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研究新探

李白研究新探

《李白研究新探》對李白研究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李白生平求是”、“李白作品索解”、“研李著述評譯”。其中,“李白生平求是”為全書重點中的重點,其關鍵在於《李白研究新探》對於李白生平的研究,乃是本著“作家研究年譜為先”的原則進行的,對存在於李白生平中的相關“新說”進行了多角度的考辨,使李白生平的歷史真實得以最大程度之還原。“李白生平求是”雖並非為一部“李白年譜”,但其卻有著較“年譜”更為具體、更為精細謹嚴的系列考證,並藉材料提出了許多為“年譜”所不曾涉筆的李白生平中的歷史真實。

基本介紹

  • 書名:李白研究新探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頁數:433頁
  • 開本:32
  • 品牌:黃山書社
  • 作者:王輝斌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123028, 754612302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白研究新探》觀點新穎,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王輝斌(1947—),字靖華,號競陵居士,湖北天門人。襄樊學院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文獻學、佛教文學的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先唐詩人考論》、《孟浩然研究》、《李白史跡考索》、《李白求是錄》、《杜甫研究叢稿》、《王維新考論》、《唐代詩人詠湖北》、《唐人生卒年錄》、《唐代詩人婚姻研究》、《唐代詩人探賾》、《全唐文作者小傳校考》、《唐代文學探論》、《唐宋詞史論稿》、《四大奇書研究》14種;主編、參撰、參編的著作有《孟浩然大辭典》(主編)、《增訂注釋全宋詞》(約20萬字)、《李白大辭典》、《襄陽曆代名作家論稿》等7種。其中,《唐代詩人探賾》為《中國文學年鑑》(2006)收錄並評介,《王維新考論》、《孟浩然大辭典》為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網”全面介紹。此外,還在《文學遺產》、《社會科學研究》、《貴州社會科學》等全國100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80多篇。先後有近百篇論文先後被《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新華文摘》、《中華讀書報》等報刊,或轉載、或摘轉、或收錄、或介紹。

圖書目錄

自序
·上編李白生平求是·
一、李白家世之謎破譯
二、李白生於江油“新說”平質
三、李白蜀中行蹤雜考
四、李白東涉溟海未至剡中考辨——與郁賢皓《李白叢考》商榷
五、李白初游安陸時間考
六、李白初游太原時間考辨——兼及《李白叢考》的有關問題
七、李白究竟在何地奉詔入京
八、李白出川後又回峨眉初探
九、李白長流夜郎新探
十、李白長流夜郎的歷史真實考述
十一、李白廬山遊蹤系年考一
十二、李白與元丹丘交遊考——兼與郁賢皓《李白叢考》商榷
十三、李白與王昌齡交遊考索
十四、李白交遊二考
十五、李白與李磷事件辨說
十六、李白若干事跡考辨——以郁賢皓《李白叢考》為例
十七、李白卒年“新說”辨析
·中編李白作品索解·
一、《鄴中贈王大》詩詹說質疑——兼論是詩的作年問題
二、古人任其差遣的佳例——李白《鄴中贈王大》解讀
三、《蜀道難》探索——兼論李白一入長安待居的時間與遊蹤
四、《蜀道難》主題評說
五、李白《苦雨》詩的再考訂——兼論三入長安說者的依據問題
六、四種《靜夜思》文本比較說
七、李白詩中之“龍山”考
八、再談李白《九日龍山飲》——兼答張才良、杭宏秋二同志
九、三談李白《九日龍山飲》——對郁賢皓、李子龍質疑的質疑
十、李白《送陳郎將》等五詩考釋
十一、論李白的贈內詩
十二、李白集外詩說略
十三、李白《菩薩蠻》的真偽問題
十四、李白是詩人而不是詞人——評所謂的“李白宮廷應制詞”
十五、《樂府詩集》之李白樂府考辨
·下編研李著述述評·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李白研究述要
二、李白生平中十大熱點問題研究綜述
三、李白思想研究綜述
四、李白在四川研究綜述
五、李白在安徽研究綜述
六、《蜀道難》研究的四種態勢述評
七、1990年李白研究綜述
八、1991年李白研究綜述
九、《李白叢考》商榷綜述
後記之一
後記之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