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李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李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李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薰(1913.11.20-1983.3.20),出生於湖南邵陽,物理冶金學家、中國冶金科技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畢業於湖南大學,1940年(中華民國二十九年)獲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50年獲冶金學科學博士學位,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李薰早年從事鋼中氫的研究,進一步奠定了研究鋼中氫的科學基礎。他創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研究飛機引擎主軸斷裂的原因中,發現鋼中氫脆的奧秘和規律,證明了鋼的內部發裂是由於氫的存在引起的,並以擴散、溶解度和鋼的結構等,闡明了不同溫度下鋼材尺寸大小、時間與鋼中氫含量的關係,對世界各國鋼鐵技術一直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邵陽
  • 出生日期:1913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1983年3月20日
  • 職業:物理冶金學家
  • 畢業院校湖南大學謝菲爾德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冶金科技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主要論著,社會任職,獲獎記錄,人物影響,親屬成員,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13年11月20日(中華民國二年),李薰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現屬邵東縣)仁鳳鄉井頭村(現邵東縣野雞坪鄉西湖村)。祖父是前清的舉人。其父在前清時是貢生,與蔡鍔同窗,民國初年,做過江西省南昌縣知事,李薰未及6歲時啟蒙於江西南昌省立第三國小,1925年國小畢業。
1927年(中華民國十六年),在長沙市長郡中學國中畢業,考入岳雲中學。
1932年(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高中畢業考試,免試升入湖南大學礦冶系工學院礦冶工程系學習,連年獲得獎學金。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大學畢業獲工學士學位,任長沙楚怡專門工業學校教員兼做地質調查工作。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湖南省舉行公費留學考試,李薰報名應試,名列榜首,同年9月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深造,1940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應聘留校從事研究工作。
1940-1951年 在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冶金學院研究生部工作,指導部分研究生。
1942-1948年間,關於鋼中氫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論文,為鋼中氫的研究進一步奠定了科學基礎,在理論與實際方面都有卓越貢獻。
1946年,中華國民政府曾授意中央研究院幹事薩本棟教授聘請李薰回國就職,他託辭謝絕。
1950年,雪菲爾德大學授予李薰冶金學博士學位。在英國,該校是唯一以冶金學博士命名其高級博士學位的學府,李薰是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學者,李薰在謝菲爾德大學工作期間,主要從事鋼中氫脆的研究。
1950年8月,李薰取道香港回到中國,應中國科學院計畫局局長錢三強的邀請,回國籌辦冶金研究所。
1951年8月6日,中國科學院隨即成立了以李薰為主任的中國科學院金屬所籌備處,1951年冬,李薰等一行到東北勘址,踏上了經東北人民政府商定的瀋陽南郊五里河子。
1956年2月16日,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的科學家集中在北京編制國家十二年自然科學長遠發展規劃,李薰是冶金科學技術方面的召集人,並參加綜合組的工作,規劃出中國冶金事業發展藍圖。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後,又多次規劃全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他均負責冶金學科。後出任國家科委冶金專業組和冶金新材料組的副組長,高溫測試組和航空材料組組長,歷時20餘年。
1956年,國家編制十二年自然科學遠景發展規劃綱要,李薰主持冶金科學技術部分,規劃出中國冶金事業發展藍圖。
1957年,訪蘇歸來,考慮到開拓噴氣和航天技術的需要,發展高溫和高強度是金屬和合金材料的動向,因而確定主攻高溫合金等研究領域;在研究變形高溫合金的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分析其生產上和性能上難以進一步飛躍,又提出採用精密鑄造工藝研究製造高溫合金渦輪葉片。
1960年,在李薰和葛庭燧的積極推動和親自參加下,先在長春召開全國性的有關位錯和電子論的學習班,接著在瀋陽舉行了全國金屬物理報告會,這是中國金屬物理學科進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大事。
1962年起,國家又多次邀集專家規劃全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他均負責冶金學科。
1965年,國家科委成立稀土和鈮在鋼中套用的領導小組,他任組長,曾召開多次學術報告會,推動了全國有關研究工作。
1961年12月2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他多次規劃中國冶金學科的發展,並任國家科委冶金專業組和冶金新型材料組的副組長、高溫測試組和航空材料組組長、稀土和鈮在鋼中套用領導小組組長。並對鋼錳合金進行了開拓性研究,為促進中國低溫無磁和耐熱鋼發展做出了貢獻。
1978年5月,中國科學院設立瀋陽分院,任命李薰為院長。
1983年初,李薰為探討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面向冶金工業建設的新途徑,全面考察中國新建的冶金工業。由寶山鋼鐵總廠回京不久,即赴攀枝花鋼鐵公司、長城鋼廠、武漢鋼鐵公司等地考察,在考察中,途經昆明時,不幸於1983年3月20日凌晨溘然逝世。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1938年-1950年,在此期間,研究工作主要是有關合金鋼的質量問題和鋼的冷加工性能。在鋼中的含氫的問題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親手設計製作了一台測定氫在鋼中溶解度的儀器,並用這台定氫儀發現了鋼中氫的發裂現象,以令人信服的實驗數據全面地解釋了合金鋼中發裂的發生機制,提出了解決方案和有關的工藝參數。從理論到實際解決了鋼中白點(內部裂紋)問題的發生,在工業中得到了套用,為當時英國的軍工合金鋼工業做出了貢獻。
20世紀40年代,李薰在雪菲爾德大學安朱教授指導下,從事鋼中氫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飛機曾發生過突然斷裂事故。李薰苦心鑽研,發現鋼中含氫是造成事故的主因,並弄清了鋼中含氫產生白點需要孕育期和鋼中去氫的規律,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問題。
李薰等找出了鋼中氫含量及機械強度與發裂的關係,即每100克鋼中含氫達2毫升時,就能降低鋼的塑性。而當時一般生產的鋼,其含氫量高達4~6毫升左右,鋼的氫脆難以避免。造成發裂的鋼含氫量一般較高,氫在鋼中的擴散率和溶解度是鋼產生髮裂與否的兩個重要因素。李薰等提出一個理論,即在缺陷附近由於氫的聚集而產生內壓,導致裂紋。此壓力的形成,則是由於高溫時原子氫向缺陷擴散,在室溫下原子氫變為分子氫。這些分子氫不能擴散,因而產生巨大內壓力,使鋼發生裂紋。當有碳化物存在時,氫與碳化物反應形成甲烷,其壓力也足以產生裂紋。冷加工時伴有缺陷生成,從而增加分子氫含量,促使氫脆萌生。李薰在1942至1948年間,關於鋼中氫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論文,為鋼中氫的研究進一步奠定了科學基礎,受到人們讚譽。
20世紀50年代末,李薰引導金屬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做較大轉變。從以服務於鋼鐵工業為主轉變為主要發展新材料、新技術和相應的新的測試方法。他迅速組織力量,建成高溫合金、難熔金屬、金屬陶瓷、鈾冶金、二氧化鈾陶瓷核材料、熱解石墨等研究室,增強研究高強度鋼和合金鋼的人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效。金屬研究所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第一顆重返地面人造衛星、第一架超音速噴氣飛機、第一艘核潛艇等成功地研製出某些關鍵材料,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才培養

李薰十分重視智力開發和人才培養。為組建金屬研究所,李薰努力羅致人才,先從留英人員中邀請了張沛霖、張作梅、莊育智、方柄、柯俊等,又在北京特邀了葛庭燧、何怡貞夫婦,還有隨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選礦研究室、大連工業化學研究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和擬議中的工業檢驗所合併來的張綬慶、譚丙煜、劉靜宜、梁樹權等高級研究人員。李薰主動誠摯地團吉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外回來的學者如師昌緒、郭可信、斯重遙、吳鼎銘等,在李薰的禮遇下,也均來所任研究員,在各自開拓的學術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

主要論著

論文
序號人員作品刊物時間
1
李薰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科學通報
1954
2
李薰,陳文繡,楊維琛
冶煉過程中鋼液含氫的變化
東北科學匯報
1954
3
李薰
對冶金科學長遠規劃以及建立中國合金鋼系統的一些初步意見
科學通報
1955
4
李薰,陳繼志,李捷報
鹼性平爐熔煉優質鋼的錳制度
金屬學報
1956
5
李薰,張子青,賀潛菊
氫在退火鋼錠中的分布
金屬學報
1956
6
李薰,陳繼志,嚴鑠
中板夾層的研究
金屬學報
1956
7
李薰,楊維琛
平爐熔煉熱工制度對鋼液含氫的影響
金屬學報
1956
8
李薰,賀潛菊,張振芳
高鉻不鏽鋼中裂紋的研究
金屬學報
1957
9
李薰,吳汶海
鋼熔池中的錳氧反應和脫碳反應
金屬學報
1957
10
李薰,王儀康,王清輝
重軌鋼脫氧的研究
金屬學報
1958
11
李薰
科學院金屬研究工作的一些動向
科學通報
1963
12
李薰
十年來中國冶金科學技術的發展
金屬學報
1964
13
李薰,鄭逸苹,銀耀德
鉬的中溫氧化
金屬學報
1965
14
李薰,駱繼勛
銅在200~900℃的氧化
金屬學報
1965
著作
序號人員名稱刊物年份
1
李薰
金屬學.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4
2
李薰
冶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4

社會任職

1939-1949年,任英國礦冶學會會員。
1939-1951年,任中國學生會雪菲爾德分會會長。
1940-1951年,任英國鋼鐵學會會員。
1940年6月,任冶金學院研究部研究員。
1945-1947年,任中國留英國工程學會會長。
1953年4月,經政務院批准成立金屬研究所,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任命李薰為金屬研究所所長。
1953年10月20日,當選瀋陽市瀋河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4年8月3日,當選瀋陽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1月21日,當選瀋陽市人民委員會委員。
1956年4月30日,中國金屬學會編輯的《金屬學報》創刊,任主編。
1958年12月8日,當選遼寧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9年3月20日,當選遼寧省科協副主席。
1961年5月,任國家高溫熱物理性能測試專業小組組長。
1978年5月,中國科學院設立瀋陽分院,任命李薰為院長。
1981-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並曾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四、五屆代表和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委員、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代理主席等職。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7-01-24中國科學院頒發1956年度自然科學獎獲三等獎金屬中的氫獲獎
1938獲布倫頓獎章和獎金----獲獎
榮譽稱號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1979被授予瀋陽市勞動模範稱號獲獎
1978-01被授予遼寧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獲獎
1977-11被授予遼寧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獲獎

人物影響

為紀念李薰畢生的卓越貢獻,師昌緒、譚丙煜等主編匯集紀念文章和學術論文共50餘篇,於1986年出版《材料科學進展》論文集。《金屬學報》為繼承並發揚李薰致力於科技進步的業績,特設立《金屬學報》紀念李薰獎金基金,定期頒發優秀論文獎、優秀審稿人獎和優秀編輯獎,用以提高金屬和材料科學水平。

親屬成員

祖父:李增效,系清末舉人。
父親:李本深,曾與蔡鍔將軍同窗六載,考中清優秀廩貢生,民國初年兩任江西省安遠、定南兩地知縣。生有四子,李薰行三。
妻子:席璽玉,1915年出生在湖南東安縣的一個封建大家庭,1936年初,李薰與妻子在長沙結婚。
大女兒:李發榮,1936年年底出生。
二女兒:李曉輝。
三女兒:李望平,原中科院科學資料庫辦公室主任

人物評價

李薰畢生為國家科技事業,特別是多次為規劃中國冶金科技事業發展藍圖建樹功績,他是中國冶金學科領域享有最高榮譽的學者,是中國科技事業卓越的領導人。李薰勤奮好學,誨人不倦,廉虛謹慎,數十年如一日。在學術研究中,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畢生戰鬥在科學事業的最前線。他有深湛的文學素養,加上思想敏捷,性格爽朗,善於詼諧,辛辣其詞,而雋永深刻其意,常給人以難於忘懷的記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李薰為中國成功地爆炸第一顆核子彈,發射第一枚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衛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噴氣飛機、造成第一艘核潛艇等,研製某些關鍵和部件材料,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師昌緒
李薰一生勤奮好學、誨人不倦、謙虛謹慎、堅韌不拔。在學術研究中,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他數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科學事業的最前線。他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加上思維敏捷,性格爽朗,幽默詼諧,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九三學社評
李薰先生的精神,體現了金屬研究所老一輩科學家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紀念。學習李薰先生豁達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的博大胸懷;求真務實、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楊銳研究員評

後世紀念

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啟動國家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中,金屬研究所為紀念李薰院士,設立李薰系列獎,每年評選一次。表彰在國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有重大影響、為中國材料科學與發展做出傑出貢獻、尤其是對我所的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1985年,金屬研究所立李薰銅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