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恆

李月恆,又名悅行,別字高欣,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生於吳川縣嶺頭村布衣巷的所謂官紳門第、書香世家。

他曾祖捐五品京官李谷(字雪廬),是當時譽震全縣的大富豪和名文士,家道殷富,但傳至他父親叔伯輩,家道已漸衰落。他少小與房親族叔、已故國民黨政府內政部長李漢魂同窗讀書。他雖比李漢魂年長四歲,是老侄少叔,但兩人非常交好親密,日常上學返家,讀則同案,出則同行。他稍大後,目睹當時清廷政治腐敗,列強侵凌,國勢衰弱,民生凋敝,且其家境將瀕破落,便激發了他自力更生、奮發上進的大志。1909年,他毅然投筆從戌,加入清新軍當士兵。他自小愛好武術,頗諳技擊,擅長腿步功夫,入伍後,又能勤奮自學,苦練軍事技術,所以頗受上級看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後,他接連被提升為班、排長。1917年,他在高雷鎮守使隆世儲部龐玉輝營當連長。龐玉輝李漢魂的表兄,與李月恆素有交情,且深知他的為人,故對他亦另加青眼。1918年,隆世儲部駐守化州城,與龍濟光部交戰,結果龍世儲兵敗溺死羅江,龐玉輝亦戰死於化州城,其隊伍則被編入桂軍林虎部。以後,李月恆又連續在當時駐防廣東的各路軍隊中任職。大革命時期,發國十三年以後,他轉到國民革命第四軍李濟深陳銘樞、陳濟棠等師當過軍需、副官等一類官佐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月恆
  • 國籍:清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吳川縣嶺頭村
個人檔案,個人經歷,

個人檔案

李月恆稍長後,則秉承先祖遺風,糞土錢財,慷慨樂施。他在外任職期間,收入每有贏餘,偶逢義舉或有鄉親戚友拮据,甚至有不相識者聞名前來拜訪求助的,他都毫不吝嗇,解囊相助國,所以他的薪俸收入,動輒隨手散去,絕少寄返充應家用。家中妻子僅靠其父親遺下的每年四十餘擔租谷,淡泊度日。

個人經歷

1929年,陳濟棠獨立廣東後,致力經營發展廣東的建設事業,以作為其政治、軍事、經濟根據地,注意開發交通事業。黃河豐、何啟禮先後任建設廳長時,派李月恆任廣東南路公路管理處專員。當時,南路經濟睏乏,交通落後,公路很少。他月恆任職期間,對開發南路的公路交通事業方面,實績較著,頗受南路人士稱頌。1936年6月,陳濟棠下野,徐景唐當省建設廳長,深知李月恆在建設管理公路方面的才幹和經驗,便調他任瓊崖公路管理處主任,李月恆因其平時慷慨樂善好施,其屬下的海南籍人員,誤以為其家底殷富,宦囊豐厚,便將其軟禁,意圖勒索錢財。幸得其同邑老友詹式邦(當時任六十二軍一五師九0七團團長)適駐防瓊山縣埗前圩,聞悉李月恆的危境後,即親率武裝隊伍,開車到其機關,聲稱邀請他前去赴宴,把他護送回埗圩前團部,並保護他安全渡海,逃脫此難。
1938年年底,李漢魂任廣東省主席。當時,廣東部分地方備受日寇蹂躪,頁路吃緊,在國難荒年的雙重災難中,許多縣份糧食告乏,人民生活痛苦不堪。1940年春,李漢魂特派李月恆任南路糧食調節處主任,這是他第一次在族叔兼青少年時代的同窗摯友李漢魂手下任職,機關設在高州。在任職期間,他除了苦惱籌策,調運各地糧食,以紓民困外,還大力介辦及扶助當地的多項公益事業,如匡助高州六屬李氏宗親會及所屬的教育事業一事,便是他任職高州期間的著名義舉之一。當時,高州六屬李氏宗親會及有關教育單位聯銜合贈了一幅特大的名譽獎旗給他,旗上鄉有“芟其枝累,庇其本根。獎掖後學,嘉惠宗親。”四句題贊。
1941年,搞日烽火頻頻告急,地主局勢動盪不安,南路糧食又連年歉乏,外海亦無糧食調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月恆調節乏術,他心中悲痛之餘,多次赴省府謁見李漢魂,懇辭其職,並薦賢以代。1941年底,他辭去南路糧食調節處主任一職後,即往桂林、柳州及韶關等地居留,亦舒曾多次和張炎、許愛周、陳信材等人臨時組合經商。在此期間,他經常去拜訪當年對自己曾青眼有加的頂頭上司李濟深,李濟深曾新筆書贈一副對聯給他。當時,他有和當代著名的大畫家關山月亦常交往,關山月曾繪贈“青松蒼鷹”和“桂林山水”兩幅國畫給他,畫中題款有“月恆大兄雅屬”的字樣,可想見其兩人亦非一般的泛泛應酬之交。
1943年春,日寇侵占廣州灣,吳川縣長何乃英軟弱無能,驚惶失措而欲走避,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急欲另派一位有膽有識,能真正擔當抗日救亡、保衛家鄉責任的軍人當吳川縣長,曾將此意與李月恆談起。李月恆知情後,馬上與張炎、陳信材等人商量,一方面由張炎請求李濟深出面推薦詹式邦於李漢魂,一方面由李月恆返家鄉,在吳川士紳及地方黨政界要員中進行活動,聯名向李漢魂推薦詹式邦當吳川縣長。詹就任期間,吳川縣外有占據廣州灣的日寇隨時入侵騷擾,內有敵偽漢奸及小股匪伙猖獗行兇,更逢旱災嚴重,人民饑饉。李月恆目睹地方災難重重,他雖“不在其位”,卻毅然以“助謀其政”為已任,費盡心力,為詹式邦各方奔走籌槍、籌款、籌糧,協助詹式邦得以一面抗敵剿匪,保衛家鄉,一而救濟災黎,恢復生產,使地方得以安靜不驚,人民得以安居樂業,而詹式邦亦得以安心開展縣政工作,這是李月恆為家鄉吳川所做的一件好事。
1945年1月,吳川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反蔣抗日起義,反動縣長鄧俠受到人民處決。國民黨當局為了收拾殘局,安定人心,經廣東省主席李漢魂慎重考後,於1945年初,委派李月恆為吳川縣長。在當時,繼鄧之後為吳川縣長,他確是一個最較合適的人選。國為李月恆是李漢魂的嫡系新信老侄,當上家鄉縣長,絕不虞他繼、詹之後與吳川起義人民聯合起來再次“搗蛋”,李漢魂絕對放心;另一方面,李月恆在吳川甚至在廣東南路各個階層人士中,聲譽頗好,德望素著,並且和當時吳川人民起義隊伍的許多主要領導人,亦屬素有交情,和共產黨亦無什麼刻骨仇恨,為人比較正義寬厚,派其接任吳川辦理“善後”,他不會“操之過急”、恣肆濫捕無辜而總能暫時緩和吳川當時的緊張局面,免至再釀“巨變”。李月恆接任後,果能上承“官方”意旨,下恤民情,安撫民心,關心民瘼,使吳川地方的緊張局勢暫時得到緩解。
當時,久已盤踞在廣州灣的日寇,雖已面頻末咱窮途,但猶面目猙獰,作臨死掙扎,不時進犯吳川邊境,地方機隉動盪,民不安生。接著更入侵黃坡一帶,百姓游離逃難,驚惶萬狀,吳川縣府早已遷避塘綴。在此情況下,李月恆幾乎日夜不眠,為能減弭戰禍,安定民心,耗盡心力。同時,在此局勢影響下落不明,農不安耕,商不安業,縣政府的經濟來源,殆將塞涸,甚至連署縣府機構的經費開支,官佐辦事人員的每月薪給,有時亦斷竟難繼。在此情況下,既元宦囊積蓄,又無家底墊補的李月恆,尤為焦急莫措。據當時李月恆的私人秘書李某向其家人透露,為此經費支絀問題,李月恆有一次竟背人流淚長嘆,搖頭束手。幸得他的老摯友許愛周知其窘境後,一次就主動贈借了黃金二十兩給李月恆,以應付其當時所需開支。僅由此一事,亦可見到李月恆和許愛擊的交情及其兩面三刀人生平為人的一斑。
1945年8月14日,李月恆辭去吳川縣長職務,並向李漢魂推薦縣府秘書蘇鶚元繼任縣長。同年9月間,日帝投降後,廣州灣——這塊自1898年(清光緒25年)就已被法帝強奪了四十多年,後又於1943年2月繼日寇侵占的社國神聖領土,歸還我國。廣東省政府決定將廣州灣規劃為市,並委派李月恆為該市的最高行政長官——市政籌備處主任(職同市長)。李月恆就任伊始,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這塊將達半個世紀,被帝國主義強奪玷污了的聖潔領土,更新換名,改稱湛江。“湛江”這個名稱,便是由李月恆改定。
李月恆長任湛江期間,他針對湛江久淪在帝國主義手中所造成的腐朽遍市,滿目瘡痍,今一旦土地重光的地方實際,大刀闊斧地布新除弊,整頓改革其行政管理機構和發展全市的工商業。由於他素來久居湛江,對地方一切情況,均了如指掌,該市工商各界領袖人物及舊機構的首腦人員,十九都很熟悉,其中有一部分還是他的故交舊好,如許愛周、許岐伯父子、許敏功、陳學譚等這一批巨商首富,就是和他已有幾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同時,他在湛江德望素著,威信很高,以往,當地有很多問題,或是發生什麼糾紛,往往就是只要他一句話就可解決,所以今次出任湛江,頗得工商各界人士的擁護;他當時亦為湛江人民辦了一些有益的事。後來,李漢魂卸任廣東省主席職務遠赴歐洲考察,不久他亦離任,或寓廣州,或居湛江,有時亦曾和一些老朋友組合經商,過關悠閒的生活。
1949年1月,前已赴歐考察,後來旅居美國的李漢魂,奉國民黨中央政府召命歸國任總統府參軍長。李漢魂由美國飛返香港時,首先將其歸訊拍電報來告知李月恆。當時,李月恆正與南路呼界人士共商欲籌辦湛江大學。他接電報後,不禁大喜過望,以為今幸李漢魂歸來,倘其出面帶頭呼召籌措,欲辦大學生則事成有望,便立即前往廣州東山淅河浦公館內暫住。三月四日,李漢魂接奉國民黨當局電促,由廣州去香港轉飛南京,李月恆新送李漢魂至香港,隨遵囑仍返李漢魂東山公館住候命,並為李漢魂料理其在廣州與家鄉方面的聯繫和應酬事務。在此期間,李月恆也經常外出往訪旅居廣州的南路有磁要人,共商籌辦湛江大學事宜。
三月十一日上午,李月恆拜訪李揚敬,和李揚敬坐談一會後,便告辭出來,他不曾打電話到茶樓去呼叫剛已往茶樓飲茶、聽候呼喚的汽車司機,卻雇乘了街邊一輛搭客三輪車代步。李月恆素來對待新信下屬及隨從人等,都很寬厚,而從李揚敬家到豐寧路永福船務行,也僅一街之隔,他不想讓小汽車司機多添麻煩,所以臨時改乘這輛三輪車先到附近的船務行,待說宗話後,才打電話到茶樓通知司機駕車到來攔截他。不料,這輛三輪車剛載他駛到豐寧路與文明路相交接的路口,卻被一輛飛駛過來的國民黨中央政府聯勤總司令部的十輪大卡車撞個正著,結果三輪車車輪朝天,車上的李月恆被撞翻仆地而死,終年五十九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