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灼文

李灼文

李灼文,台山縣(今台山市)附城鎮纏溪聯安村人,香港實業家。青年時期到香港謀生,經幾十年艱苦創業,成為香港富商。致富後不忘家鄉,關心桑梓。在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之初,即率先在大陸投資建廠。為振興家鄉經濟,斥巨資在台城興辦實業,多有建樹。他關心家鄉教育及文化事業,熱心公益活動,多次捐款,貢獻良多。1991年12月8日,台山縣人民政府授予李灼文伉儷“振興台山特別貢獻獎。和“振興台山貢獻獎。”李灼文曾任巾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江門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灼文
  • 出生地:台山市附城鎮人
  • 出生日期:1926
  • 逝世日期:1992年7月12日
  • 職業:實業家
  • 主要成就:1985年9月創辦“李譚更開中學”
基本信息,個人經歷,家庭,

基本信息

李灼文(1926—1992),台山市附城鎮人,香港實業家,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江門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1991年,當時的台山縣人民政府曾授予李灼文伉儷“振興台山特別貢獻獎”和“振興台山貢獻獎。”
李灼文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20歲時,李灼文隻身到香港謀生。到60年代中期,李灼文經過近二十年的辛勤工作,已略有積蓄。時值歐美假髮業初興,他抓住機遇,著手創業,創辦了第一間工廠——發品廠,由於經營有方,獲得發展。70年代初,假髮行業進入低潮,李灼文又抓住機會,轉行發展服裝。70年代以來,李灼文抓住時機,把生產業務擴展到美、加、菲、泰等國。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他率先在大陸投資,1978年,他建成中國大陸第一家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形式的服裝廠。
李灼文李灼文
除了在家鄉投資以外,李灼文還熱心家鄉的公益事業。1985年9月,李灼文捐資港幣480多萬元,創辦“李譚更開中學”。後又捐資港幣400萬元,興建五邑大學台山樓等等。

個人經歷

李灼文1926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李洪新英年早逝,李灼文與祖母譚更開、母親伍金玉、妹妹李翠娥相依為命。少年時,李灼文先後在家鄉敬修國小、廣大中學就讀。抗日戰爭期間,台山淪陷,李灼文被迫輟學,在家幫祖母在路邊村前擺賣涼茶、餅食,母親外出打工,才勉強維持一家幾口生活。
1946年初,20歲的李灼文隻身到香港謀生。當時的香港,經濟蕭條,求職者眾,就業者寡。他幾經周折,才由親友介紹,進人一家油漆廠,由雜工、學徒做起,然後成為工人,其間飽受人生之辛酸苦辣。他身處逆境,毫無畏懼,反以此激勵自己上進的鬥志。他憑著自幼養成的勤勞刻苦的精神,積累資金,學習有益經驗和知識,為日後創業打下基礎。
到60年代中期,李灼文經過近二十年的辛勤工作,日積月匯,已略有積蓄。時值歐美假髮業初興,他抓住機遇,毅然辭職,著手創業。幾經艱辛,終於創辦了第一間工廠——發品廠,由於經營有方,獲得發展。
70年代初,發品業前景暗淡,而服裝業則方興未艾。李灼文經過詳細觀察,認為服裝行業中尤以牛仔服裝系列產品的市場最大,而且發品廠的原有設備和工人亦易於適應,於是決定以製衣業為日後發展目標。發品廠轉產後,李灼文不斷改進,更新設備,以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取代腳踏式的手工操作,先後辦起名駒、龍駒、年豐等製衣廠,主要廠房面積達30多萬平方英尺,產品行銷美、加、歐洲、日本諸地,迅速成為香港製衣行業中的大戶。
7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得以發展,李灼文抓住時機,在其夫人陳維湘的幫助下,把生產業務擴展到美、加、菲、泰等國。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他嚮往祖國,率先在大陸投資,遍及天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常州、無錫、蘇州及廣東的韶關、花縣、惠陽、海豐、順德、廣州、台山等地。由於不斷的努力進取,使他的事業如日中天。1984年他領導的集團公司的營業額達到7億多美元。
早在1978年,中國剛剛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時,香港華潤公司、萬新公司董事長武永芳等就鼓勵李灼文到內地投資設廠,並陪同他到廣東省順德縣容奇鎮實地考察,了解投資環境。當時他們看到,現場除了廠房之外別無其他設施,投資環境較差,但李灼文毫不猶豫,親自坐鎮指揮,運來全部生產設備,引進技術人員培訓工人,很快建成中國大陸第一家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形式的服裝廠,並迅速成為中國大陸出口服裝的基地之一。李灼文回內地投資辦廠,給香港實業界提供了成功的範例,推動了他們回內地投資的熱潮。
80年代中期以來,李灼文為了推動家鄉經濟發展,在台山投資建設多間製衣廠。1987年,他籌資1000萬美元,與廣東省和台山縣有關部門合資創辦了規模龐大、設備先進的廣東台山紡織廠有限公司。翌年,又投資港幣1000多萬元,在台城創辦了外向型的奔旺有限公司及獨資的台山標信製衣廠和南龍製衣廠,產品全部投入國際市場。為使台山服裝生產配套化,他投資港幣300萬元興建了具有漂、洗、染等功能的台山水洗廠,專門負責牛仔布的水洗1:序。上述各廠投產之後,台山紡織工業的面貌為之一新,成為中國生產牛仔布、牛仔服裝的基地之一。
此外,李灼文還幫助台城棉紡織廠在1990年引進一台價值港幣50多萬元的電腦繡花機,使該廠的產品質量大為提高,銷路看好。同年,他與港商李傳碧合作,興建台山台港發電廠,投資6688萬港元,總裝機容量為2.04萬千瓦,在1991年8月併網發電,從而緩解了台山用電緊張的狀況。在台山發展銀行籌建過程中,李灼文也參股100多萬美元。
除了在家鄉投資以外,李灼文還熱心興學辦教,為家鄉培養人才。1985年9月,李灼文為紀念先祖母譚更開的養育之恩,振興家鄉教育事業,捐資港幣480多萬元,創辦“李譚更開中學”。校園占地2.8萬多平方米,已建成教學大樓、紀念堂、圖書館、體育館、科學館、宿舍大樓。其中的科學館(即李伍金玉樓),是李灼文為報母親養育之恩而投資港幣100萬元興建的。整個校園的建築既有現代的氣息,又有傳統的風格,學校的教學設備及管樂隊均屬一流,是台山規模最大的中學之一。學校由台山市教育局主辦,李灼文任校董會董事長。為使學校有充足的經費,他又捐出港幣120多萬元,建立校辦工廠——更開中學製衣廠,收入歸校董會用作辦校基金。
1983年,江門市第一次僑代會提出倡議,呼籲建立一所華僑之鄉的大學。次年,江門市決定創建五邑大學,李灼文得知這一訊息後,捐資港幣400萬元,興建五邑大學台山樓。1990年10月20日奠基,1991年3月28日落成剪彩。該樓高6層,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作為五邑大學紡織工程專業實驗樓。
台山廣大中學校友樓於1990年10月26日奠基,1992年10月28日落成,總造價100萬元,其中李灼文捐資50萬元。
李灼文任母校敬修中學的副董事長,《敬修日報》社名譽社長,曾幾次捐資作為經費。為了改善母校的教學條件,他帶頭捐資港幣50萬元,建設新教學大樓,在他的帶動下,海內外宗親積極回響,共集資近100萬元人民幣,使新教學大樓順利興建。
李灼文十分重視國小的基礎教育,他經常到本鄉的纏溪國小參加指導,勉勵師生共同努力,辦好學校,並先後捐款人民幣3萬多元給學校作經費。當附城鎮建國小時,他捐資22.5萬元港幣支持。還為台城鎮二小捐助港幣10萬元作獎學金。
李灼文熱心弘揚中華文化,支持家鄉的文化藝術事業。台山第一、第二屆藝術節就是在他的贊助下舉辦的。
台山縣首屆藝術節,於1989年12月28日至1990年1月2日在台城舉行。藝術節設四個活動區:演出區、展覽區、廣場遊覽區、文化商業區,設定文學、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等8項11類文藝作品大獎賽,有8萬多市民參觀了各項活動。首屆藝術節是對台山文化藝術事業的一次檢閱,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
台山縣第二屆藝術節,於1991年12月8日至13口在台城舉行。參加這次藝術節的有旅居世界五大洲的台山鄉親和朋友,以及巾央、省、市、縣的領導,共1000多人。李灼文在開幕式上說:“我們舉辦這屆藝術節的目的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豐富僑鄉文化生活,振奮民族精神,同心協力,發展經濟,建設繁榮富裕的新台山。”參加這屆藝術節的人數超過18萬人次,可謂盛況空前。
1991年中國第3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廣州舉行時,李灼文慷慨捐資港幣200萬元,全力支持這屆運動會,表現他愛國愛鄉、關心殘疾人的情懷。他還多次捐資贊助家鄉公益事業,如贊助家鄉老年人歡度老人節,支持兒童福利事業,修路,捐資興建公安派出所,資助公安部門經費等等。

家庭

李灼文先立業後成家,直至1975年他49歲時才與陳維湘女士結婚,有子李遠光。
1992年7月12日,李灼文在香港病逝,享年66歲。台山市人民政府於7月28日下午,在更開中學體育館隆重舉行李灼文追悼會。斯人雖去,但其愛國愛鄉之精神長留,業績永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