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碗,男,1967年,籍貫江蘇泰興。工作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進行光子信息交換與處理,射頻光電子學與光纖感測方面研究,1990年蘇州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上海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碩士畢業,後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光纖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一直工作至今,其間還通過在職學習並於2005年7月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助教(1993年-1995年)、講師(1995年-1998年)、副教授(1998年-2005年)、教授(2005年至今)等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新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泰興
- 出生日期:1967年
- 性別:男
個人履歷,獲得獎勵,承擔項目,教育成績,研究方向,
個人履歷
其間,曾多次到國外進修或合作研究,並全部按期回國:1997年被區域光纖通信網與相干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選派送英國作為research attachment身份進修一年(中英技術合作項目),2001年3月-11月應OPCOM公司之邀,赴美國加州矽谷之稱的San Jose 合作研究,2007年6-9月韓國全北大學訪問教授。2010年赴寧夏大學物電學院掛職擔任院長。2012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
獲得獎勵
面向特殊領域與套用背景的光纖器件研究,如國家風雲一號(02批)氣象衛星光纖耦合通道的研製,並成功用於氣象衛星的使用,獲得2001年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用於DWDM光通信的光纖和波導光學非線性研究獲得2004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承擔項目
主要獨立承擔過的項目:如國防預研項目(4×4光開關矩陣及其在光纖區域網路中的套用研究)、上海市攻關項目1×N光開關研製、國家863項目(基於波長選擇技術的光突發交換關鍵技術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快速波長選擇光開關研究),以及上海市光科技計畫(光突發交換關鍵元件技術一項、光突發交換系統一項,波長選擇光開關一項)等項目。目前在研項目包括國家863計畫(快速光開關)、國防、航天、航空基金等多項。
教育成績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獨立指導碩士研究生10名畢業,4名在讀工學博士研究生,14名在讀工學碩士生,4名在讀工程碩士生,開設研究生課程《ATM全光個人網》學位課和本科生《光分組交換網路導論》選修課。
2005年入選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6年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2006年選聘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博士指導教師。
2007年起為IEEE高級會員。2006年作為召集人,籌建並正式成立IEEE LEOS上海Chapter,暫兼任IEEE LEOS shanghai chapter chair/IEEE ComSoc Vice chapter chair。2007年2005年起,陸續為IEEE/OSA JLT,IEEE PTL 以及OSA JON的審稿人。
研究方向
1. 快速光交換技術方向:在國內較早提出可調諧波長選擇光開關概念,創新點在於通過波長調諧實現光交換,替代傳統空間光開關,將空間交換與波長選擇集成為一體的思想。該項工作對於降低網路建設價格,提高網路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主要思想已經與2004年11月17日獲得中國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2005年3月15日美國發明專利授權,另外還有相關技術的其他國家發明專利申請多項,以此為突破點,在十五期間,分別獨立承擔或主要參與國家863計畫面上探索項目、重點項目以及滾動項目的支持。另外還作為課題負責人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光科技專項多項支持。
2. 光突發交換系統方向:作為項目負責人,在國內較早完成了國家863計畫第一個資助的光突發試驗網探索項目,並於2004年通過驗收(Ab級),這項工作對光突發交換的發展前景作了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嘗試,取得了具有重要價值的實驗結果,對下一代光網際網路的建設具有參考價值。其主要成果在2005年5月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發表,並受該雜誌的總編輯、光突發交換的創始人的邀請,參加2005年國際光網際網路光突發交換研討會特邀報告。
3. 數字光信號處理技術(Digital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與片上光子學(PoC, Photonics on Chip)方向:提出了數字光調諧濾波器新結構,其主要成果發表在2005年2月的OPTICS EXPRESS上。同時,建立了光波矩陣(L矩陣)的理論體系,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博士論文的重要理論貢獻,這一成果對下一步開拓和發展數字光技術(Digital optical technology)方向具有參考價值,包括數字光處理與快取技術在微波、射頻控制方向的套用研究。
4. 基於光纖/微納光纖導波技術的微弱信號感知技術與網路研究方向:將光纖套用在國家氣象衛星上,用於遙感能量的傳輸通道;特殊用途光纖微光感測技術,用於不同波段圖像信息的採集;光纖弱磁檢測,達到納特靈敏度,接近目前國外水平。對基於光纖感測網路的目標定位與導航有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