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之

李獻之(1862年-1928年),名叫李國安,字獻之,是邯鄲縣王安堡村人,鄉鄰們尊稱他叫李老獻。

他為清朝增貢生,歷經清同治、光緒、宣統、民國四個朝代。他出身書香門第,繼承了祖輩樂善好施的高貴品德和優良傳統,一生事業非凡,名聲顯赫,頗具傳奇色彩。李獻之在晚年以老邁之身率眾興修水利成績斐然,鄉眾感其厚德為其樹立了德政碑”,殘碑由邯鄲市博物館收藏。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國安
  • :獻之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日期:1862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主要成就:組織了“邯鄲天足會”
    號召婦女要廢除“裹足”
    治理滏陽河
主要成就,剪辮放足,賑濟災民,興修水利,後世紀念,親屬成員,人物評價,

主要成就

剪辮放足

李獻之思想開明,與時俱進,清末民初,他牽頭組織了“邯鄲天足會”,提倡男人要剪掉長辮,利索工作。
號召婦女要廢除“裹足”,讓“足”自由生長回歸天然。為了弘揚新風,他先從自家做起,帶頭讓家裡的女孩子放開“裹腳”,並將她們送入洋學堂學習。因此他的小女婉容,孫女芳桂、芳梅都沒有裹足,並取得了一定學業,解放初期她們都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
李獻之號召放開“裹腳”,確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經過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不僅讓家中的女孩子都放開了腳,還影響了四鄰八舍,放足和剪辮子之新風尚漸漸在當地流行開來。

賑濟災民

1917年,邯鄲縣東部地勢低洼,夏天暴雨成災,糧食顆粒無收,許多窮人面臨死亡的威脅。李獻之挺身而出全力賑災。李獻之拿出家中所有積存的糧食賑災,他首先宣布借糧要高利息,貧苦人家為了活命,不得已而借貸。等糧食全部放完後,他把所有借貸者召集起來,當眾用一把火燒毀了全部借據。這時人們才明白,原來李獻之開始聲言重息借糧,而不直接宣布為貧困者施糧救濟,其實是為了保護窮人的利益,如果宣布施糧,怕有人搗鬼,多吃多占,導致放糧失控,不夠救急用了。因為是高息借糧,誰也不願多借,能夠維持住生命就行,所以,這樣做可以讓真正急需的人都可以借到糧。據當地百姓傳說,李獻之燒借據之前,前來借糧的窮苦人,邊借糧心裡邊暗罵李獻之發災難財,太不仁不義。當李獻之說明原委,當眾燒掉所有借據時,大家才恍然大悟,紛紛向李獻之表示感謝。此舉在全縣引起不小的震動,官民都對他讚不絕口。
1920年,本鄉又遭遇大旱,莊稼多部分被旱死,收成聊聊無幾。李獻之看村里百姓日子艱難,就又捐出了數百大洋,按戶分配,幫助鄉親們度過了災荒。

興修水利

邯鄲縣境內滏陽河河岸,原建有羅城頭、柳林、蘇里三閘。根據《邯鄲縣誌》記載,1920年,直隸省(今河北省)旱災奇重,第二年春省政府下令各縣擴充水利,以恤民生。邯鄲縣決定重點開發沙東(邯鄲縣東半部古稱)水利,由時任縣長陸蔭楣坐鎮,委派紳耆(古60歲以上稱耆,泛指老年)李獻之牽頭,聯合鄉紳李金蘭、院好謙、院國華、常金華等具體實施。
據《李獻之先生德政碑文》記載,這次興修水利是本縣進入民國以來規摸最大的一次。整個工程從土地勘查,徵用土地,到籌集資金,勞力調配等無不付出艱辛,李獻之奮起率眾迎難而上,憑藉自身的實力和威望,帶著沙東鄉親們的重託,不分寒暑騎著一頭毛驢走村串戶首先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來統一認識,並在實施中協調解決補償等諸多實際問題,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
之後,縣裡特在羅城頭閘上立《沙東新開水利官紳功德碑記》(現存叢台公園邯鄲碑林)中記述了這次開發沙東水利的艱難,並對有關官紳在興修水利中的艱辛付出記文進行了充分的褒獎。沙東各村感恩戴德,為表飲水思源之情於1928年為李獻之送來《膚功克奏》功德匾,並樹立《碑德政》以作紀念。陸蔭楣縣長親自將他的事跡宣傳到田間地頭、大街小巷,並將他的事跡載入《邯鄲縣誌》。

後世紀念

2006年,在邯鄲縣王安堡村一處閒置的宅基地里,發現了與王銘鼎同時期的鄉紳李獻之的功德碑,這塊碑文里還記錄有這二人興修沙東水利的事跡。李獻之的碑刻為功德碑,碑身已碎成了幾段,風化損毀較為嚴重,碑面上的字依稀可見,主要記載其開發沙東水利,使3千餘畝地變成水澆良田的豐功偉績。

親屬成員

祖父由於德政顯著受清朝道光皇帝:“欽賜耆英,例授承德郎,文職官正六品花翎頂戴”的殊榮。父親為清朝太學生,因救災恤鄰,籌資辦學,熱心公益等,“德政顯著,例授承德郎”,文職官正六品花翎頂戴。
  • 女兒:李婉容
  • 孫女:李芳桂、李芳梅

人物評價

《邯鄲縣誌》中稱讚李獻之“救災恤鄰,大有父風。”
邯鄲博物館館長郝良真:李獻之是清末民初邯鄲本土非常有影響力的鄉紳,曾為邯鄲經濟建設立下汗馬功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