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憲之,
氣象學家、氣象教育家,是我國氣象科學研究和氣象高等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紀20年代,他參加西北考察團開創氣象野外考察的先河,發表論著有《塔克拉瑪乾沙漠對若羌天氣的影響》,《東亞寒潮侵襲的研究》,《颱風的研究》。上述論著都是世界上研究寒潮和颱風的奠基性、經典性的著作,在國際氣象界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後,他致力於旱澇災害的氣象研究,出版專著《季節與氣候》、《降水問題》、《論颱風》。長期從事氣象高等教育工作在
清華大學、
西南聯合大學、
北京大學任教,培養出了大批氣象事業方面的優秀人才和教育家。
人物歷程
1904年9月26日 出生於河北省趙縣南解家疃。
1924年 考入北京大學理預科。
1927-1930年 任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氣象生,在內蒙古、青海、新疆等地作氣象和水文觀測。
1930-1934年 赴德國柏林大學深造,1934年獲博士學位。
1934-1936年 在柏林大學作博士後研究工作。
1936年11月 從德國回來,任清華大學副教授,《氣象學報》特約編輯。
1937年 升任清華大學教授。
1937年11月 任長沙臨時大學(
清華大學南遷)教授。
1938-1946年 任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教授。
1946-1952年 任清華大學氣象系系主任,教授。
1950年 任北京市氣象學會理事長。
1950-1958年 任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
1952-1958年 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大氣物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1954-1958年 任《氣象學報》編審委員會主任。
1956年 加入“九三學社”。
1958-2001年 任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教授。
2001年3月21日 病逝於北京,享年97歲。
生平
李憲之,字達三,1904年9月26日出生於
河北省趙縣南解疃。1924年畢業於保定河北大學附屬中學,同年考入北京大學理預科,兩年後升入物理系。1927年參加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1927年,中國學術界和瑞典人、德國人、丹麥人聯合組成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中方團長是北京大學教務長徐炳昶教授;1928年12月以後由清華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考古學會教授袁復禮任代理團長;外國人團長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
博士(Dr.Sven Hedin);負責氣象工作的是德國人郝德博士(Dr.W.Haude)。考察
團公開招生,經過考試選拔,李憲之被正式錄取,為考察團的氣象生。考察團5月初出發,從北京乘火車到包頭後,就靠駱駝為交通工具,到內蒙古、甘肅、青海和新疆,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進行地質、測量、天文、考古、
古生物、
氣象和
水文的多學科大型綜合考察。一路經受飢餓、乾渴、嚴寒、酷暑以及狂風、暴雪、冰雹等惡劣天氣的困擾;有時駱駝受飢餓勞累而倒斃,考察團員只能徒步前行;每到一處,要自己架設帳蓬,自己砍樹製作木筏漂浮於河心進行水文氣象觀測;加之途中土匪搶劫,地方官兵阻撓襲擊;更有甚者,西行之初外國團員的語言和行動處處看不起中國人,污辱性的言詞刺痛中國團員的心。於是年輕人聚在一起,決心要振作起來,要奮鬥,處處要比歐洲人做得好,要為中國人爭氣。行動上吃苦耐勞,知難而進,迎接挑戰。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拚博,全團中國人的成績都非常好,打消了外國團員的傲氣,並普遍稱讚中國人的工作精神和學習熱情,佩服中國人的記憶力。
李憲之一生所具備的奮發自強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鍥而不捨且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以及與同行相處精誠無間的協作精神,都與在考察團中受到艱苦的磨鍊有關。在人跡罕至的荒漠,夜以繼日地工作了三年後,李憲之於1930年經考察團氣象主任郝德博士的推薦,從
烏魯木齊赴德國,到柏林大學深造。因其學習成績優異,科學研究很快取得突出成果,到德國4年,就從大學本科生獲得博士學位。他整理、分析研究西北考察時收集到的材料,發表多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受世人矚目。
1936年李憲之自德國歸來,應聘為清華大學專任講師(相當於現在的副教授),一年後升為
教授。因抗日戰爭爆發,1937 年清華大學南遷,11月和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在長沙合為臨時大學,1938年三校遷至雲南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李憲之任地質地理氣象系教授,並應雲南大學和空軍氣象訓練班之聘,去那裡兼課。抗日戰爭勝利後,清華大學遷回京,成立氣象系,李憲之任系主任。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氣象系併入北京大學物理係為氣象專業。李憲之任大氣物理教研室主任,並講授氣象學、氣候學等課程,他又集中精力於地學類各領域的科學研究,發表論文,出版專著。
野外考察
西北科學考察團第一站選點在
內蒙古包頭以北的哈納河畔,李憲之做地面氣象觀測和高空氣球測風。接著,隨徐炳昶團長在內蒙古西北部居延海進行了一次環湖水文氣象考察。
1928年考察團進入新疆,李憲之隨郝德在哈密、烏魯木齊、若羌,後又到青海的鐵木里克等地建立過多個氣象台站。
考察團的氣象主任郝德是典型的德國人,工作認真,要求嚴格。但李憲之不怕艱苦,工作和學習都非常努力,每天定時做氣象觀測,途中也不間斷,郝德對此非常滿意。1928年6月郝德帶李憲之和另一名德國天文、氣象觀測員狄德滿(Dettman)到新疆天山南麓,在塔克拉瑪乾沙漠東方的若羌,於地勢平坦的水渠邊建氣象站,又在南35公里處山上建一高山氣象站,每天山上山下兩處觀測四次,
郝德對李的工作很放心,經常批評狄德滿,狄德滿也承認自己工作不如李憲之,常誇讚說“中國人確是好樣的!”後來狄德滿回德國去了。郝德於9月離開若羌,越過阿爾金山到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的鐵木里克建站,若羌的氣象站交給李憲之一人負責,團里派了一名當地新招收的試習生做他的助手。鐵木里克的台站建成後,郝德又要李憲之去替換他的工作,這期間李憲之在若羌—鐵木里克之間往返四次,四次途經羅布泊,工作異常緊張和艱苦,但受到郝德異乎尋常的信任和重用。
由於往年10月中下旬有寒潮入侵鐵木里克,郝德派李去監視。1928年10月23日有一股強冷空氣由北冰洋向南賓士,25 日開始已侵入新疆,26日越過崑崙山北支。李憲之在鐵木里克觀測到地面氣溫迅速降低,氣壓大幅度升高,高空風向轉成北風的高度從25日的5公里日漸降低,但27日到2公里後氣球進入密布的積雲層。這時地面狂風摧毀了考察團的帳篷和蒙古包,風速儀達到最大值每秒33米後也被吹壞。觀測不能繼續,只好將風暴過程和物品損失情況作為氣象實況記錄下來。這場狂風襲擊激發了李憲之後來從事寒潮研究的決心。
開拓者
1936年李憲之自德國歸來,任教於清華大學,到校後立即講授內容截然不同的三門課程:氣象學、天氣預報和理論氣象。
抗日戰爭爆發
李憲之隨清華大學南遷,至長沙又到昆明,任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系(簡稱地學系)教授,一年內開設:
氣象學、
氣象觀測、
天氣預報、理論氣象、海洋氣象和航空氣象等六門課程。還應雲南大學之聘,到該校農學院講授氣象學。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初建空軍,空軍軍官學校創辦氣象訓練班,李憲之應聘去兼課。 抗戰勝利後又到成都為空軍氣象訓練班第七期學生授課,並開出新課——
熱帶氣象學。在中華民族遭受深重災難的時期,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生活極其清苦,但李憲之胸懷民族大義,毫無怨尤,把艱難困苦當作對自己的鍛鍊。他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克服物資匱乏、辦學條件惡劣等不利因素,堅持氣象高等教育事業,並為進一步發展積極準備條件。
抗日戰爭勝利後
清華大學遷回北京,成立氣象系,李憲之任系主任。他除了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之外,還統籌氣象系全局,首抓教師隊伍建設:考慮長遠發展,克服眼前師資短缺的困難,送三位助教講師相繼出國深造;又逐年在畢業生中留下新助教;1950年聘請剛獲美國博士學位的謝義炳到清華氣象系任教;為了教學和科學研究、與氣象服務緊密結合,邀請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主任顧震潮、中央氣象局局長涂長望到清華兼課。另一方面,他還不斷增加新的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改善教學條件。為便於理論聯繫實際,恢復了清華大學氣象台的觀測和天氣預報工作。李憲之肩負重任,苦創育才基業,使清華大學氣象系不斷發展壯大。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清華大學氣象系併入北京大學物理係為氣象專業,並應國家急需招收新生100名,承擔了比以往擴大10倍招生名額的艱巨任務,這全有賴於李憲之奠定了清華大學氣象系的堅實基礎。所以,氣象界公認李憲之是高等氣象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們的一代宗師。
奮鬥不息
解放初期
李憲之治學嚴謹,分析精闢,思維縱橫馳騁,博大精深,常有獨到的見解。他發現天、地、氣三者有統一的規律性。早在德國時,他就論述過大氣環流與海洋環流的相似性;解放初期,他發表了《大陸起源和地球面貌發展的綜合假說》的論文;20世紀90年代初,他對氣候變暖和臭氧減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對不同地區的暴雨、地震、火山等很多地球科學方面的災害現象,提出不少新觀點。
“文革”後期
“文化大革命”後期,李憲之從衛星雲圖和環球暴雨區連續幾個月的變化,發 現一種從未被人發現過的南北半球間巨觀天氣系統——呈S型的巨觀雲帶。這個發現在他後來的文章中常被深入論及,並用來說明多種災害現象,諸如:他發表論文分析1991年我國嚴重
洪澇災害的成因,又撰文分析1993年美國特大暴雨的成因。他認為,這種巨觀系統能把全球範圍內許多重大災害現象有順序地、有機地聯繫起來,進一步搞清楚這種巨觀現象對於短期氣候預報會起很大的推動作用。
現今
李先生的預言,有的已得到事實的證明,有的還沒有資料,沒有機會證實,但他對巨觀天氣系統動力作用的認識,對於天、地、氣統一規律的認識,拓寬了科學研究的視野,給後學者以深刻的啟迪。李憲之90歲高齡,筆耕不輟,還常去校系
圖書館,甚至自己乘公共汽車到北京圖書館查閱最新資料。直到去世前一年,96 歲,自知重病在身,還完成1萬多字的學術論文《1998年夏季長江流域大範圍持續性強烈降水發生與發展機理問題》。
評價
李憲之的學術研究視野很廣,關心
地學類的許多問題,如地球
磁場的起源問題,又如“板塊構造學說”與地震的主要原因等等。對天文學中的某些問題也有獨到的見解,他把極光結構同大氣運動相對照,分析綜合近百年來國際上極光研究中的意見分歧,提出上、下層離子流相結合而形成極光的理論,並用六個方面的實際資料來證實這一理論。李憲之從颱風結構與星繫結構的相似性出發,用內旋與等角速度解釋了天文學上尚未解決的難題——棒旋星系的成因問題。