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56年,李成誕生於上海,是七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國中畢業後,他進入一所中專衛校求學,並在當地一所醫院工作。之後,李成進入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就讀,其間對比較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85年,29歲的李成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文學。由於不了解該校亞洲學研究項目包含文學、語言和政治經濟三個方向,李成陰差陽錯地選擇了政治經濟學,而當時轉系幾乎不可能。慶幸的是,他遇上了自己的導師、著名的中國研究政治學家羅伯特·斯卡拉皮諾。在他的指引下,李成愛上了自己的研究領域。當時,他們這批留學生學習英語時間太短,對美國政治及社會缺乏了解,要想在大學中生存下去,必須充分利用之前所學的知識和經歷,而他們同時經歷了“文革”和改革開放,對中國的了解非常深刻,很多人選擇了以中國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的“吃中國飯”,李成就是其中一員。
1987年,李成在選擇碩士論文題目時犯了難,於是嚮導師求教。斯卡拉皮諾當時非常忙碌,只給了他15分鐘,李成以說快板的速度描述了兩個選擇:研究中國的五四運動或是中國領導層“技術官僚”的興起。斯卡拉皮諾果斷地讓他選擇後者,因為關於後者的研究寥寥無幾。
從那以後,李成積極蒐集中國官方公開的資料,以及香港、台灣、海外的新聞報導,逐漸建起了中國領導人的資料庫,經過不斷更新升級,資料庫如今囊括了兩萬多名中國精英,涉及黨、政、軍、地方、企業、教育等各領域。
同一年,李成率先預測了中國“技術官僚”的崛起,並稱“技術官僚”將構成中國第三代、第四代領導層的主體,此前從未有人用這一辭彙描述中國政府的官員們。李成的資料庫清晰地反映了中國政治精英的軌跡,此後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和溫家寶等擁有技術背景的人相繼踏入領導行列。
李成的研究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過去10年間,隨著中國領導人引來世界越來越多關注,李成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受到認可。
人物觀點
李成認為,科技迅速發展已經超越了現有的社會法則與倫理規範,建立新的網路秩序迫在眉睫。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認為,在未來的網際網路發展和網路空間的構建中,中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認為,網際網路的發展既帶來無限的機遇,也帶來了安全挑戰,中美之間不能迴避在網路空間中的分歧,必須強調合作的空間和重要性,找到共同的利益點。
近況
2019年10月22日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他在接受專訪時說,當前中國與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關係出現一些波動,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及其他各國更應加強廣泛交流,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還需要更多了解中國。
李成將參加本月25日在中國廣州舉行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他認為,會議將成為一個了解中國的視窗,“我非常願意參加這樣的會議來了解中國發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