捉月於採石之數事,昔人多以為不足信。然在唐時已傳說如此,……闕其疑,正以見所存者之可信耳。”盧振華寫於1936年的《李杜卒於水食辨》一文,不同意李白溺死之說。這同於明清時期的筆記小說之論。郭啟宏《李白之死的考證》則力主溺死說,但“‘撈月’、‘騎鯨’,事涉無稽”。著名學者裴斐教授《李白的傳奇與史實》指出:“根據現有文獻,採石江邊先有一個李白墳,然後才出現下水捉月以至騎鯨飛升之說(白居易等人詩無此說);捉月與騎鯨固屬‘好事者為之’,溺死並葬於採石則不無可能,須分別看待。”張書城《說古道今採石墳》則認為“李白含冤自沉採石江”。日本著名李白研究專家松浦友久《關於李白“捉月”傳說》一文,則闡述了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喬德明《李白與佛經二題》通過佛經中“獼猴捉月溺死”的典故,發現其“與李白捉月傳說如出一轍,驚人相似。”認為通過對比,可以揭示李白捉月溺死這一傳說的美學內涵。關於葬地,朱金城《“採石江邊李白墳”辨》認為採石李白墳為空墳。前引裴斐文章認為“溺死並葬於採石則有可能。有此可能,但無法確證,只能視為千古疑案。”李子龍《關於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後人的幾個問題》則認為,白居易《李白墓》詩作於貞元四年,並依據《輿地紀勝》等文獻記載,力主採石系李白藁葬之地,貞元四年底或五年初才又殯葬於龍山。並對李白的子孫和孫女二人進行了詳細的考述。李昌志《李白藁葬、殯葬、改葬始末新說》也詳細地論述了這一問題。上述三個問題,目前雖然均難論定,尤其是溺死和藁葬採石問題可能是千古之謎,但進行這一探討顯然是必要的。至於完全否定,不僅證據不足,也是不可取的做法。
五本冊也收錄了幾位著名專家的賞析文章。這幾篇文章的特點是賞中有析,鞭辟入理。另1985年在馬鞍山市舉行的“中日李白詩詞研討會”,無疑是李白研究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上的一件盛事,影響深遠。因而有關這次會議的報導甚多。本冊收錄了李從軍寫的《簡述》、朱金城寫於香港《大公報》的《散記》和松浦友久寫於日本《東方》雜誌的《報告》三篇文章,他們均從不同的角度記述了這一空前盛會的基本情況和學術收穫。說明這次會議在李白與馬鞍山的文化發展史上足可垂記。清代題於青山太白祠和採石太白樓的楹聯甚多,考慮前幾冊的體量過重,不宜安排,特作為《李白與馬鞍山》全套叢書的附錄,排在本冊之後。雖有礙本冊體例,但畢竟是保存了這一有價值的資料。以上,便是我們在選編本冊文章和閱讀過程中的粗淺體會,權作為題記。至於所收文章可能存在的遺珠之憾,只能以俟今後,現在則難為其補了。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於霍去病齋
二本冊在有關概述李白與馬鞍山關係的文章中,首列了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著作中的《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一節。文章深入地論述了李白早年沉湎於道教,晚年在當塗終於覺醒的過程,應該說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今人的研究仍未脫卻郭說的藩籬。安旗教授在新著《我讀李太白》中指出:“郭著《李白與杜甫》雖有缺點,為人詬病,但並非一無是處。在李白初入長安問題上卻是慧眼見真,及時給予了肯定。”同樣,我們也認為,郭著稱《下途歸石門舊居》,“其實在了解李白的生活上是具有關鍵性的作品。”“是李白最好的詩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總結”等論,也是頗中肯綮的。只是限於歷史條件,將此詩中訣別的對象,按《舊唐書》記載而誤作了薦舉李白入朝的道士吳筠,沒有深入地考察。過了20年,直到八○年初,郁賢皓、李寶均先後論證薦舉者為道士元丹丘而非吳筠,被學術界接受。因此,李白在當塗橫山石門的訣別對象,也就自然成了元丹丘。本冊節選的郭沫若另兩篇文章,《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後》文中斷定李白投李光弼河南行營為上元二年(761)八月,從而推斷出投靠當塗縣令李陽冰為是年冬季,應該是可靠的。同時又指出,李陽冰為李白詩作《草堂集序》在寶應元年“十一月初十,李白當時或許尚在病中,但離去世也不會太遠了。”話雖有些含糊,但卻為後來的李白卒年研究提供了啟示。《李白與杜甫在詩歌上的交往》通過對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的詮釋,判斷杜詩作於寶應元年(762)秋天,此時李白在當塗養病,並且推斷此詩是“李白把自己的近作《古風》第一首抄寄了杜甫”以後所作。既然《古風其一》是李白“近作”,則有可能作於當塗。這對我們今後的進一步研究同樣具有極大的啟發性。另外,文章還對李白《古風其五十九》中的“失歡客”作出推斷,以為“是在暗指杜甫”,“是李白在接到杜甫寄詩(《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後做的,也很明顯地表明了李白的失望。”這些論述被人指責為玷污了李杜友誼,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一方處境的艱難,作為朋友的另一方出於關心而勤問規勸,往往造成聽者的誤會和失望,應該說是並不鮮見的。郭沫若此文還對李白所作《笑歌行》和《悲歌行》的真偽問題進行了辨正,指出“自宋代蘇東坡以來,專家們都認為‘斷非太白作’。其實這個斷案,下得真是武斷。這兩首詩,還有其他的詩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之類,徹底打破了‘溫柔敦厚’的老教條,正突出了李白的積極性的一面,斷為偽作是老教條的幽靈在作怪。”這一論述的主要精神,仍被今日的李白研究專家所採用。
三本冊收錄了著名李白研究專家郁賢皓教授文章4篇。郁先生一直十分關心馬鞍山市的李白研究和文化發展,大凡馬鞍山的同志所編之書,請他審閱作序,他都欣然承允。限於體例,這些序文均未收錄。現收文章,主要是李白與殷佐明、殷淑、劉全白的交往考證。郁文以翔實的資料,考知“殷佐明是個做官的人,而殷淑是個道士。”這對於我們正確理解李白在當塗的作品,很有好處。《李白與採石》一文,限於1992年編輯李白《畫冊》時的版面空額,只能作短,但已將李白在馬鞍山市境的幾次最主要的遊歷和創作勾勒出來,尤其是文章強調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橫江詞六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長江天險圖。為今人研究‘牛渚春潮’和長江岸流的變化,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郁先生寫於1988年的《〈夜泊牛渚懷古〉和〈橫江詞六首〉考釋》一文,考證出《夜泊牛渚懷古》一首作於開元十四、五年,《橫江詞》作於天寶十二載。雖然郁先生未有查閱《元和郡縣誌逸文》和《太平寰宇記闕卷》中“橫江”的條目,但據詩意斷定李白的“立足點在牛渚”,“欲渡江到歷陽去,決不是在歷陽橫江浦想渡江到江南來。”這就糾正了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將“橫江”誤作了“橫江浦”的錯誤觀點。當然,在郁文發表之前,李協民、何慶善已有《橫江詞》論述。本冊也予以收錄。而著名學者安旗教授《〈橫江詞〉發微》一文,考證李白詩中之“郎”,“相當於宋以後之‘官人’。”併力主六首詩均有政治寓意,並逐首進行闡釋。李子龍寫於1990年的《橫江詞與橫江疏箋》一文,則引用《太平寰宇記闕卷》的“橫江”條,證明“橫江”自古即指長江自天門山向北折流的這段長江,進而據方誌和前代詩人的記載,證知《橫江詞》主要是實寫古代由於海水倒灌而出現的“牛渚春潮”。這對於全面理解《橫江詞六首》,顯然有所裨益。李白在馬鞍山市境作品的系年,一直存在著爭議。本冊收錄了李祖鑫這方面的文章2篇,分別對《游化城寺清風亭》、《化城寺大鐘銘》和《登黃山凌台送族弟》三首通過考釋提出了寫作年代,同時考釋:“自天寶之初到李白病逝當塗,當塗縣令先後有李有則、李明化、李陽冰三人。”《化城寺大鐘銘》中的當塗宰是“有歸隱之心的”李有則,銘作於天寶六載;《游化城寺清風亭》中的當塗宰是“官場幸運兒”李明化,詩作於天寶十四載前後;李白稱李明化為族叔,而稱上元、寶應年間當塗宰李陽冰為從叔。這些論述都頗有道理。張才良《〈姑熟十詠〉作者辨證》和《九日何處龍山飲》二文,也均言之有理。王輝斌《再談李白〈九日龍山飲〉》則堅持孟嘉落帽和李白九日飲酒的龍山均在江陵。需要指出,王輝斌雖然讀了陶潛《孟府君傳》一文,但他可能沒有讀完,因為此文後面明明寫著:“(孟嘉)在朝……嘗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故而,在朝(今南京)能夠興起即往,傍晚便歸的龍山,必在當塗,而不可能在江陵。王輝斌雖然因粗疏而致誤,但就整個學術探討的過程來說,他的文章也不無價值,故此收錄。杭宏秋《〈下途歸石門舊居〉屬地考》一文駁正了關於此詩中“石門”的種種說法,證明石門在當塗橫山。同時提出此詩贈對象為隱居在澄心寺的高僧劉九經。雖缺乏有力的證據,但尚可以進行深入探討。然而,就李白在馬鞍山市境的全部作品和思想體系而言,上述作品的研究顯得還比較薄弱,有待於今後學界的不斷努力。
四本冊收錄了有關李白卒年、死因、葬地的考據文章15篇。是份量較重的一部分。關於卒年,李從軍1983年發表的《李白卒年辨》,力證李白“卒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終年六十四歲。”這是本世紀對李白卒年提出新說的最早文章。之後,閻琦《李白卒年芻議》以李光弼出征臨淮、進軍徐州,按《資治通鑑》在寶應元年四月;又以李白上元二年在廬山、金陵等地的詩歌安排;又以李光弼“出征東南”本事是指寶應元年八月鎮壓浙東農民起義等,主張李白投當塗縣令李陽冰在寶應元年初冬。因而李白卒年也當推後一年,即李白卒於廣德元年(763),享年六十三歲。李祖鑫《李白卒於寶應元年質疑》的結論與閻琦相同,但論據不全相同。他的依據是:《通鑑紀事本末》確定李光弼進徐州在寶應元年五月;李白《游謝氏山亭》寫於廣德元年等。隨後楊栩生以《李白卒於寶應元年解說》一文,著重對李從軍、閻琦二位的文章進行辨駁。一是李光弼出鎮臨淮、進軍徐州,按兩《唐書》皆為上元二年五月,《資治通鑑》記為寶應元年屬誤;二是李白上廬山在至德元載,上元二年春李白已在金陵;三是唐代宗在寶應元年五月登極之初即有徵賢詔文。從而認定李白六十二歲時卒於寶應元年內,比較可靠。關於死因,王琦在《李太白全集》附錄五《年譜》中,“謂太白生於昌明之清廉鄉、讀書於大匡山、而其死也由捉月於採石之數事,昔人多以為不足信。然在唐時已傳說如此,……闕其疑,正以見所存者之可信耳。”盧振華寫於1936年的《李杜卒於水食辨》一文,不同意李白溺死之說。這同於明清時期的筆記小說之論。郭啟宏《李白之死的考證》則力主溺死說,但“‘撈月’、‘騎鯨’,事涉無稽”。著名學者裴斐教授《李白的傳奇與史實》指出:“根據現有文獻,採石江邊先有一個李白墳,然後才出現下水捉月以至騎鯨飛升之說(白居易等人詩無此說);捉月與騎鯨固屬‘好事者為之’,溺死並葬於採石則不無可能,須分別看待。”張書城《說古道今採石墳》則認為“李白含冤自沉採石江”。日本著名李白研究專家松浦友久《關於李白“捉月”傳說》一文,則闡述了臨終傳說的傳記意義。喬德明《李白與佛經二題》通過佛經中“獼猴捉月溺死”的典故,發現其“與李白捉月傳說如出一轍,驚人相似。”認為通過對比,可以揭示李白捉月溺死這一傳說的美學內涵。關於葬地,朱金城《“採石江邊李白墳”辨》認為採石李白墳為空墳。前引裴斐文章認為“溺死並葬於採石則有可能。有此可能,但無法確證,只能視為千古疑案。”李子龍《關於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後人的幾個問題》則認為,白居易《李白墓》詩作於貞元四年,並依據《輿地紀勝》等文獻記載,力主採石系李白藁葬之地,貞元四年底或五年初才又殯葬於龍山。並對李白的子孫和孫女二人進行了詳細的考述。李昌志《李白藁葬、殯葬、改葬始末新說》也詳細地論述了這一問題。上述三個問題,目前雖然均難論定,尤其是溺死和藁葬採石問題可能是千古之謎,但進行這一探討顯然是必要的。至於完全否定,不僅證據不足,也是不可取的做法。
五本冊也收錄了幾位著名專家的賞析文章。這幾篇文章的特點是賞中有析,鞭辟入理。另1985年在馬鞍山市舉行的“中日李白詩詞研討會”,無疑是李白研究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上的一件盛事,影響深遠。因而有關這次會議的報導甚多。本冊收錄了李從軍寫的《簡述》、朱金城寫於香港《大公報》的《散記》和松浦友久寫於日本《東方》雜誌的《報告》三篇文章,他們均從不同的角度記述了這一空前盛會的基本情況和學術收穫。說明這次會議在李白與馬鞍山的文化發展史上足可垂記。清代題於青山太白祠和採石太白樓的楹聯甚多,考慮前幾冊的體量過重,不宜安排,特作為《李白與馬鞍山》全套叢書的附錄,排在本冊之後。雖有礙本冊體例,但畢竟是保存了這一有價值的資料。以上,便是我們在選編本冊文章和閱讀過程中的粗淺體會,權作為題記。至於所收文章可能存在的遺珠之憾,只能以俟今後,現在則難為其補了。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於霍去病齋
序陳世禮
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酒仙翁,時稱謫仙人,後稱詩仙。其先世嘗於隋末流徙碎葉,隱易姓名,其父於武后神龍之始,潛還於蜀,僑為郡人。而其家世,歷有歧說,迄無定論。李白少時即有刻苦自勵,鐵杵成針的動人傳說,及長,又有開元宰相蘇“天才英麗,下筆不休”之讚賞。其在渝州作《上李邕》詩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表現出極遠大的志向。不久又作《大鵬賦》,一時流傳極廣。至晚年病困當塗,再次吟出“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的絕唱。其雖不能成就“濟蒼生,安社稷”的大鵬之志,卻成為中國詩壇上千古雄視的鯤鵬,成為“餘風激兮萬世”的千載獨步者。李白詩文,當塗縣令李陽冰稱有“草稿萬卷”,因避亂而“十喪其九”。宋人曾鞏編為二千餘首。至今傳世者仍千餘首,其中多有佳構,尤以數以百計之名篇傑作堪稱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馬鞍山市境,東巒橫山乃商末周初太伯奔吳之“藩籬”,西側橫江乃春秋戰國吳楚之關扃。六朝為京畿要衝,稱作南州,盛極一時。清初張萬選在《太平三書》中曾經概括:“維太平一郡,東溯浣池,上連建業,山回水抱,厥土清剛。其位置山水,倩異峻拔,特表神區,故其所鐘古今之人。與古今之人遊覽其地,皆以宏心大氣,發為文章,音奏鈞天,聲傳三古,其間存亡滅沒,可感可愕可驚可喜之狀,大都相見於人心。”不惟如此,茲地自古即有金陵至宣城及浙中“官道”,據唐代文獻記載:渡牛渚磯至姑孰,城南有通驛大道和公館。至南宋陸游《入蜀記》亦有記述。
山水文化與交通之盛,原是六朝姑孰成為“名教樂地”的重要原因。詩人李白自開元十三年東涉溟海,路行當塗,首唱《望天門山》麗歌,一生中多臨茲土,有於宣、浙而路經者,亦有愛茲景物而住留者,然無論路過和駐足,多有詩文之作,約為五十五首(篇)。詩人在此神區,或有峻秀山水之唱,或有憂國傷民之思,或有人生顛仄之嘆,或有窮愁潦落之悲,喜愁怒悲,皆屬緣情言志,情之愈切,其歌益美,的為絢麗多彩。尤其是李白晚年寓居當塗後,感嘆“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欲回山東卻又“離魂不散煙郊樹”,眷戀茲土,於是先後以詩歌宣稱“長歌謝金闕”,告別朝廷;“散發謝遠遊”,告別游旅;“雲遊雨散從此辭”,告別神仙,表現出一種徹底的覺醒,乃至宣稱吾將“浩然與溟氵幸同科”,告別人生,最終垂折大鵬之翼,客死當塗。其長歌當哭之言行,不惟豪中見悲,更是悲中見豪。然其究竟病死當塗寓所,抑或溺死採石江中,仍是千古難解之謎。“青山有幸埋詩魄,採石長言喚醉魂。”李白之卒於馬鞍山市境,向為當地人民珍惜。
唐即先後有過採石、龍山、青山三座李白墓,宋有採石、青山兩座李白祠,“州民歲歲與招魂”,明季採石又有謫仙樓、清風亭。嗣後,祠樓之修葺歷代延續,至解放後採石建立李白紀念館,青山擴建李白墓園。李白詩文所及二十餘處遺蹟,近年亦被列為保護與開發計畫。與此同時,自唐以降,歷代文人墨客前來採石、青山詠懷詩仙,發為詩文者亦數以千計。這些詩文,或頌李白之詩美,或歌李白之傲岸,或惜李白之蹭蹬,或悲李白之途窮,或為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而擊節嘆賞,或以李白“挺三蜀之雄才,終飄零於酒水”而解嘲自慰。所有詩文,不惟發思古之幽情,更是一種文化定勢的遞延。這些民心所向,形諸建築和文字的建構,經過千年糅合互滲,形成了一種新的古今文化搭建,成為馬鞍山市特色文化的宏大體系。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活潑內容。因之,發掘和整理這一文化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它是我市地方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馬鞍山李白研究所李子龍同志等,積數年資料蒐集研究之功,吸收當代李白研究成果,趕在世紀之交前夕,編撰出版了《李白與馬鞍山》叢書,分作《李白詩文遺蹟釋考》、《歷代碑序賦記輯注》、《歷代詩歌詞曲輯注》和《當代李白研究文選》四冊面世,這不僅為李白研究提供一部特色鮮明的學術著作,也為馬鞍山市提供一部翔實豐富的地方文獻,從而證明:馬鞍山市不僅是李白的終老之鄉,千古文人留連嚮往之地,現在又成為中國李白研究會的研究基地和中心所在,信而宜矣!值此叢書出版之際,除向編撰者表示感謝之外,聊題數語,是以為序。
馬鞍山市境,東巒橫山乃商末周初太伯奔吳之“藩籬”,西側橫江乃春秋戰國吳楚之關扃。六朝為京畿要衝,稱作南州,盛極一時。清初張萬選在《太平三書》中曾經概括:“維太平一郡,東溯浣池,上連建業,山回水抱,厥土清剛。其位置山水,倩異峻拔,特表神區,故其所鐘古今之人。與古今之人遊覽其地,皆以宏心大氣,發為文章,音奏鈞天,聲傳三古,其間存亡滅沒,可感可愕可驚可喜之狀,大都相見於人心。”不惟如此,茲地自古即有金陵至宣城及浙中“官道”,據唐代文獻記載:渡牛渚磯至姑孰,城南有通驛大道和公館。至南宋陸游《入蜀記》亦有記述。
山水文化與交通之盛,原是六朝姑孰成為“名教樂地”的重要原因。詩人李白自開元十三年東涉溟海,路行當塗,首唱《望天門山》麗歌,一生中多臨茲土,有於宣、浙而路經者,亦有愛茲景物而住留者,然無論路過和駐足,多有詩文之作,約為五十五首(篇)。詩人在此神區,或有峻秀山水之唱,或有憂國傷民之思,或有人生顛仄之嘆,或有窮愁潦落之悲,喜愁怒悲,皆屬緣情言志,情之愈切,其歌益美,的為絢麗多彩。尤其是李白晚年寓居當塗後,感嘆“彼物皆有托,吾生獨無依”,欲回山東卻又“離魂不散煙郊樹”,眷戀茲土,於是先後以詩歌宣稱“長歌謝金闕”,告別朝廷;“散發謝遠遊”,告別游旅;“雲遊雨散從此辭”,告別神仙,表現出一種徹底的覺醒,乃至宣稱吾將“浩然與溟氵幸同科”,告別人生,最終垂折大鵬之翼,客死當塗。其長歌當哭之言行,不惟豪中見悲,更是悲中見豪。然其究竟病死當塗寓所,抑或溺死採石江中,仍是千古難解之謎。“青山有幸埋詩魄,採石長言喚醉魂。”李白之卒於馬鞍山市境,向為當地人民珍惜。
唐即先後有過採石、龍山、青山三座李白墓,宋有採石、青山兩座李白祠,“州民歲歲與招魂”,明季採石又有謫仙樓、清風亭。嗣後,祠樓之修葺歷代延續,至解放後採石建立李白紀念館,青山擴建李白墓園。李白詩文所及二十餘處遺蹟,近年亦被列為保護與開發計畫。與此同時,自唐以降,歷代文人墨客前來採石、青山詠懷詩仙,發為詩文者亦數以千計。這些詩文,或頌李白之詩美,或歌李白之傲岸,或惜李白之蹭蹬,或悲李白之途窮,或為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而擊節嘆賞,或以李白“挺三蜀之雄才,終飄零於酒水”而解嘲自慰。所有詩文,不惟發思古之幽情,更是一種文化定勢的遞延。這些民心所向,形諸建築和文字的建構,經過千年糅合互滲,形成了一種新的古今文化搭建,成為馬鞍山市特色文化的宏大體系。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活潑內容。因之,發掘和整理這一文化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它是我市地方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馬鞍山李白研究所李子龍同志等,積數年資料蒐集研究之功,吸收當代李白研究成果,趕在世紀之交前夕,編撰出版了《李白與馬鞍山》叢書,分作《李白詩文遺蹟釋考》、《歷代碑序賦記輯注》、《歷代詩歌詞曲輯注》和《當代李白研究文選》四冊面世,這不僅為李白研究提供一部特色鮮明的學術著作,也為馬鞍山市提供一部翔實豐富的地方文獻,從而證明:馬鞍山市不僅是李白的終老之鄉,千古文人留連嚮往之地,現在又成為中國李白研究會的研究基地和中心所在,信而宜矣!值此叢書出版之際,除向編撰者表示感謝之外,聊題數語,是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