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纘

李文纘,清(1607―1659)字昭武,一字夢公,學者稱為礐樵先生。鄞(今浙江寧波)人。以諸生薦授駕部郎中,後從錢忠介舉兵,事敗遨遊四方,詩、書、畫稱三絕。生萬曆三十五(1607)年丁未,卒順治十六(1659)年己亥,全祖望撰墓志銘。子一:允騮。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文纘
  • 字號:字昭武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鄞
人物簡介,記載典籍,

人物簡介

李駕部文纘字昭武,一字夢公,鄞人也,學者稱為礐樵先生。少以詩古文詞受知尊宿。天啟丁卯,年二十一,為叔氏封若先生作寒香閣賦,楊高唐南仲見而驚曰:“軼齊、梁而上矣!”兼工書畫,時稱三絕。(出自:全祖望撰《鮚埼亭集》卷十四--李文纘墓志銘)

記載典籍

全祖望撰《鮚埼亭集》卷十四
錢忠介公起兵,諸生最先從之者先生也,授駕部郎,疏附奔走其間。已而事去,其中之悒悒,卒不可化。丁亥夏,由天台故道入翁洲,因謀從王於閩。翁洲諸公方倚先生以中土之事,勸其歸。於是連染五君子之難。
方難之初發,所獲帛書中人自分必死。降臣夫已氏,亦思一網盡之。賴華公過宜獨承其事,而里中義士亦營救,大行金帛,故五君子外多得免者。然諸公廷訊不能不為遜詞以求免,而先生獨強項,斬斬不撓。華公嘆曰:“君故文弱諸生耳,不意骨力若此!”先生在囚中,日與同難楊公圓石分賦雁字詩。一月之中,遂成卷帙。未幾,司獄者盡取諸囚分系他所,而獨留華公。相傳以為大吏將獨殺華公,而釋其餘。先生獨自請留伴之。司獄者大駭,乃怵之曰:“汝不畏死耶?”先生笑曰:“白首同歸,吾亦何恨?”適評事倪公端木亦以蓄髮被首下獄,三人共一狴戶,相與歌傳奇中木公不肯屈魔鬼錦纏道諸闋以為笑樂,聞者益驚,遂伴華公過冬。明(明:意為第二)年再訊,先生再被拷,終不屈。而華公力辨之,乃放歸。先生嘆曰:“過宜生我,過宜之義,我之慚也!雖然,我不求生,過宜自成其義耳。嗚呼!過宜何曾死!我虛生矣!”已而楊公圓石亦死。先生以其子騮娶其女,因撫之,追踐囚中之諾也。
己亥,蒼水長江之役間道歸至天台,先生遇之途中。時關津戒嚴,以死士衛之,得復入林門。亂定,遨遊四方以老,皆仿謝翱為游錄。臨終,其子問遺言,命取紙筆,則題曰:‘眾人皆醒,非夫也!’瞋目而卒。 先生學極博。生平露抄雪纂,手錄至三千餘卷。上自星緯、律歷、方輿、禮樂、名物以至詩話、叢談,無不具,依稀宋儒王厚齋之風。及成公寶慈以戌來鄞,先生從之講學,益深造自得。又私淑高忠憲公之學。難後入秦,尤與李中孚相契。晚年尚作小楷,薈萃諸儒言。其所著於三禮則有註疏詮集,於易則有舌存,於春秋則有魯書,皆不肯苟同宋人之學。其詩古文詞曰殖閣草,曰跪石吟,曰賜隱樓集。其緝孴諸編有三嵕聽雪,有石臼閒課,有鹿溪新語,有井中錄,今皆散佚少傳者,惟鹿溪新語存。先生之墓在城東,其曾孫某乞銘,乃為之詞曰:是為五君子之孑遺,慷慨對薄而無咿唲,天網恢恢以護周之餘黎。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二十五
礐樵先生集序
礐樵先生既出險,貧不可支,乃出遊。尋倦而歸,居城東箱之薜蘿庵,無日不讀書,無日不鈔書。有所得,則論次之。其著書之目,見予所作先生墓表中。今相去七十年耳,先生子孫困於市井,遺書無一存者,並所著亦喪其十九。予力求之,得其賜隱樓古文,要非足本。祗鹿溪新語尚無恙。而詩竟絕少,到處捃摭,不滿百首。乃合編之為八卷,聊以存其一斑耳。
吾聞先生中年,有春秋經傳纂注,即所謂魯書是也。忽失去,爰作大招廣招之些望思之詞以當皋復。逾二十年而重得之商河,狂喜,祭以蒸豚,酹以百花露酒。同社諸公傳為佳話。豈意一返道山,種種零落,可為流涕。
近者,吾鄉後學茫然於桑梓典型之望。如先生者,不過謂其能書,豈知其詩古文詞。縱稍耳食其詩古文詞,要不知經學、史學之深沉博大。至於故國大節,足以麗日星而降霆電者,則幾無一人能言之。予留心耆舊,季漢獨行之士登月表者,先生其眉目也。
先生對簿之詞,慷慨光明,足為臧洪一輩寫照,底蘊具見,原不僅在區區著述間。而於其著述,亦正足窺其生平得力之所在,釀之有素。故一旦臨危遇難,確乎不拔,非匹夫卒然慕義,因以成名者比也。然則因先生之大節,而愈不能不惓惓於其著述者,蓋亦斯人之同情,而竟以叢殘厄之,其亦如之何矣。抑吾猶幸此叢殘之不盡澌滅,尚有足慰罔羅之願者。方予之求先生書也,並得楊推官葬錄一卷,中有先大父贈公與先生議葬推官兄弟始末,予尤欣然樂而鈔之。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三十三
跋李昭武先生墨跡
昭武先生與先贈公最厚,故予家所有詩箋、尺牘、箑頭極多。然予少時,但以書人詩人目先生耳,稍長,始悉先生之大節,因為之作墓幢之文。顧里中人知者蓋寥寥矣!是卷乃先生平淮碑論書以贈陸丈春明者。先生之集已亡,則是論尤所當存也。李君海若為其族孫,以未得先生墨跡為憾,予因贈之而跋其尾,並書其墓幢之文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