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津(清華大學學生)

李津津,男,1986年8月出生於湖北省隨州市,中共黨員,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在讀直博生,主要從事液體超滑領域的相關研究。博士4年多來,參加國際會議3次,其中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摩擦學會議上獲得最佳口頭報告獎,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7篇,其中SCI論文6篇(5篇影響因子大於4),核心期刊1篇,並獲得專利3項(授權1項,公開2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津津
與許多其他“優秀學生”在大一、大二就早早進入實驗室不同,李津津與科研的首次邂逅似乎來得有些晚——他直到大四上學期才真正進入實驗室,開始體味科研的味道。雖然是首次接觸科研,但李津津憑著那份認真、踏實的勁頭,在實驗室里一待就是一年。從一開始拿到題目時的一頭霧水,到後來畢業設計答辯時的遊刃有餘,李津津本科時期在實驗室中接受的歷練,為他日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很感謝本科畢業設計對我的鍛鍊,那是一個不斷思考、不斷摸索的過程。”正是這次良好的訓練,開啟了他的科研之門。
進入清華讀博後的第二個學期,李津津正式進入了“科研狀態”。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所承接的第一項課題,竟是一個“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的課題——液體超滑。所謂液體超滑現象,是指在某類特定液體材料的作用下,摩擦係數由百分位降為千分位的現象。李津津的任務就是要揭示這一現象,並對其進行系統性的探索研究。“我最初接觸這一課題時,簡直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既沒有可以借鑑的研究成果,也沒有成熟的研究思路。甚至連研究對象是什麼都不知道。”對於最初抱著“爭取早日順利畢業”想法的他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不過,他有著一顆平和而穩健的“心臟”。“還有時間,沒關係,慢慢來”,他就這樣平心靜氣地進入了日後給他帶來成功喜悅的研究領域。
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科研初期的挫折與不順利可想而知。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李津津每天經受的都是兩個字——“失敗”。一次又一次失敗,一次又一次重新實驗,然後接著“一次又一次失敗”。在他充分品嘗著科研起點上的辛酸與掙扎的時候,他不斷勉勵自己——“奇蹟總會出現的”。令他大喜過望的是,在實驗進行到第8個月的時候,奇蹟真的出現了——在幾百次失敗的實驗之後,他終於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了磷酸超滑現象。他的第一篇SCI論文也應運而生。此後,他的科研工作“一發而不可收”,新的論文與科研成果接踵而至。迄今為止,他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領域權威期刊Langmuir上發表了6篇論文,成為了國際液體超滑領域小有名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