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芬,女,呂劇表演藝術家、原青島市民族藝術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李樂芬因患胰腺癌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31日離世,享年6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樂芬
- 性別:女
- 主要作品:《紅燈記》
- 職業:演員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生於1952年的李樂芬12歲接觸呂劇,1964年考入山東省戲曲學校,畢業後先後在長島、青島呂劇團(青島市民族藝術劇院前身)工作。
李樂芬工閨門旦,花旦兼青衣、潑辣旦。她在長島呂劇團工作時,因一出小戲《追報表》聲譽鵲起。此後相繼在十餘出戲中擔當主角,挑起了長呂的大梁。調到青島市呂劇團後,她在表演中追求外型塑造和內心活動的統一,以情感人,神形兼備,行腔委婉細膩,韻味濃郁,日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李樂芬先後在60餘出戲中扮演主要角色和重要角色,成功塑造了眾多精彩的藝術形象,如《紅燈記》的鐵梅、《杜鵑山》的柯湘、《紅嫂》的紅嫂、《桃李梅》的玉李、《天雨花》的含春、《雙玉蟬》的芳兒、《倒霉大叔的婚事》的魏淑蘭、《李二嫂改嫁》的李二嫂、《愛與恨》的媽媽、《逼婚記》的皇姨、《海迪之歌》里的張海迪等。
人物評價
作為山東的特色地方劇種,呂劇是山東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呂劇在島城風靡一時,李樂芬也一直是島城戲迷追逐的名角兒。遺憾的是,隨著時代發展,呂劇一度在舞台黯然,直到新世紀,島城專業院團開始大規模走進校園、走進鄉村、走進社區,才有了“回春”的跡象。李樂芬帶著演員們送戲下鄉,把舞台扎在村頭、廣場;2004年前後,她把《一筆賬》《姊妹易嫁》《小姑賢》《喝面葉》《牆頭記》等多個傳統劇目送到了老百姓身邊。退休後,李樂芬還經常為老年朋友以及學生們上課,把呂劇的普及推廣當做自己的責任。
時代變遷,老戲新唱才能贏得更多觀眾,在堅持普及推廣呂劇的同時,李樂芬還根據《王小趕腳》新編唱詞,收到良好。此外,她也嘗試將呂劇與其他劇種或者舞蹈等表現形式相融合,她將京劇選段《紅色娘子軍》改編成呂劇唱腔,並將部分情景與舞蹈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呂劇版本的藝術形態,提高了學生們對呂劇的興趣;她還把《江姐》用呂劇的表演手法來演繹,在《唱支山歌給黨聽》中融入呂劇唱腔……
留住呂劇魂
李樂芬的病逝讓親朋感覺非常突然,就在2019年,她還積極參與島城的呂劇活動,主導了《牆頭記》復排、為青年演員進行培訓……病逝之前,她始終為呂劇奔忙。
2019年1月,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推出復排的呂劇《牆頭記》,島城戲迷一片叫好聲。這齣戲的復排導演,正是李樂芬,以自身演藝經歷見證了呂劇在島城發展的她,對這次復排很是珍惜,“這次復排,是我們劇院全面復興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脈做的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2019年10月17日“薪火相傳——青島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地方戲曲晚會”上,全市六個專業呂劇表演團體首次集合,老中青多代戲曲演員同台獻藝。李樂芬與市歌舞劇院呂劇名角兒們一同登台演唱,“作為退休演員,看到年輕人能夠在舞台上有所擔當,非常高興。 “
2019年11月,呂劇表演人才培訓班在萊西市舉辦,李樂芬作為主講老師,為青島市基層專業呂劇表演團體青年演員授課。在此期間,李樂芬有些身體不適,但還是堅持高質量完成了教學。她看到呂劇事業在島城後繼有人特別欣慰,再三強調地方戲要在地方發展,培訓和引導青年演員非常重要,“這樣的學習班應該一直不斷,讓呂劇更好地傳承下去。 ”
守候島城呂劇之魂,李樂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