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南京大學教授)

李永剛(南京大學教授)

李永剛,1972年生於重慶。

2006年入選南京大學“青年學術骨幹”;2011年入選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永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重慶
  • 出生日期:1972年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代表成果,科研項目,學術交流,

人物經歷

1989年考入南京大學政治學系,先後獲得法學學士管理學碩士(行政管理專業)、法學博士(政治學理論專業)。現任行政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2003),碩士生導師(2004),教授(2009)。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巨觀政治學》、《西方政治學流派分析》、《行政倫理》、《公共危機管理》等。

主要貢獻

代表成果

A、學術期刊論文
27、2009,《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民意表達》,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4月號。
26、2009,《多重比大小:地方官員的隱蔽治理邏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2期。
25、2008,《香港觀察:一座城市治理背後的制度與文化因素》,《北大商業評論》第11期。
24、2008,《中國網際網路內容監管的行動邏輯——一個初步的分析框架》,《中國研究》第4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3、2008,《不確定的繁榮:對中國30年變革的政治學解讀》,香港《鼎》秋季號。
22、2008,《現代政治的合法性:獲得與喪失》,《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第2期。
21、2008,《“國家防火牆”:中國網際網路的監管邏輯》,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4月號。
20、2008,《中國網際網路內容監管的預期與效果——事實及評價》,《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2期。
19、2008,《契約:交易倫理的政治化及其蔓延》(張鳳陽/李永剛),《文史哲》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8年第4期轉載。
18、2007,《公共生活中的代表:角色與行動》,《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5期。
17、2007,《協商:在權力專斷與投票解決之間》,《甘肅行政學院學報》第3期。
16、2007,《中國網際網路內容監管的變遷軌跡——基於政策學習理論的簡單考察》,《南京工業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期。
15、2007,《公共生活中的妥協:必要與可能》,《探索》第3期。
14、2006,《多元利益訴求下的信任危機——西方“代表制”的現實困境》,《南京大學學報》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7年第4期轉載。
13、2006,《中國鄉村治理結構的歷史變遷及其內在邏輯》,《公共管理高層論壇》第3輯,南京大學出版社。
12、2006,《寬容:一種政治哲學的解讀》,《開放時代》第5期。 《新華文摘》2006年第22期論點摘編。
11、2001,《未完成的任務——寫在思想的境界關站之後》,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第1期。
10、2000,《腐敗的文化傳統溯源》,《開放時代》第10期。
09、1999,《網路控制對後發展國家政治生活的潛在影響》,《戰略與管理》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2000年第2期轉載。收入鮑宗豪主編《網路與當代社會文化》,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7月版。
08、1999,《網際網路與民主的前景》,《江海學刊》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1999年第6期轉載。收入陳衛星主編《網路傳播與社會發展》,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
07、1999,《網際網路與國家安全》,《社會科學》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圖書館學、信息科學》2000年第1期轉載。
06、1999,《政府形象建設的政治學思考》,《南京社會科學》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公共行政》1999年第5期轉載。
05、1999,《全球化進程中的經濟民族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第2期。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創刊號(1999-7)摘要轉載。
04、1999,《當代開發中國家的民族主義》,《社會科學》第12期。
03、1999,《電子化政府的理念與現實》,《中國行政管理》第11期。
02、1999,《公共政策評價的困境——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兩難》,《江西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
01、1998,《當代民族主義及其未來趨勢》(第二作者,與陳曉律教授合著),《史學月刊》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轉載。
B、專著及著作章節
05、2009,《我們的防火牆:網路時代的表達與監管》(專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獲江蘇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
04、2006,《政治哲學關鍵字》(30萬字,撰寫其中10萬字),張鳳陽等著,江蘇人民出版社。該書獲江蘇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7)。
03、2006,《鄉鎮機構改革探索——背景、趨勢與對策》(副主編,24萬字,撰寫其中4萬字),季根章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
02、2003,《網路傳播概論》(副主編,25萬字,撰寫其中2萬字),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01、1998,《中國政府形象戰略》(100萬字,撰寫其中5萬字),胡寧生等著,中央黨校出版社。
C、書評、時評與學術隨筆
10、2008,《2008暑假閱讀推薦書目:政治學》,《南方周末》7月3日。
09、2008,《撫慰傷痛的香港社會運動》,《南方周末》4月3日。
08、2008,《共同為民主建設加油》,香港《大公報》1月10日。
07、2007,《香港住房政策的隱蔽邏輯》,《南方周末》12月6日。
06、2005,《理解政治文明的三個維度》,《博覽群書》第4期。
05、2005,《香港日記》(續篇),《大學人文》第2輯,廣西師大出版社。
04、2004,《香港日記》,《大學人文》第1輯,廣西師大出版社。
03、2000,《電視與社會》,《中華讀書報》10月15日。
02、2000,《網際網路與政治生活》(合作),《半月談》第5期。
01、1999,《從科索沃危機看美國世界戰略》,香港《大公報》學術版5月26日。《科學時報》1999年6月1日大部轉載。
D、其他
02、2004-2006,《南方周末》《視點》版“網眼”欄目主持人之一。
01、2004,《南方周末》寫作版“網遊日誌”專欄。

科研項目

07、2008-2010,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研究(嚴強教授主持),子課題之四主持人。
06、2007-200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諧政治文化研究:基於共和主義的理論視角(張鳳陽教授主持),參與人。
05、2004-200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網路社會的傳播控制研究(杜駿飛教授主持),參與人。
04、2005-2007,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基於網路平台的政治參與與控制研究,獨立主持人。
03、2001-2004,江蘇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電子化政府與政府革新研究(胡寧生教授主持),第二參與人。
02、1999-200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國政府職能轉變(胡寧生教授主持),第二參與人。
01、1997-1998,南京大學笹川良一青年基金項目:網際網路與政治變遷,獨立主持人。

學術交流

05、2007.7-2008.6,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訪問,香港。
04、2008.4.12-13,台灣政治大學“兩岸政經轉型與民主發展”學術會議。
03、2006.7-8,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訪問,香港。
02、2004.9, 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所學術訪問,香港。
01、2001.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訪問,香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